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的不懈努力下,他终于将情报部门的工作成功完成。
这个成就让曹操感到非常自豪和满意。
当他回到府邸时,心情格外愉悦。他坐在书桌前,准备放松一下。
这时,他注意到了放在一旁的一个精美的陶瓷器。曹操好奇地拿起它,仔细观察着。
这只陶瓷器制作精细,色彩鲜艳,上面还刻有精美的图案。
曹操越看越喜欢,仿佛被它深深吸引住了。
他不禁感叹道:“真是太美了!”
曹操对这件艺术品爱不释手,不断地把它拿起来又放下去,反复欣赏着。
每一次观察都能发现更多的细节和美妙之处。
他沉浸在艺术的魅力之中,忘却了一切烦恼。
对于曹操来说,这一刻不仅是对辛勤工作的奖励,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在繁忙的政务之余,能够品味这样一件美丽的陶瓷器,让他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与宁静。
报,门外荀彧求见!
侍卫的声音打破了屋内的寂静。
曹操听到荀彧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疑惑,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他心想:荀彧怎么会突然前来?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与我商议吗?
曹操思考片刻后,决定让荀彧进来。他想听听荀彧的意见,看看是否能给他带来一些新的思路或解决方案。
于是,他对侍卫说道:“叫荀彧进来了吧。”
侍卫领命而去,很快荀彧便走进了房间。他向曹操行礼后,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着曹操的指示。
曹操看着荀彧,心中暗自思忖:荀彧是我的重要谋士之一,他的到来一定有其深意。
或许他带来了关于战局、政治局势或者其他方面的消息。
无论如何,我需要倾听他的意见。
曹操示意荀彧坐下,并询问他前来的目的。
荀彧恭敬地回答道:“丞相,我听闻近日您一直在研究战略,特来献上一计。”
曹操听后,饶有兴趣地问道:“哦?愿闻其详。”
接下来,荀彧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策,曹操听得十分认真。
他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偶尔也提出一些疑问和建议。
两人讨论得非常热烈,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最后,曹操对荀彧的计策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将仔细考虑并采纳其中的精华部分。
荀彧得到了曹操的认可,心中感到欣慰。
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他决心继续为主公出谋划策,帮助他实现统一北方的大业。
这场会面结束后,曹操和荀彧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们深知战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但也坚信只要策略得当,就能取得胜利。
而对于曹操来说,他已经找到了一个可以信任的谋士,这无疑是一种幸运。
正当双方沉思中,荀彧拱手道:“丞相,那孟起还是不愿意投降吗?”
说罢,曹操叹息道:“荀彧,别提了。那马超死活都不愿意跟我汗!”
听闻丞相一言后,荀彧道:“为何?难道那厮还是跟之前那件事有关?丞相,你有没有跟马超解释一番”。
“之前之事确实对他打击甚大。”曹操无奈地摇摇头,“但大丈夫能屈能伸,我已多次劝他,他却如此固执。”
荀彧稍作思考,进言道:“丞相,马超此人性格刚烈,若要强逼,恐怕适得其反。不如我们从长计议,寻找突破口。”
“嗯......”曹操左手托着下巴,右手轻敲桌子,“可有甚好的计谋?”
荀彧眼神一亮,“听闻马超有一好友,名叫庞德。此人智勇双全,深得马超信任。若能说服庞德,让他从中劝解,或许事情会有转机。”
“哦?”曹操顿时来了精神,“此计甚妙!速派人暗中联系庞德,许以重利。”
片刻之后,只有曹操清楚!早在潼关之战时。庞德就跟随了自己,然其他人并不知道庞德已归顺自己。
在归顺自己的第一日,曹操就把庞德放走了且到了马超身旁,之所以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到其的目的所在。
隔了几日,荀彧遣使团来到了庞德所管辖地区。
使者团来到了庞德府邸,而站岗的侍卫见状高喊一声。
“站住,你们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使者呈上曹操的密信,庞德看完后,嘴角微微上扬。
“带我去见荀彧。”
庞德随着使者来到曹营,见到荀彧后,两人相视一笑。
“庞德将军,此次前来,可是有了劝降马超之法?”荀彧问道。
庞德点点头,压低声音道:“马超并非真的不愿投降,只是心结未解。我有一计,可助丞相收服马超。”
荀彧听后大喜,连忙问道:“何计?快说来听听!”
庞德在荀彧耳边低语几句,荀彧频频点头,脸上露出赞赏之色。
数日后,一场精心策划的行动展开…...。
几日夜,曹操询问着荀彧道。
“不久前,是何人故此?是庞德吗?”
须臾后,荀彧开口道;“回,丞相。是”!
“做得好,荀彧。”曹操面露喜色,“此番计划若成,庞德当记首功。”
“丞相谬赞。”荀彧谦逊道,“若非丞相英明决策,此事恐难成行。”
曹操笑了笑,转身望向远方,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数日后,战场上,曹军与马家军对峙。马超挥舞着长枪,怒视曹军。
突然,一阵喊杀声响起,庞德率领一支奇兵从后方杀出,直取马超。
“马超,你大势已去,快快投降吧!”庞德高声喊道。
马超惊愕不已,看着庞德身后的曹军,他的脸色变得苍白。
此时,曹操策马而出,大声道:“马超,今日你若不降,便是死路一条!”
马超犹豫了片刻,最终放下了手中的长枪。
“我愿降!”马超咬牙道。
曹操哈哈大笑,上前扶起马超,“识时务者为俊杰,从此你便是我曹军一员。”
随着马超的投降,西凉之乱平定。曹操班师回朝,城中百姓欢呼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