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州带着仅剩的两百士兵来到楚军大营准备抢夺些粮食,可当他们前往此处时,却发现空无一人,众人又只好继续向楚国城池靠近。
寻至日落时分,众人已精疲力竭。找到的楚军大营不是有万人,就是紧扎在城池周边,丝毫没有动手的机会。无奈,聚州只好带着这两百人空手而归。
回到城中,一看守粮仓的士兵来报:“大将军,城中百姓自发将他们的余粮拿出赠与我们。”
众人喜出望外,好歹今夜不用饿肚子了。
“有多少?”张勇问。
士兵回答:“回上将军,仅够今夜。”
“那岂不是城中百姓就没了粮草了?”聚州问他。
“这,小人就不知了。”士兵说。
“行吧,奔波一天了,先让将士们把今夜度过再说吧。”聚州无奈,只能让将士们先填填肚子。
事情转机出现在第二日。一个士兵在城楼上放哨,突然看见远处有黑影靠近,等到黑影走近,才发现竟是楚军,于是这个小兵急忙呼喊楚军来袭。
很快,聚州赶到城楼上。可令他疑惑的是,这支楚军并没有多少人马,也没有多少士兵拿有武器,而是推着几十辆独轮车停靠在那。
“城楼上可是凌空大将军,我奉楚王之命前来为你军送粮。”楚将走上前对着聚州喊道。
送粮?聚州一脸疑惑,楚军为什么会给自己送粮。
“你想诱骗我为你开城门可是?”聚州反问。
“楚王和你父亲乃是至交好友,最近听说你来到此地,并占据了一座城池,且近日没有了粮草,于是楚王便吩咐我为你送些粮草来,还邀请你前去国都好让楚王一睹好友之子真容。”楚将解释说。
“我父亲可没说过他有一个至交好友,你让我怎么相信你?”聚州明显不愿相信他的鬼话。
“大将军自幼失窃,怎会知道楚王和你父亲是好友一事呢?”楚将见聚州无动于衷,又只好继续说,“如大将军不相信,你可先将这几十石粮食运回城中,好解城中燃眉之急。”
“你们怎么知道我们没有粮食了?”聚州越来越怀疑,想着又是敌军耍的什么花招。
“大将军还曾记得从你军中逃跑的二百士兵否?这二百士兵从你军中逃出,逃至了楚军阵前投降,将大将军城内所有知道的事情如实告诉了我们,包括军中无粮一事。”楚将仍在解释。
“那为何你们楚王又知我是欧阳盛之子。”聚州还是不相信。
“楚王从你那二百逃兵口中得知。楚王得知楚地有一人占据了城池还自称欧阳盛之子后,便想当面与欧阳盛之子畅谈一番,好睹个真假。
“我一大活人站在这,难不成还有假?回去告诉你家楚王,我不知父亲有至交好友,想要见我一面就算了。你等将粮草留下,快快回去。”
聚州无心再跟他废话,指挥城墙上的弓箭手就要放箭。
楚将见状,连忙阻止:“大将军如果不相信,明日还会有一批粮草送来,足足够大将军一千余人食用半年之久,到时大将军便知楚王一片真心。”说完,楚将命令将粮草车留下,自己只带着几十号人回去了。
“大将军,我已命人探查过了,其余三处城门外和林中并无楚军埋伏。”张勇来到聚州身前,汇报说。
“不用了,楚军已经走了,他们确实是来给我们送粮的。”聚州指了指正在远去的楚军。
“送粮?楚军为何要给我们送粮?”这下轮到张勇疑惑了。
“待会儿再为你解释,先派人将城外粮食运回城中。”
随后,杨纳和朱克盟也听到了这个消息,急匆匆来到城楼上。
“楚军说,明日还会有几千石粮食送来,足足够千人吃半年。”聚州说道。
“几千石!?这是好事啊,说明楚王看出我们的厉害了,来给我们送粮食来了。”朱克盟高兴起来。
“难道你们不怀疑楚王是有什么计策吗?”聚州说。
“大将军不是说了楚王和你父亲是至交好友吗,好友儿子有困难,当叔叔的是应该帮助帮助才是。”杨纳也觉得以欧阳盛之子的身份,能让楚王提供帮助也没有多大问题。
“大将军不必多虑,等明日千石粮食送来,便知真假。”张勇听完聚州的解释,也是没有怀疑。
见他们都相信楚王能送来粮食,自己也没再说些什么,能有粮食解决目前的燃眉之急,也再好不过了。
聚州回到自家院前,将真龙叫了出来,问它:“欧阳盛是不是有一个好友是现在的楚王。”
“是有此事,当年你失窃,楚王还曾寻找过你。”真龙回答。
“看来是真的了。”居然真龙都这么说了,看来还真有这件事,这下聚州相信楚将说的话了。
果不其然,到了第二日中午,昨日那个楚将带着几千石粮食停在了城外。
“如何大将军?小将没有骗你吧。”楚军上前作拱手礼。
“看来是我错怪你了。”聚州在城楼上回应。
“那么将军先将这几千石粮食退回城中吧!”楚将说。
“且慢,你命令将士将粮食推至城门处,你们便可回去了。”聚州见楚军推起粮车,害怕有诈,阻止了他们。
“那大将军对于楚王一事思考的如何了?”楚将见聚州要赶他们走了,赶紧问他。
“见楚王一事,待我将城中安顿好了,过几日我自会前往。”聚州经过一夜的思考,最终决定还是去一趟。
“好,这可是大将军你说的,我这就回去告诉楚王。”楚将见聚州答应了,命令士兵将粮车推至城门后,就带着士兵离开了。
看见几千石粮食陆陆续续运回粮仓,聚州喜悦之情难以言表,为粮草担心一事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了。
几人见这么多粮食送来,也是异常的兴奋。
“征战这么久,终于可以好好吃上一顿了。”张勇高兴地说。
“看来荆州新王也不是只懂征战沙场之辈。”杨纳对楚王有了一丝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