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琥的事情算是暂时压下去了。
几封书信往外一递,边军校尉的职衔自是手到擒来。
贾母这才在三月初九贾琏生日,找到机会小小宴饮了一番。
之后直到四月初四,贾母才又逮到机会。
这天既是李玄的生儿,又是惜春的生儿。
一个是姻亲家来的大奶奶的弟弟,过了这个生儿就能继承职位。
一个是东府嫡女、族长的妹妹,在贾母看来。
这不就是上好的高乐借口?
也不用找旁的理由了,直接令王夫人请戏班子来,阖府设宴庆祝!
当天一开始仍是分坐两席。
只不过李玄这桌,这回没了贾赦、贾政等长辈,而是贾琏、贾环等同辈一起吃酒。
见给两位过生儿的主角赠送完礼物,贾宝玉撒娇道:
“老祖宗,左右玄兄弟还小,也是姻亲自家人,算不得劳什子外男,就让他过来一起顽罢!”
今天的玄哥儿是最后清白的人。
等明天他去继承武职,就成了国贼禄蠹之辈浊物一流。
太可惜了!
王夫人想着玄哥儿这么年轻就能入了品,没准也厚还能帮衬自家宝玉,就没出言反对。
而向着李纨的贾母爱屋及乌之下,就更是不会反对。
转头看了一眼鸳鸯,用眼色一示意,伺候贾母多年的鸳鸯就会意,去屏风那边把李玄请了过来。
惜春指着李玄送的礼物好奇道:
“玄四哥,你给我送的是什么,怎么这么大的盒子?”
华夏自古就讲究含蓄美。
别人送的礼物,只要带着包装,那都是过后私下里再打开。
这样也避免了大家送礼或贵重或便宜的比较,伤了彼此的情分。
“四姑娘,这个可不能说。”
“说出来你拆礼物就没得惊喜了。”
李玄摇头,仍然选择保持神秘。
惜春还没反驳,探春先笑了。
捂着小嘴笑道:
“你们一个玄四哥,一个四姑娘,连生儿都一样,怎的比比宝二哥还像是兄妹?”
惜春实在是太小了,不然更像是一对儿。
小小的姑娘鼓起满是婴儿肥的脸,眼睛里满是茫然:“玄四哥不是我哥哥吗?”
“你们看,珍大哥、宝二哥、琏二哥、环三哥、玄四哥。”
“对的呀,玄四哥就是哥哥!”
先不说你这一溜嫡系,贾环这个庶子是怎么进去的。
光说两个二哥,你就没觉得有问题吗?
几个姊妹连着贾宝玉,一下子都笑了起来。
贾母每样抬了抬,没有说话。
自己宠着二房,不能不让庶子争取上进啊!
赵姨娘偷偷喊着环三爷,真当自己不知道?
.王夫人的脸就气变形了。
环三哥?
好好好,都敢跟我的宝玉一个称呼了是吧?
看来明天又得给赵姨娘立立规矩了!
邢夫人:我不知道,我没看见也没听见。大老爷没发话,我就是根木头!
上面戏曲呀呀,下面姐妹喳喳。
毕竟不熟,就算是上次贾琥登门一同躲在屏风后,也没说几句话。
所以围着李玄热闹了一阵,就都不好意思地自顾自说笑起来。
李玄可做不到贾宝玉那种伏低做小,去打入女生圈子里,主加上现在位卑人轻,不好太过表现去吸引她们以自己为中心。
便把注意力放在听不进去的戏曲里。
然后思维渐渐放空。
时不时回应或长辈或姊妹们的搭话,时间就过去了。
翌日,晨练结束,又跟林妹妹切磋过后,李玄叫住了她。
“林姑娘,你有没有发现,自贾琥出现过后,这天地好似有了新的变化。”
“妹妹也有此疑惑。”
林黛玉把花枪一竖戳在地上:“这段时间武艺大有长进,还可说的是同哥哥切磋所致。”
“但武功进步,较往日却快了一倍。”
“莫不是要重返上古,仙神共存之时?”
哦,这个李玄倒是不太清楚。
要知道金陵李家是书香世家,对修炼关注度根本不高。
李玄因为年纪原因,又不好自己跑出去,只好抱着“先父”留下的一箱子武功秘籍啃。
而林黛玉则是阆苑仙葩转世,天资卓绝。
从小虽看似弱风扶柳,却身强体健。
又因得为草木之属,敏感发现家中有人下毒,请了军中和江湖高手防备,冥冥之中救了母亲和弟弟不说,又开始习武。
她从江湖中人,甚至一位江湖大派宗师口中知道的,比李玄知道的多得多。
虽然李玄不知道其中内情,但还是拱手笑道:
“林姑娘请了,不知可否详细说明一二,我对这方面还真是一无所知,甚至不如街间的雉童。”
“玄四哥好没道理,”林黛玉一双似泣非泣的眼睛黑白分明,“都道是家里的实在亲戚,偏生你这般见外。”
“是了,定是妹妹时常打扰,惹得哥哥不快。”
“原还心下庆幸着府里亲近的,有你我二人习武,平日里也能活动个手脚,没来的惹了哥哥厌烦。”
“罢罢罢,打明儿起妹妹就不来了,免得哥哥见了妹妹再新生烦闷。”
一张小嘴叭叭叭的。
明明依着花枪摆得是个淑女动作,还是让人情不自禁打个冷颤。
不过这哥哥妹妹一说,李玄也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
总想着避嫌。
跟三春她们一直叫姑娘,跟林妹妹也一直叫姑娘。
三春是不熟悉,可林妹妹差不多天天打几场。
再客气就真的只能客气客气了。
收敛表情,李玄规规矩矩道了个恼:“林妹妹见谅,是我疏忽了,在这里,我郑重地向妹妹道歉,请妹妹原谅则个。”
小姑娘看着李玄好半天,这才满意道:
“好了好了,只是说笑着顽罢了,玄四哥怎还当了真?”
“我听昆仑的道长说,修炼界是在倒退和前进共存的状态下发展的。”
“哦,”李玄不明白了,“怎么说?”
林黛玉说:“道长派内典籍记载,曾经仙神共存,后天崩地裂世界破碎,咱们大乾只是其中一隅。”
“仙神退去,徒留炼气士,历经无数年休养生息,有一朝代一统九洲,聚天下兵以铸金人十二,不知发生了什么,帝崩,国朝二代而亡。”
“炼气士随着此国朝消失逐渐消失,随之兴起的是一直流传到现在,却成了传说的气血武道,和先一步消失的炼气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