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圣上,臣和吏部侍郎裴大人的千金裴喜君早有婚约。”
“出征前,我二人曾于宴席之上约定,若能衣锦还乡,便立刻娶她入门。”
“如今一去数月而还,不辱君命,凯旋而归,正是兑现承诺之时。”
“故而,想请圣上为我二人赐婚,好教世人知道,我二人情深似海,誓比金石。”
萧伯昭说的极为认真,这番话,是他为了推辞长公主和太子的宴请,相出的方法。
但同时,也是他的真心之语。
他与喜君小姐两情相悦,一见钟情,自然要给她一个名分。
听到他的要求,李旦有些意外,但很快就高兴了起来,笑道。
“这有何难?”
说着,就让太监拟旨,为萧伯昭和裴喜君赐婚。
当萧伯昭说自己有要求的时候,李旦就已经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
只要萧伯昭的要求不太过分,就是要黄金万两,天下至宝,他都能答应下来。
更别提如今只是让他下旨赐婚。
而且下旨赐婚的对象还是吏部尚书裴坚的女儿。
这个人是朝中少有的,没有在公主和太子中选边战的官员,李旦对他本就颇有好感。
如今,自己要拉拢的萧伯昭要和裴坚女儿成亲,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这意味着他可以通过这层关系,把裴坚也拉进他阵营当中。
想到这里,李旦顿觉心情舒畅。
接下李旦的赐婚手谕后,萧伯昭拱手谢恩。
李旦一副打趣的样子说道。
“萧将军如此深情,朕就不耽误你的时间了,快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你的心上人吧。”
萧伯昭本就不喜朝堂之事,听到李旦说他可以离开,自然是一刻不留,直接离去。
看着萧伯昭远去的身影,李旦的脸色恢复平静,甚至还更加严肃。
他向王公公问道。
“你之前去迎他时,他和长公主还有太子在说什么?”
王公公禀报道。
“奴婢前去迎接之时,萧将军也刚来不久,正在与两位殿下客套。”
“奴婢圣上的意思后,两位殿下的脸色都不太好,先后离去。”
“只是……”
王公公说到这里,欲言又止。
李旦抬起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王公公这才斗胆说道。
“只是他们都说自己摆下了宴席,想要请萧将军上府一叙。”
听到这里,李旦直接大怒。
“他们当我死了不成?竟然明目张胆的拉拢萧伯昭!”
“这可是朕看上的人!”
“他们这是!要行当年玄武门之事不成!”
王公公连忙劝解道。
“陛下息怒,所幸的是,萧将军并没有答应。”
此话一出,李旦脸色缓和,满意点头道。
“我说这萧伯昭,明明和裴喜君已有婚约在身,为何还要多此一举请朕赐婚,原来是为了应付长公主和太子。”
“如此看来,这小子还真是有勇有谋,怪不得能连战连胜。”
“我还以为这人只会行军打仗,没想到,这朝堂上的本事倒也不差。”
王公公顿时一惊,心想难道自己的判断有误?
但他还是立刻附和道。
“圣上得此良将,必能得偿所愿,青史留名。”
李旦却微微摇头,说道。
“现在看来,他只是不愿在长公主和太子中站队,还不能完全说是朕的人。”
“方才,朕许诺可以答应他任何要求,他却只让我赐婚,明显是不想让外人以为,他是我的人。”
王公公心领神会道。
“那我们如何行事?”
李旦想了一下,说道。
“去,从朕的私库中取一份丰厚的赏赐,在萧伯昭进入裴府后,给裴府送去,就说是朕给萧将军的赏赐。”
王公公顿时明白过来,圣人这是要在萧伯昭的身上烙印下他的标签,造成既定事实。
于是,他连忙恭维道。
“圣人英明!”
然后领命而去。
看着太监远去的身影,李旦的脸色彻底阴沉了下来。
虽然长公主和太子的行为让他十分愤怒,但他还真拿这两人没什么办法。
长公主在武曌时期就颇受宠爱,后来武曌还政于李唐,她可是出了大力气。
他李旦能坐上圣人的位置,长公主也功不可没。
太子的情况也和长公主类似。
就算是当今的圣人,但如果真到了紧要关头,支持他的臣子,恐怕不会比支持这两人的臣子多。
虽然这两人肯定比不上当初的玄宗,但他也比不上曾经的高祖。
想到这里,李旦不禁握拳,喃喃自语道。
“萧伯昭啊,萧伯昭,你可别让我失望。”
“还有元来,你最好能做到当初对朕的承诺!”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