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明走后,杨金硕开始做早饭。
吃过早饭后,他去隔壁胡同叫上徐静平。
两人一起去学校上学。
他又在随身种植空间神游了一天,摸了一天的鱼。
“这么冷的天气,特别适合吃火锅。”
“徐静平,一会儿到我家吃鱼火锅吧。”
“好啊。”
“那我先回去准备,你做完作业后来我家。”
“行。”
“那你半小时后过来吧,我在家等你。”
回到家中,杨金硕从随身种植空间的鱼塘里捞起一条大约四五斤重的鱼。
熟练地开始处理。
切好鱼片处理完毕后,他将铁锅放在炉子上。
开始调配锅底和蘸料,等锅底烧开,就可以下鱼片涮了。
“哇,真香啊,二姐夫,不介意我和我二姐一起过来蹭饭吧?”
“当然不介意,自己去拿碗筷。”
“嘻嘻……谢谢二姐夫。”
徐静天笑着去橱柜里拿了两副碗筷。
得知二姐要来二姐夫家吃火锅,她便跟着二姐一起过来了。
“可以吃了,徐静平,静天,尝尝看我做的鱼火锅味道怎么样?”
“好吃,真是太好吃了,二姐夫,你的厨艺比前门大食堂的大厨还要强。”
“好吃是真的好吃,就是有点麻有点辣。”
“我做的是麻辣口味的,回头给你做个不辣的,酸汤口味。”
杨金硕从锅里捞了几片煮熟的鱼片,在调料碗里滚了一圈。
然后开心地吃了起来。
在切鱼时,他已经细心地把所有的鱼刺都清理干净了。
所以不用担心吃到刺卡住喉咙的问题。
他在随身携带的种植空间里养的鱼,肉质尤其鲜嫩。
再加上他的厨艺还算可以,让这顿饭的效果超出了预期。
“哟,开始吃了?”
“小五哥,你回来了啊?还没吃吧,一块儿来点儿?”
“还没呢。”
“我去帮你拿碗筷。”
“不用了,我自己来就好。”
刚一进院子,韩春明就被一股诱人的香味吸引。
不由自主地走向了杨金硕的家。
他放下手里的东西,自己去橱柜拿了碗筷。
幸好杨金硕准备的鱼分量足够。
而且还准备了其他食材,完全够四个人享用。
“小五哥,你今天不是说要带着小杏姐出去玩吗?”
“还有时间去逛街淘宝?”
“小杏已经回老家了。”
“中午是我送她上的车,下午我就去了琉璃厂那边转了转。”
“小硕,你看我这小玩意儿怎么样?”
“挺不错的,是好东西。”
杨金硕拿起韩春明放在桌子上的物品细细端详。
那是一个珐琅彩鼻烟壶。
壶身上画的是一个西方美人。
如果他没看错,这应该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东西。
确实是难得的好东西,鼻烟壶中的珍品。
“琉璃厂那边的好东西太多了,可惜我没那么多钱买。”
“最后就买了这个鼻烟壶。”
琉璃厂的公家店里,确实有不少好东西。
一些清朝宫廷的官窑瓷器明码标价出售。
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这些物品确实都是货真价实的。
可惜他买不起太多。
每次看到这些宝贝,韩春明总是恨自己的钱包太瘪。
要不然真想把整条街上所有的东西都买下来。
最后挑选了很久,才决定买下了这个鼻烟壶。
“味道不错,很好吃。”
“对了小硕,今天下午我师父去胭脂胡同找你师父喝酒去了,是我送他过去的。”
“关大爷去胭脂胡同找我师父了?”
“他们俩不会吵起来吧?”
“不会的,两位老人家聊得很开心。”
送走了孟小杏,韩春明又把他的师父送到了胭脂胡同的老侯家里。
他的师父带了一瓶一直舍不得打开的茅台酒,要去找老侯喝酒。
他在老侯家坐了一会儿才离开。
在他走之前,两位老人聊得非常开心。
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至于他离开后两位老人是否会吵架,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
他的师父是有自知之明的。
以他师父那种整天嗜酒如命的身体状况。
肯定打不过整天背着破麻袋走街串巷的老侯。
而且他的师父年纪还比老侯大很多。
在这种明显处于下风的情况下。
他的师父肯定不会动手,最多也就是动动嘴皮子而已。
“小硕,昨晚在你师父那里喝酒。”
“听你师父的意思,你好像还有些顶级的收藏品没有拿出来。”
“拿出来让兄弟我也开开眼界?”
“哪里有什么顶级收藏品,我买来的东西都挂在这屋子里了。”
“你也看到了,都是一些近现代画家的作品。”
“不对啊,当时我说要用我的收藏品换你师父手里的珐琅彩小碗时。”
“你师父看不上我的收藏品。”
“说我的那些东西,比不上你手里的一样东西。”
“当时你和我师父都喝醉了,醉话你也信吗?”
“信,别藏着掖着了,拿出来让我长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