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启看着粮店,脸色有点不好看。
商贾逐利而生,追求利润没有错。
但在这种时候压榨军户可就太该死了,这就是趁你病要你命。
蒋秉兴瞧瞧他脸色,道:“侯爷,商贾逐利,古来如此!”
周启说道:“商贾逐利没错,但做事应该有底线。”
蒋秉兴想半天,没想明白底线是什么,侯爷总是会发明一些稀奇古怪的新词,每每思及都能发人深省,于是问:“不知何为底线?”
周启就给解释了下:“官员奉公守法,商贾赚取合理的利润,不能虐民害民,大明就是因为官绅勋贵商贾没有底线,才变成这个样子。”
蒋秉兴:“……”
侯爷有点屁股坐歪了啊!
自己也是勋贵,这不是自己说自己嘛!
周启还在琢磨商贾,商业能促进社会繁荣,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商贾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在商人的眼里,除了利润似乎没有其他东西,道德、大义什么的那都是浮云,只要有利可图,给鞑子运粮食也不是问题,甚至当带路党,大明的好多商贾都这么干。
商人眼里只有生意没有国家。
至少明末的商贾大部分如此。
跟商人讲道德、谈大义估计没戏。
在鼓励和发展商业的同时约束好商人,这是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不是简简单单的下几道命令,就能解决问题的,更不是用暴力就能让商贾乖乖听话。
杀人解决不了问题。
但不砍几颗脑袋不足以震慑贪欲。
回到宅子,召集几位主官开小会。
周启问道:“城中粮商都是哪几家的?”
“这……”
唐文享和姚兆年互相望了望,有点摸不准侯爷要干嘛。
难道要拿粮商开刀?
要不得啊!
大明官商一体,但凡生意做大的,谁还没点背景。
没有官员大族支持,生意是做不大的。
胡明志才升官不久,还在熟悉岗位呢!
对卫城的人和事知道的不多,就没有吭声。
蒋秉兴也参会,解释道:“城中粮商收粮给的价钱太低,一石麦子还不到三百钱,谷贱伤农,此为害民也,不惩不足以戒后来者!”
唐文享道:“侯爷,若惩治过重恐粮商罢市。”
周启皱眉,大明的商贾不可小视,动辄来个罢市,确实让官府投鼠忌器,但商贾趁着收夏税压榨农户,是绝不能容忍的,道:“商贾逐利没错,但却不该压榨百姓,更不能让商贾绑架官府,尤其是粮食,不能受制于商贾。”
姚兆年道:“侯爷三思,若恶了粮商怕是无粮可卖。”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周启揉着眉心思索,成山卫的粮食产量并不足以自产自足,若没有那些商贾运粮,粮价会涨到天上去,种地的军户还好,不种地的匠人渔民可就惨了。
但坐视那些商贾压榨军户也不行。
这是立场问题,容不得摇摆。
欲得民心,就得站在老百姓这边。
周启思索一阵,道:“不能再让商贾低价收粮,官府开仓收粮,平价收。”
“这……”
唐文享和姚兆年互相望了望,都有点难以理解。
姚兆年道:“侯爷,眼下开荒和兴修水利耗费极大,还要召集军壮操练,府库虽有钱粮数万,但也经不起消耗,若是再放开收粮,怕是支撑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