第【45】章 铁骨铮铮于少保,叫门天子朱祁镇

.................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好诗,好志向!”

东汉末年。

曹操连连称赞。

既有读到一首好诗的愉悦,又有被诗中的志向所感染。

“为国为民,死而后已,跟孤年轻的时候还真像啊。”

“只可惜时势所迫,逼的孤不得不做出一些在世人眼中离经叛道的选择。”

曹操嘿嘿一笑,他年轻的时候,何尝不也身怀拳拳报国之心呢?

然而当见识过朝廷的腐朽,世家大族的贪婪无耻,经历过诸侯们的背叛,那个理想主义者曹操早已死在讨伐董卓失败的那天了。

“别人都骂我曹操是汉贼,是奸雄,可是冲儿你记住,你的父亲,是天底下最大的英雄!”

曹操揉着曹冲的脑袋放声笑道:“如果没有我曹操,天底下不知道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都在骂我曹操,可是这些人的目光何时在百姓身上停留过?”

“都说我是汉贼,可我让百姓们都吃上了饭,让他们不至于饿死!”

“如果没有我曹操,那100万的青州兵早就饿死在那个冬天了!”

“就因为孤抢了徐州,抢了他们粮草,抢了他们的土地,他们就要把孤说成曹贼!”

“可是冲儿你想过没有,倘若我曹操像公孙瓒刘备一样将那100万青州军剿灭了,朝廷只会说我剿匪有功,没有人会在意那100万底层百姓的死活,更不会有人为他们发声!”

曹操望着天幕,悠悠道“难道只有那些豪强们的命是命,这些百姓的命就不是命?”

“孤觉得,这个世道不该是这样的。”

“所以,孤想改变它!”

曹冲仰着脸望着父亲,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

“若是世间的官人人都像于先生这样,悠悠四百年大汉,何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刘备思绪飘到自己鞭打督邮的那天。

好好的大汉江山,结果被这些贪官污吏搅和成这个样子,也不知道高祖看到今日之景,会作何感想。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世就是这么这么评价我的吗?”

诸葛亮欣慰一笑。

能得此评价,青史留名,此生足矣。

....................

【24岁的于谦考中进士,踏入大明帝国的朝堂。】

【五年后于谦跟随朱瞻基平定了汉王朱高煦的叛乱。】

【宣宗知其有大才,在山西河南出现灾荒之际,于宣德五年,破格提拔于谦为正三品兵部右侍郎,出任山西河南两省巡抚。】

【到任后于谦轻车简从,日行夜宿,朝在太行南,暮在太行北,走遍所辖区域,求通民情,坚决杜绝明知遭灾欠收,却仍让百姓负担赋税的欺世盗名行为。】

【此后于谦先后巡抚河南、山西、江西多地,每至一地,皆为百姓排忧解难,平反冤案,安抚流氓。】

【18年来兢兢业业,不知救了多少百姓,平了多少灾情。】

【他的母亲和妻子在京城相继去世,在外任职的他,甚至没能见亲人最后一面。】

【他居不求安逸,每每进京述职,从不给上级行礼贿赂。】

【职满回京时,只带走破衣数件,书籍若干。】

....................

“好官,真是一个好官啊!”

“古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今有于谦清贫一世,若为官者人人皆如此,哪还会有那么多冤假错案!”

“大公无私,两袖清风,这于谦真是一个好官,若我大秦官员人人如此,何愁不能国祚万年啊!”

“大明包青天啊!”

历朝历代,无数人被于谦的事迹所感动,由衷的发自钦佩。

洪武年间,老朱感慨不已:“好官啊!真正的好官啊!”

“没想到咱大明朝居然还能有这样的好官!”

说着说着,老朱眼眶都红了:“要是咱老朱当时遇到的都是这种好官,咱爹咱娘,咱的兄弟姐妹怎么可能会饿死!”

“十三颗米粒,只有十三颗米粒。”

“哪怕到了今日,咱都清清楚楚的记着这个数字。”

“只有咱自个明白,那年月,要是咱家能吃上一口饱饭,咱断然不会造反。”

“这世上,只会多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朱重八,绝不会有大明皇帝,朱元璋!”

