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弘治开始为儿子铺路

在前世,人人都憎恨万恶的资本。

只是相较于封建时代,粮仓夯实的大地主其实更加可憎,他们恨不得将佃民永远困死在田里,压根不会主动推动社会发展,甚至是社会发展的阻力。

反观贪婪的大资本家,虽然他们疯狂地剥削工人,但经过倒牛奶的萧条时期后,他们知晓工人阶级的另一重价值,不仅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且亦会推动社会进步。

朱祐樘这些年一直加强军事建设,亦将大明王朝打造成为海洋的霸主,但同样默默地打造可以肩负社会发展责任的大企业。

凭借着前世的经济知识,还有如今所拥有的先进科技,他一直默默地创立着“科技公司”,并将这些企业发展壮大。

正是如此,他不仅是这个封建社会的最大地主,而且亦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大资本家。

“臣妾遵旨,这便安排皇家药业上市!”医妃杨紫苏是皇家药业的真正负责人,于是规规矩矩地表态道。

其实皇家药业现在并不差钱,每年都有十分可观的收入,但这是皇帝的安排,那么她自然是无条件照办。

朱祐樘这个皇帝自然不可能做资本家,当即望向在场的几个女人鼓励道:“大明的皇位将来必定属于太子,只是你们的儿子想要多分一些股分,那么就得将手上的企业做大做强!当然,如果你们想自己儿子平平淡淡过日子,朕亦可以给他们一块封地,跟太宗皇帝所制定的亲王规矩那般在封地锦食玉食!”

大明宗藩制度其实是有利有弊,虽然宗藩的人数成为原先历史压死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宗藩的存在其实避免三家分晋等情况出现。

不过到了如今,他已经陆续将大明宗藩的大部分宗人解放出来,让那帮已经属于远亲的宗藩投入于大明王朝的建设中。

其实对他们太宗皇帝一脉真正存在威胁的是近支,像靖江王府连太祖血脉都不是,那么朝廷就没有必要一直养着这近万人口。

朱祐樘知道确实要防曲沃代翼的情况出现,但既然圈养几十万宗室的弊病更大,自然是要进行适当的取舍。

针对自己这帮儿子,他并不打算对他们进行圈养,不想他们成为华夏混吃等死的废人,所以从小便开始培养他们的经商天赋,成为一个杰出的企业家。

朱祐樘在皇位上坚持嫡长制,所以从小便让其他几个儿子远离政治,而是朝着财阀的方向努力,从而帮着推动大明王朝向前发展。

“臣妾谨记,一定不会辜负皇帝的期待!”静妃等妃子深知皇帝的良苦用心,亦是规规矩矩地表态道。

她们自然是反对分封制的,尽管儿子是衣食无忧,但想要踏出封地一步都要打报告,而根本不可能再有返京的机会。

反观她们能够将企业经营好,不仅可以给儿子将来谋得一份好差事,而且还可以让自己儿子亦是多一份传承。

朱祐樘的目光落到苏允儿身上,于是进行叮嘱道:“朕日前听闻如今股市投机过热,现在情况可有好转?”

“臣妾近期陆续将手里不少股票抛出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住京城交易所的投机情绪,所以京城这边其实还是良性的,特别咱们几间重点企业着实赚钱。只是苏州那边的股市明显过热,听闻不少富绅雇佣南洋仆耕地,专职于炒股,而今我娘家苏氏丝绸的市值竟然已经超过联合纺织!”苏允儿苦涩一笑,亦是认真地汇报起来。

虽然北京交易所早在弘治十年便创建,而且取得巨大的成功。因地域的关系,江南的富绅想要参与股票交易相对比较困难,毕竟过来北京城一趟并不容易。

在多年连续的申请之下,朝廷于弘治十五年一口气批了南京交易所、苏州交易所、杭州交易所和广州交易所四个地方交易所,让更多的国民能够参与进来,同时为这些区域的企业提供了融资平台。

