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运气比较好,偶然发现这对香炉而已。”
破烂侯这次下乡,带回的老物件不止这一对。
他带回的这些老物件总共有三十多件。
而这双鹤香炉,则是他带回的所有物品中最珍贵的一件。
就算把他所有的收藏品都算上。
这对香炉也能排在最前列。
丝毫不逊色于他收藏的南宋哥窑八方杯或北宋汝窑天青釉圆洗。
“对了师傅,我想告诉您一件事,小五哥邀请我明天一起去乡下找老物件。”
“你也想去乡下,准备去哪里?”
“打算去门头沟那边转转,正好现在放寒假,在家闲着也没事,去乡下透透气。”
“那你去吧,离过年只剩半个月了,我就不去乡下了。”
“在北京城的胡同里再转转,看看还能不能找到一些老物件。”
“小五哥说,北京城胡同里的老物件差不多都被您搜罗完了。”
“这小子简直是胡说八道,皇城根下的小巷子里宝贝多得很。“
”我一个人怎么可能全搜罗完。“
”我在小巷子里找到的老玩意儿恐怕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虽说他在收集旧物这一行比韩春明那小子多干了几年。
在小巷子里确实也找到了一些不错的老玩意儿。
但要说他已经把京城小巷子里的所有宝贝都找遍了。
这话肯定是不对的。
小巷子里藏着的宝贝太多了。
干这一行也讲求个缘分。
能够让他找到的都是和他有缘的老玩意儿。
那些和他无缘的老玩意儿。
至今还藏在小巷子里,像蒙尘的明珠。
偌大的京城,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并不是每个人都不懂货色的价值。
他也曾遇到过不少人,他们手里有好东西却不肯卖。
无缘的加上有缘无分的。
小巷子里的老玩意儿还有很多。
关键看最终谁能和这些老玩意儿有缘。
“时间不早了,师父,我先回去了。”
“等我从乡下回来,再来看您。”
杨金硕看了一眼时间,现在已经晚上十点多钟了。
“回去吧,慢点儿啊。”
“师父,那我走了。”
告别了师父之后。
杨金硕骑上了自行车,离开了胭脂胡同。
“哎,这么冷的天气,谁躺在这里?”
“哎呀,这不是片儿爷吗?”
“浑身酒气,喝了多少啊。”
“片儿爷,醒醒,别睡在这里,这里又不是你家,回家睡觉去。”
“片儿爷,片儿爷。”
片儿爷翻了个身,嘟囔道:
“喝酒,倒满!”
“都醉成这样了,还想喝酒?”
“来,我送你回家。”
杨金硕发现一个人躺在巷子口。
走近一看,原来是片儿爷。
这位老爷子喝多了。
估计是在回家的路上摔倒在这里。
然后就直接躺下了。
这么冷的天气,棉袄也脱掉了。
如果在这里躺一晚上,非冻死不可。
这时候,巷子里的人基本都已经休息了。
所以没人发现这位老爷子喝醉了躺在这里。
幸好他从师父那里回来得比较晚。
要不然明天整个胡同的人都得来帮忙料理后事。
他把老爷子从冰冷的地面上扶起来。
捡起一旁的棉衣给他穿上。
然后扶着片儿爷往他家走去。
“小硕,是你啊。”
片儿爷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
“片儿爷,你怎么喝了这么多?”
“呕……心情烦躁。”
“到家了,片儿爷,你的钥匙呢?”
“在兜里。”
“来,慢慢来。”
杨金硕从片儿爷的口袋里掏出钥匙,把他扶进了屋子。
刚躺下没多久,这位老爷子就开始打起了呼噜。
给片儿爷盖好被子后,杨金硕又生起了火炉。
然后才离开片儿爷家,回到小巷口骑上自行车回家。
在前门楼子的几位爷辈的人物中。
片儿爷的名声和威望不如他的师父、关老爷子、牛爷等人。
可以说是爷辈人物中名声最差的一位。
因为片儿爷挥霍家产。
把自己的祖传财产都给卖了。
那位买下了买片儿爷祖产的人。
正是杨金硕未来岳母徐慧珍。
...
“小五哥,在吗?还没休息?”
回到院子里,杨金硕看到韩春明家还亮着灯。
站在门口望了一眼,发现韩春明正在围着火炉烤着吃红薯。
“回来了呀,小硕。”
“又去胭脂胡同了吧?你师父回来了?”
“对,今天刚回来的。”
“今天我师父还提起了你师父,说你师父很久没来找他喝酒了。”
“你师父这回下乡又淘到了什么宝贝?”
“师父不让我说,要保密。”
“小五哥,你就别问了,想知道的话,你还是直接问师父吧。”
杨金硕从火炉边拿了块烤红薯,剥开来,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他不是不想告诉韩春明师父淘到了什么宝贝。
而是师父真的不让透露。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