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先生很郁闷,他们原本以为在联创科技安插一个内鬼,自己想要做点什么就方便的多了,但一转眼,一个晴天霹雳就落到了他们的头上:联创科技正在和mAn接触!
和mAn接触啊!
这个由德国媒体报道出来的消息,让斯堪尼亚全体董事会成员都不好了。
这或许是林铮在用这种方式来向自己施压,或许是他真的不再看好和斯堪尼亚的合作,但无论是哪一个原因,对斯堪尼亚而言都是灾难性的。
倒是mAn公司,对于联创科技伸过来的橄榄枝欣喜若狂。
mAn的产品继承了德国高端工业产品的特点,论起质量,那是真的好,可说起价格,那也是真的让人皱眉头,以至于虽然大家都知道mAn的客车和卡车的质量是最好的,但高高在上的价格让大家不得不对mAn望而却步。
有媒体说mAn公司对自己的价格和品质十分满意,说这话的人绝逼和mAn有仇,原因么其实很简单:价格高了产品卖不动啊!
卖不动啊!
卖不动啊!
mAn在欧洲还好,但在中国国内的情况艰难到什么程度呢,截止到今年,共和国从mAn公司原装进口的卡车、客车,总数量还不到四位数,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也20多年了,总进口量还不到四位数,这个数字委实稀少的可怜。
不是大家不知道mAn的汽车好,实在是mAn家的东西太贵了。
如果可以选择,mAn宁愿选择走大众汽车薄利多销的路——虽然大众汽车在国内无论如何也当不起薄利多销这四个字——也不愿意走“卡车中的贵族”的高端路线,谁不知道规模效应啊,谁不知道价格低就能多卖货?但mAn自己把路给走死了,只能徒呼奈何。
这个时候联创科技伸过来的橄榄枝。让mAn看到了薄利多销的希望:虽然在中国国产之后价格也会比中国本土化生产的斯堪尼亚、尼奥普兰要贵,但好歹是比在德国本土生产的mAn要便宜的多得多了。
在了解到共和国未来的市场前景之后,mAn公司瞬间就积极起来。
mAn公司积极了,可斯堪尼亚却悲催了:斯堪尼亚有的产品,mAn都有,斯堪尼亚没有的。mAn还有。
这日子还怎么过?
斯堪尼亚生生的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不做死就不会死,早知道如此,顺顺利利的答应联创科技的合作条件就是了,何至于如此麻烦?
倒是方慧挺高兴,早就被这个消息刺激的心急如非的斯堪尼亚,已经没心思来找她的麻烦了——就算找也不成,与mAn接触的决定是林铮做出的,他方慧何德何能,有资格左右集团**oss的决定?
绷不住的斯堪尼亚。不得不向政府寻求帮助。
斯堪尼亚和诺基亚一起,被认为是瑞典的国家名片,现在斯堪尼亚向瑞典政府寻求帮助,瑞典政府也慌了,首相都亲自出面,和在长老院坐第三把交椅、同时还是内阁老大的三长老来了一通热情洋溢的通话。
“所以呢?”林铮皱着眉头,心中不妙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最高层能够让邱迎春给自己打电话,这本身就够说明态度的了啊。
“所以。领导们的意思,是希望斯堪尼亚和mAn都引进来。国内的商用汽车市场很大,多两双筷子也不算什么。”
“……”林铮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邱主任,有句话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林铮的语气很正式,意识到林铮要说的可能很重要的邱迎春,语气也不由自主的跟着正式起来:“你说。”
咬咬牙。林铮道:“商用车不同于小型从乘用车,商用车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战略安全和军队建设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国家想要借此机会引入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但希望国家能够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不要在商用车领域重蹈乘用车领域的覆辙。”
听完林铮的话,邱迎春半晌没说话,好一会儿,他才苦笑着对林铮道:“小林啊小林,你可是什么都敢说啊,你知道你这一竿子打翻了多少人么?”
“我说错了吗?”无错不跳字。林铮反问了一句。
“问题就在这里了,你说的一点没错。”邱迎春笑的越发的苦涩了,作为国家发计委第一副主任,对于国内汽车行业的现状他知道的一清二楚,当初国家制定的“三大三小”乘用车生产基地,“三大”现在已经全面沦为了外国企业的在华吸金机器和代工厂,“三大”的领导对于发展和振兴民族汽车工业毫无兴趣,甚至有个别领导喊出了“在乘用车的年产量达到200万台以前,谈自主是不现实的”这样的混账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