其中苏州交易所自诞生之日起,便是五大所交易所最为活跃的交易所,股价的波动明显过大,而估值水准更是冠绝全国。

以苏氏丝绸为例,虽然苏氏丝绸每年的利润十分可观,但丝绸存在着很多的竞品,而且这种上层市场的需求容易饱和。

反观联合纺织不仅占据大明棉布市场龙头老二的位置,而且大量的棉布出口到海外,甚至比皇家棉布做得还要好。

结果呢?在江南富绅们的疯狂炒作之下,苏氏丝绸的市值竟然超过更有前景且赚钱的联合纺织,这种估值明显不合理。

只是皇家内库的股份主要集中在北京交易所这边,而且两地的距离过远,他们想要通过抛售的方式给股市降温会比较困难。

朱祐樘脸上露出苦涩之色,发现这个江南果然不安分。

即便大明王朝变得越来越好,但其实还会衍生各种问题。国人好赌,这确实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顽疾,而今的股市恰好给这帮人投机的场所。

朱祐樘知晓有些事情不能干预太多,亦是说出自己的做法道:“朕已经着令户部提高苏州交易所的印花税,同时打击一些试图操纵股市的行为,但朕心里还是隐隐有种不安!”

虽然苏州交易所的投机过热是一个问题,但朝廷一直通过印花税征税,所以苏州交易所这种现象反倒让朝廷受益。

若说大明朝廷如今最大的底气是什么,那便是拥有十分健康的财政体系,完全可以面对任何的突发事件。

“陛下,苏氏丝绸这些年确实十分赚钱,而苏氏丝绸是苏州交易所的门面。那边的投资者没有更好的选择,所以才会抢购苏氏丝绸,臣妾倒认为这是好现象,那些泡沫亦会慢慢消化的!”香妃韩幼英又添一杯新茶,显得十分乐观道。

医妃轻轻地点头,亦是认可这个看法。

虽然都是交易所,但北京交易所能提供皇家船业、皇家纺织和联合纺织这种优质的股票,而苏州等地的企业起步比较晚,只能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王。

朱祐樘自然清楚现在代表世界科技的企业在北京交易所,伸手端起茶杯带着一丝忧虑道:“民众信心这个东西建起来很难,但丧失却很容易。都说花无百日好,谁都保不准会出现什么突发事件,咱亦得做一些坏的打算!”

他倒不太担心北京交易所,毕竟而今的北京交易所等同于后世某国的科技含量很高的交易所,但苏州交易所让他看到了熟悉的影子。

华夏从来都不缺投机分子,而今大明王朝独霸四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上霸主,这里的红利其实是十分可观的。

由于这些年各行各业都赚钱,所以哪怕再蠢的人进入市场,他们都可以成为股神。

只是华夏的股市并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那么股市便很可能出现大跌,而届时又得有一批激进的投机者遭殃。

几年前,他们可以将破产的百姓送往黄金盆地,但现在黄金盆地已经瓜分完毕,而且现阶段不宜继续往美洲大陆送人。

正是如此,他既要防范着苏州交易所可能出现的股灾,同时需要做好最坏的准备,这帮破产者此次得往哪里送?

静妃苏允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尽管她十分聪慧,但终究没有见过股市的大风浪,所以并不是十分明白朱祐樘的担忧。

稍晚时候,三个儿子来到了这里。

由于今天是静妃的生辰,所以朱祐樘在西苑为静妃小小地庆祝一番。

随着皇家成员是越来越多,这生辰宴几乎是每个月都有,亦是给皇家带来了几分温馨。

因静妃喜欢烧烤,所以今日便在听潮阁前,举办着一场别具一格的烧烤派对,而这里的食材和香料自然是应有尽有。

“父皇,这是儿臣为您烤制的,还请您尝尝!”朱厚烽是静妃所出,显得讨好地送过来一串烤得金黄的鸡翅。

朱祐樘看着眼前的几个儿子,亦是不由感到一阵唏嘘。

仿佛昨日还在呦呦待哺,眨眼间他们一个个都已经长大成人,特别自己的长公主亦是到了招驸马的年纪。

朱祐樘从托盘拿起刚刚烤好的鸡翅,便是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皇父,孩儿有一事不明,还请皇父赐教!”朱厚烽并没有离开,而是一本正经地道。

朱祐樘对付女儿跟男子是截然不同的态度,于是板着脸道:“何事?”

