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日的准备,聂石千率领一万五千名士卒,从南郑出发,杀向柳城。
聂石千本想再多带些人,被王景拒绝。王景觉得一万五千人足够了。
消息很快被万山军得知,杨辛召集部下商议此战。
章豹道:“我军有四万人,兵力远超过聂石千,有什么好怕的。”
“不可固守柳城,但若两军正面交锋,官兵更为精锐,我军不一定能获胜。”卢柏良道。
“柏良兄有什么好的想法。”杨辛问道。
“聂石千不懂兵法,未经战阵。可诱敌深入,一举灭之。”卢柏良说出他的想法。
聂石千引兵距离柳城二十里时,有麾下来报,前方出现万山军。
聂石千大喜,他原本担心万山军固守柳城。那样的话,敌众我寡,作为攻城方极为不利。如今,万山军主动出击,他可一战灭之。
南郑齐军,气势汹汹向万山军杀去。聂石千不知道万山军总兵力多少,见前方士卒有一万人,以为是万山军主力。未有迟疑,亲自率军冲杀。两军交锋不到半个时辰,万山军逐渐不支,开始溃败。聂石千打算带兵追杀,麾下劝道:“周围皆是险峻大山,利于埋伏。一旦敌人设伏,我军危矣。”
聂石千不以为然,“贼军上万兵马皆在此地,那还有什么伏兵。莫要废话,随我追杀贼军。”
南郑齐军在万山军背后一路掩杀,万山军死伤惨重。聂石千愈加得意,令全军加速追杀万山军。
追到一处山路,士卒来报,前方出现数万敌军。聂石千心中一惊,又有士卒来报,后方同样出现数万敌军。
聂石千顿感情况不妙,麾下建议占据两侧高地。没曾想到,两侧高地上,突然落下无数巨石、滚木、箭矢等。齐军处于低处,根本无法反击,只能被动挨打。很快,死伤一片。
齐军集中力量,攻向右侧高地,始终攻不上去。而在这时,前方和后方的万山军,也开始对齐军发起总攻。
为了此战,杨辛动用了三万多士卒。在齐军前后各安置一万兵力,两侧各有五千兵力,团团将齐军围住。
聂石千心中惶恐,拼命带兵突围。他先尝试通过两侧高地,失败后,又向后方突围,依然是失败。
这些年来,由于王景贪财,汉中士卒军饷比以往少了许多,士卒战意也有所下降,多数人不愿死战。
刘天明和章豹亲自带兵围杀齐军。齐军士卒见胜利无望,纷纷选择投降。
聂石千本想自刎,经过一番心理斗争,始终鼓不起勇气。被迫放下兵器,向万山军投降。
这一战,万山军损失六千士卒,击杀南郑齐军七千,俘虏八千多人,南郑一半的兵力损失殆尽。
此战后,双方形势攻守互换,汉中齐军再也无法压制万山军。
杨辛此战得胜后,通过吸纳降卒,万山军总兵力接近六万多人,实力剧增。 为了更好的控制万山军,杨辛提报了他两个弟弟杨历和杨间,皆在军中掌兵。
章豹、刘天明等人心情也十分激动,庆幸当初追随了杨辛。即使还未平定整个汉中,已看到荣华富足在向他们招手。
接下来的问题,是直接攻打首府南郑,还是分别攻打各个县城?
经过和卢柏良长时间商议,杨辛决定,先分兵攻取汉中各城。之后,再总攻南郑。
一时间,汉中各地,狼烟四起。
广雁和昌县,这二城因城池较小,很快被万山军攻陷。
其他各城,因城内有数千守军,粮食充裕,万山军一时无法攻克。但若长期围攻,城池终将失守。
各城的求援信,如雪花般纷纷涌向南郑。
..........................................
此时的王景,焦头烂额,手足无措,对局势深感无能为力。
当聂石千战败消息传来时,王景心中犹如晴天霹雳,呆呆的站了好久,嘴中不停的呢喃:“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败..........”
王景第一时间,不是想法应对局面,而是想法封锁消息。他不敢想象,若聂石千战败消息传到了金陵,陛下会怎么处理他。三皇子虽说是他的外甥,但无情最是帝王家,他真的会保自己吗?王景没有把握。
杨明升因泸县被围攻,无法出城,派人给王景送了封信。
杨明升认为,若令各城固守待援,必会被敌军各个击破。眼下只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条路,主动放弃汉中各城,把所有兵力和钱粮,全部聚集到南郑。南郑城墙高大坚固,易守难攻,只要城内钱粮充裕,足以坚守数月。之后,再配合朝廷援兵,消灭万山军。第二条路,直接放弃防守,收拢汉中剩下所有兵力,选拔一良将,与敌决一死战。杨明升还说道,若王景不知该选谁担任主帅,他愿自荐。若败了,都是他杨明升的错,和王景无关。
杨明升指的两条路,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他高估了王景,王景既没有主动放弃各城的勇气;也没有冒险与敌决战的勇气。
王景犹豫了几天,什么都没有做。白白浪费宝贵时间,眼睁睁看着各城一个个的沦陷。
在万山军猛烈攻势下, 一个月时间,汉中仅剩下泸县和南郑二城,尚未沦陷。
杨明升防守得当,早在柳城失陷时,即预感汉中将有大事发生。于是开始招募士卒,构建防御工事。将泸县城外钱粮,全部聚集到城内。再加上杨明升为官清廉,深得百姓爱戴。城内百姓积极参与守城。
杨明升为鼓舞士气,不顾危险,始终站在城墙上。杨历率一万五千名万山军,日夜攻城。用尽各种方法,始终无法攻克泸县。
杨辛无奈,令杨历继续围困泸县。其他兵马,暂时进行休整。同时加急打造各类攻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