老朱农民出身,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被饿死,见惯了那些贪官污吏的嘴脸,早就恨死了那些贪官污吏。

而对于像于谦这样的清官,则是打心眼里佩服!

假如咱大明百官人人都像于谦这样,他当初何至于杀那么多人?

....................

【宣德十年的正月,年轻的宣德皇帝朱瞻基英年早逝,享年38岁。】

【千里马失去了自己的伯乐,于谦陷入了极大的悲伤中。】

【宣德皇帝走后,大明帝国进入了正统年(朱祁镇第一个年号)。】

【因为入京觐见不向权臣王振送礼,于谦遭到诬陷下狱。】

【在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的力保下,他才得以被释放出狱。】

【此后数年,他继续在各地竭心尽力的安抚流民,清除积弊。】

....................

看到朱瞻基英年早逝,朱棣微微有些愣神。

臭小子居然这么短命?

朱瞻基也懵了。

自己就活了38年?

要知道老爹朱胖胖今年都已经41岁了。

合着......

自己还没一直被爷爷诟病体弱多病的老爹活的久?

什么情况?!

与此同时朱瞻基也隐约明白了朱祁镇那混账为什么会成为叫门天子了。

特么的自己死的太早,没来得及教啊!

朱瞻基想起爷爷今天对他的打骂,委屈极了。

别人没教好为什么要算在自己头上?

....................

【正统十三年,51岁的于谦终于回到了离别多年的京城。】

【他回来的第二年,瓦剌也先大举进犯边境,正统皇帝朱祁镇决定御驾亲征,于谦极力劝谏,但朱祁镇并未听取于谦的劝阻。】

【这个少年天子的军队指挥混乱,在瓦剌军队的夹击下,大明朝的皇帝成为了俘虏,天下震动,史称土木之变。】

【第二天噩耗传入京都,朝会之上,整个大明上层陷入恐慌。】

【此时明军主力已经被全部消灭,也先大军浩浩荡荡而来,连皇帝都俘虏在他们手中,所有人都隐隐感觉到大明似乎气数已尽,于是朝臣纷纷提出迁都南京的建议,以保留大明根基。】

【然靖康之耻,衣冠南渡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如果真的南迁,可能北方半壁江山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危急关头,于谦站了出来,他力主抗战,舌战群臣,阐明京城乃是天下根基,此时迁都,那大势就再也无法挽回,众人只有誓死与北京共存亡才能在大难中挽救危局。】

【在于谦的鼓舞下,朝廷上下抗战的意识渐渐觉醒,士气得以振作。】

【随后于谦主动领任兵部尚书,镇守得胜门,站在战争的最前线,而后调各地备操军,沿海备倭军立即奔赴顺天府支援京都。】

【为防止也先绕开京师祸害华北,于谦主动出城迎,以一万军士硬刚瓦剌十万大军。】

【大明王朝无论如何风雨摇摆,局势危难到何种程度,甚至灭亡的时候都从来不定城下之盟,从来不签不平等条约,这个头就是自于谦。】

....................

“好一个铁骨铮铮的于谦!”

南宋。

战火纷飞的朱仙镇。

岳飞不禁在想,若当初靖康之难前,朝中有像于谦这样的人物,是否那场灾难就不会发生。

好像也不太可能。

皇帝都不把军务当回事,就算给大宋十个于谦又有何用?

“悔没有生在大明。”

岳飞望着天幕,对后世铁骨铮铮的大明,有了一抹向往之意。

....................

【面对士气高涨的明军,讨不到丝毫的便宜也先便祭出他们准备的最后底牌,让朱祁镇前来叫开城门,以此要挟朝廷。】

【看到自己的皇帝被敌军当猴子戏耍,肆意嘲弄,将士们的士气瞬间降到了冰点。】

....................

洪武年间。

即便已经不是第一次知道叫门天子的典故。

可老朱还是再一次怒了。

“混账东西!”

“他还有脸叫门,这混账是想毁我大明基业吗?”

“当初兵败的时候他为什么不在大军中自裁?”

“自裁很难吗?!”

....................?

PS:

求鲜花求评价票......

恳请各位大佬投投鲜花,投投评价票,给小作者一点动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