朱厚烽跟两个弟弟交换眼色,便将今日在北京交易所的见闻说了出来,末了进行总结道:“皇父,若是人人都投身于股市,那么又有谁还会专于农事呢?!”

“北京交易所大厅中大概有多少人?”朱祐樘咀嚼着嘴里香喷喷的烤肉,却是不假思索地抛出一个问题道。

朱厚烽不假思索道:“儿臣估计有两千人!”

“今国民几何?”朱祐樘再度抛出一个问题。

朱厚烽认真思索片刻:“自父皇登基以来,百姓安居乐业,咱们大明的人口这么多年一直持续增长。弘治十六年,户部预估全国人口达1亿,而今人口总数应该有一亿两千万矣!”

一个王朝的幸福指数,往往都体现在人口增长上。弘治在治理的这些年,大明王朝的人口持续增长,甚至出现罕见的井喷现象。

在税收方面,大明王朝采用了轻税赋,这给百姓更多的生存空间。

在水利方面,大明王朝加强了水利建设,为农业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在自然灾害方面,大明王朝成功治理黄河,采用更科技的方式治蝗,从而减轻了自然的危害。

在土地方面,大明王朝收复建州打造了东北粮仓,同时在美洲打造了黄金粮仓,而今大明王朝的粮食产业达到历史之最。

在种子方面,大明王朝从美洲引进高产农作物,得益于土豆、红薯和玉米的推广,不仅给百姓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解决底层百姓的粮食问题。

正是在弘治的治理下,华夏迎来了第一个人口爆炸的时期,现在的人口比弘治登基时已经实现了翻番。

“你今日到北京交易所大厅看到的是两千人在那里投机,但全国一亿两千万人,他们绝大多数都在勤勤恳恳耕作,岂不是管中窥豹乎?”朱祐樘的视野早已经是站在全局之上,于是进行反问道。

朱厚烽三兄弟听到这一番话,不由得纷纷点头,明白确实是他们看得不够广。只看到交易大厅疯狂的投机者,但这两千人放到全国,简直是汪洋中的一滴水。

朱祐樘不想打击自己儿子的信心,当即进行补充道:“你能看到股市过热的一面,确实是有所长进。朕创立股市的初衷,则是希望国民能够跟企业一起分享利润,而今股市投机过热,确实是要泼一泼冷水!”

“儿臣谨记皇父教诲!”朱厚烽等三人顿时生起喜意,亦是郑重地表态道。

从小到大,他们最敬重自然是眼前这位雄才大略的父皇。

倒不全是因为父皇所拥有的滔天权势,而是他们的父皇深得臣民的爱戴,这让他们作为儿子亦是深深自豪。

在成长的这么多年里,他们亲眼见证了北京城的变化,而百姓对父皇的拥护更是无以复加。只要是关于父皇的一切,外界都显得十分感兴趣,而父皇每次出行都必将造成万人空巷。

朱祐樘知晓朱厚烽即将前往印度洋游历,亦是特意叮嘱了几句。

夜幕降临,乾清宫内。

朱祐樘跟往常那般,在沐浴过后,便来到东暖阁翻阅来自世界各地的情报。

由于电报的运用,而今他手里的情报不再是各地送来的原件,而是各地将情报汇报上来后,再由情报监进行抄写送过来。

这种方式大大加强情报的传递速度,亦让他这位皇帝更及时地得到各地的最新动态,从而作出最快捷的应对措施。

朱祐樘翻开来自印度洋的情报,不由得眉头微微蹙起,竟然是一封来自洛迪王朝向印度洋总督府的一封求救信。(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