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其实南方这边的读书氛围,是要好于北方的。
史料记载,南方的读书人比例,已经达到了“十室有六七”的程度......虽然对于这个读书人的定义,可能和我们现在理解的有所不同,但南方的读书氛围,确实很好。
但,这么好的读书氛围,至少在北宋时期,著名的官学书院们,跟南方基本没啥关系。
所以,范仲淹提议创建苏州郡学,本质上还是在位苏州本地的官员和读书人谋取福利。
一招,不仅解决了那一大片土地的归属问题,还让刚刚才上任十几天的范仲淹,得到了苏州本地士绅们的支持。
而范仲淹这个人吧,虽然还是对在苏州当官有些战战兢兢,不停的上疏给官家,希望官家能把他调离苏州......但答应下来的事儿,他还是会认真做好的。
说要建郡学,那就不能有任何马虎。
这么大一片土地,该怎么规划,怎么利用,怎么修建,范仲淹全程盯着。
他不仅在府衙里盯着,还亲自的跑到了苏州郊外实地查看,生怕中间出现胥吏有意蒙骗上官的情况。
真不是范仲淹想太多,而是北宋的胥吏们,玩起花样来,那真的是花样百出,防不胜防。
有过地方执政经验的范仲淹,怎么可能不懂这里面的道道。
不到实地看着进度,范仲淹是真的不太放心。
看着看着吧,范仲淹发现啊,这个苏州城附近的读书氛围,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好。
不管是苏州城内,还是城外,又或者是临近的昆山县,只要有条件,就会办村学,乡学。
虽然教授的大多是一些简单的启蒙之学,但这种氛围,却是其他地方很少见的。
而考察了一圈的苏州城周边的各种村学,乡学,范仲淹发现,就在苏州城南,一个叫姚家村的地方,这里的村学,很特别。
这里教授的蒙学内容,是三本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千字文》可以理解,是南北朝时期南梁儒者周兴嗣编纂的,范仲淹也读过,挺浅显易懂的。
只是,这里的浅显易懂,是针对范仲淹这样的大儒而言的,对蒙学儿童而言,还是有些难度,因此,很少有人把《千字文》作为蒙学书籍。
至于《百家姓》和《三字经》,范仲淹闻所未闻。
当然,天下藏书何其多,范仲淹也不敢说自己读尽了天下书......但听都没听说过的书籍,范仲淹还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的。
所以,范仲淹难得的,接连来到这个村学,旁听了好几天的授课。
《百家姓》这本蒙书吧,其实没什么出奇的,不过是遵循声律,把一些常见姓氏编撰成书而已......唯一的可取之处,大概是这個教书先生居然能找到这么多的姓氏,编成这么长一段的蒙学书,而且还能符合声律格调。
倒也颇见声律方面的功底。
可话又说回来,范仲淹发现了一个挺自相矛盾的地方。
《百家姓》这本蒙书很符合声律格调,但这个教书先生在传授孩童读书的时候,自己却又明显的读错了好几个声律格调......这就太矛盾了。
能写,但不能读?!
还是说,这个《百家姓》,就不是这个教书先生编撰的?!
之后又听了几天,范仲淹听到了《三字经》,然后范仲淹就断定了,这两本蒙学奇书,大概率都不是这个教书先生所编撰的。
《三字经》这本蒙书很好,真的非常好。
它比《千字文》更加浅显易懂,适合孩童开蒙,而且开篇讲述的,更多是一些人生道理,树立“做人先做德”的理念,很显然非常符合这个时代的儒家观念。
唯一不好的地方在于,这个《三字经》,明显是残本,没有写完......后面的世系表根本没写进去。
显然,这位教书先生没能力去补全这后面的内容......否则作为一个读书人,看到这样的蒙学奇书,又是残本,怎么可能不想着尽快完善它?!
更别说,这个教书先生,在传授《三字经》的时候,声律方面的错误,也犯了好几个。
很显然,这个教书先生,似乎并不擅长声律。
对声律方面没有足够的研究,恐怕是写不出这两本声律严谨的启蒙读物出来的。
但是吧,这几天的旁听,范仲淹也发现了,这个教书先生,虽然在声律方面有所欠缺,但架不住他知道的东西真的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