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是不是血迹

青衫剑客闻声,斜瞥一眼,冷冷道:“江湖故人,刮目相看。”

李长安心中略感欣慰,至少,眼前的这个家伙,并非大敌。

而他就像江湖中比剑切磋的侠客一般。

“再接五十招!”

青衫剑客纵横木剑抽劈,电光火石之间腾挪瞬步,若惊雷横走,一泄万里,剑气呼起簌簌风声。

李长安游龙摆尾,躲过横抽剑势。

青衫剑客的剑术成就,绝对是独一档的存在。

难以招架,只能在凌厉剑芒下左右横跳,以防守巧技应对。

蛰伏良久,伺机而动。

李长安寻得一个机会。

“干!”

他侧身蓄力,剑虹骤然射出白芒。

“嘭……”

青衫剑客退出两步,这一剑,动了他的全力来防。

他开口道:“境界提升了,好!”

“前辈终于开口说话了,你我无冤无仇,为何如此苦苦相逼?”

剑客木剑入鞘,“你还有本事跟我质问缘由了?”

“不敢,只是后辈不解,还请前辈明示。”

青衫剑客声叹道:“苍龙落凡尘,玉京无明主。谪仙路飘渺,人间几杀途。”

难倒了翰林院学士!

李长安并未理解!

“晚辈愚钝,未能明白前辈深意!”

“等你达到归墟境的实力,我自会告诉你。”

“这……那我去哪里找你?”

“我自会寻你,不过,提前告诉你,半年之后,你若不能达到归墟境,不仅是李府,就连整个大陵都要殃及。后生重担在身,切勿耽搁修炼,自你握住了那把剑,你便摆脱不了这个宿命。”

李长安神情黯淡,心里有些愁虑。不管是朝堂上的什么疑案,自己都有运筹帷幄的能力,唯独修炼,自己也无能为力,归墟境已经快要突破上七境了,谈何容易。这半年以来,长进甚微,若不是儒家十八圣祖的帮助,恐怕性命堪忧。

李长安叹息一声。

“前辈,晚辈忙于朝中之事,修炼的机缘有限,还望你多多指教。”

“浩浩乾坤,成事者,心也。我还有其它的事要做,等有机会,我去京都找你。”

李长安点头,略有欣慰。

“请问前辈如何称呼?”

“你不需要知道!”

说罢,青衫剑客手握木剑转身而去。

刚踏出一步,他驻足停下,扔来一个紫檀香木盒。

”另外,你要找的两个女人就在西陵。”

青衫剑客拉了一下斗笠,飞上庙檐,消失在目色之中。

李长安打开木盒,里面装着一块木符。

苏云汐低眉一看,是她急寻的火符,不知此人什么神通,火符竟在他的手中。

“长安,你与他相识?”

“不,之前在崆桑山见过一面,也是如此,过招之后,匆匆离去,极其神秘。”

“应该是位世外高人。”

李长安稍思索片刻,踌躇不决。

一番招式过后,也惊动了庙内道人的修炼悟道。

李长安略感抱歉,与道人辞别,出了庙门。

都护府,深夜烛明。

苏云熙将火符捏在手中摩挲。

“长安,那个青衫剑客所说的两个女人是不是大、少司命?”

“有可能!”

“那半年后达到归墟境,可有把握?”

李长安无奈地苦笑:“短短半年,该如何突破归墟境呢?”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要求是归墟境?”

李长安走了两步,皱着眉头回想道:

“记得我十岁时,的确拿过一柄寒冰龙剑,在我触手的片刻间便化而无形,钻入我的体内。随后雷劫阵阵,将我从梦中惊醒,今日那个前辈提起,记忆尤新,可不知为何,又不道明其中缘由。”

苏云熙轻松回道:“等西陵事务忙完,我带你去京陵山,问问师父,指条明路。”

李长安点头。

“你找火符是要炼丹吗?”

苏云汐嗯地点头。

“今夜我要赶忙将丹药炼成,黄善的病发就在眼下。”

李长安眉色吃紧。

“需要我帮忙吗?”

“不需要,福瓶巷那边可有什么进展?”

李长安低眉道:“跟了一群西蛮的商队,在喀斜谷却消失无影,也不知是什么障眼之法!”

“你先别急,黄善这里肯定能得到线索,你派人盯紧谷雨村与福瓶巷。”

“好,炼药一事,就劳烦汐儿了。”

说罢,苏云汐出了房门。

福瓶巷留守的寺卫来报。

“大人,在后院发现了一块碎布和纱网。”

“东西留在了府堂,姚府官正在比对。”

“走,我们去看看!”

府堂内,姚府官将两件东西放在桌上,实在想不明白,红色印点究竟为何物。

李长安低头凝视,碎布上满是密密麻麻的红色印点。

纱网上也有,不过少一些。

李长安凑近鼻子一嗅,也没什么气味。

姚府官沉声疑问道:“是不是血迹?”

李长安摇头,“应该不是,这种景状,没有可能。这肯定是针尖一样锐利的东西弄上去的。”

他凝思好久,也没想明白,便将碎布和纱网收了起来。

等日后案件明朗,兴许能帮到大忙。

翌日,鱼肚白。

经过一夜,苏云汐炼制好了解药。

李长安一夜未眠,为她守候在门外。

段若沁也来聊谈了几句,便回房修歇去了。

苏云汐出屋,李长安上前聊说两句,直接赶往黄善的房间。

入屋,黄善的脉象还较正常。

李长安吩咐府仆严加看管。

两人直接去了府堂,召集众人堂议。

已到关键时期,一定要安排透彻,布线三方,一定要统筹兼顾,免得漏掉重点线索。

李长安将袍披身,威风凛凛,正居高堂。

堂下。

府官姚兆。

京陵山苏云汐。

大理寺秦奉、林泽、石守信。

以及大理寺众僚。

“各位大臣,朝廷重视西陵防务,特命我前来督察。如今四海升平,四方防务极为重要,朝廷也是极其重视,还望众僚同心协力,共拥我朝万世太平。”

“臣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姚府官。”

“大人,尽管吩咐!”

“派人严查府道关口,封锁边贸城口。”

“封城?”

“正是!”

众僚面色诧异。

姚兆应诺,传命西陵西、北二门立即关门。

告示立即布榜张贴。

“姚府官,等堂议结束,你与府臣六部的官吏来我房间。”

众僚顾盼,鼠目相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