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 4 章

第4章她重生到了十七岁

顾清溪是被窗外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吵醒的。

她心里有些恍惚,这种鸟叫声很熟悉,就像她年轻没嫁人那时候。当时她住在北屋的西耳房,那耳房已经靠近篱笆院墙了,院墙外就是枣树,早上的时候总有麻雀在那里叫得欢腾,有时候头天学了太久两眼发涩,早上就想多睡会儿,却根本睡不着。

不过顾清溪清楚地记得,她现在在萧胜天家的别墅里。

他家院墙外面竟然也有这种野麻雀?

顾清溪缓慢地睁开眼,看到的却是芦苇席子屋顶,还有木头椽子房梁。

她愣了下,之后猛地坐起来,望着屋顶。

芦苇席子屋顶是有一些年代的,已经开始发黑了,几根木头椽子之下横着一根大梁,大梁上还贴了那早已经褪去了颜色的红纸,上面隐约可以辨认是繁体的“乔迁之喜”。

顾清溪的心骤然缩起。

怎么可能忘记,这是她没嫁人当姑娘时的房子该有的,但是那个房子,在后来零几年的时候已经倒塌了,她回去的时候院子里都满是荒草了,怎么可能还在?

她屏住呼吸,缓慢而艰难地将视线往下移动,于是她看到了那褪色的绿漆窗棂,自己往常用惯的自制木头书桌,还有炕头摆着的一些简单洗漱用品。

洗漱用品旁,还有一个暖壶,竹笢编制成的外壳,里面是白亮亮的内胆,那是早已经消失在社会变革中的日用品,也是曾经顾清溪无比熟悉的。

顾清溪心里浮现出一个念头,但是又不敢相信,她身体几乎颤抖,缓慢地低下头。

她看到身上盖着的是老蓝布条纹背面的被子,这种花色是蓼蓝染色,也早已经消失在市场上了。

她还看到了自己的身体,穿着的是一件的确良自制胸罩,而胸罩之外,自己的皮肤雪白鲜嫩,那分明是年轻时候的自己才有的。

顾清溪慌忙下了炕,也顾不上趿拉鞋子,就拿起来镜子看自己的脸。

一把陈旧的塑料小镜子,她看到了那张脸。

年轻娇嫩,清灵秀美,眼睛里尤自蒙着一层雾气,像春天里树上抽出的第一枝嫩芽。

顾清溪颤抖着手去抚摸自己的脸,眼泪缓缓地从眼中溢出,她怎么可能不记得,这是年轻时候的自己。

那个时候的顾清溪还不是年近四十的小学顾老师,还不是那个丧夫寡妇孤苦的中年女人,她还年轻,年轻得走在路上不知道多少人回头看,年轻得所有见过她的人都觉得这姑娘以后不一般。

顾清溪默默地看了自己的脸好久,之后又慌忙去查了各处,甚至翻了自己的书架。

那书架是她爹亲手砍伐了家旁边的柳树做的,家里穷,连买涂料的钱都没有,不过她爹舍得下功夫,打磨下了大功夫,木质光滑柔亮,摸起来没有任何的毛糙。

往日用惯了的老物件带来熟悉而陌生的触感,这让顾清溪越发肯定了自己的念头。

她重生了,回到了自己年轻没嫁人的时候。

顾清溪拿起书桌上的课本翻开来看,是她高二时候用的课本,上面有一些已经有了勾勾画画的痕迹,她根据那些痕迹大致推断,现在的时间是她高二那年的冬天。

她很快又翻开了日记本,她有每天记日记的习惯,根据日记最后的日期,她确定了自己刚才的推断,现在是三月份。

顾清溪看着自己最后一篇日记,熟悉的娟秀小字,上面写着少女时期的心事。

“今天去打水的时候,遇到了孙跃进,他排我前面,已经打到水了,他说他喝不了那么多,分给我一半,我不要,他偏给我。”

“孙跃进说我们都是同学,应该互相帮助,他是一个好同学。”

顾清溪看着这些字,险些哭出来。

青春年少时的心事,羞涩而沉闷的自己小心翼翼地藏着,哪怕是在日记里,都写得如此隐晦,并不敢细说,最后甚至还要特意画蛇添足地强调,说那是好同学应该互相帮助。

其实只有顾清溪自己知道,那滞缓隐晦的笔迹中,藏着多少心事和期待。

她也清楚地记得,那一天很冷,热水房的热水停止供应了,住校的学生只能就着凉水吃干粮,后来终于来水了,大家都疯扑过来排队。

当时热水房外地上结着冰,冷风像刀子刮人脸,不少同学为了那口热水在风中直哆嗦。

如果不是孙跃进给自己分了热水,她还会继续等下去,等到天黑冻僵了也未必能排队到。

顾清溪捧着那日记,细细地看,看了很久后,她撕掉了那一页日记。

曾经孙跃进是被她放在心中最隐秘角落的蜜糖,夜晚里想起来便有一粒糖缓缓地在心尖化开,于是她心里都是甜蜜满足。

但是后来,她名落孙山,他们之间仿佛也没什么,甚至自己写给孙跃进的那封信,他也再也没有回。

她再次见到孙跃进是半年后,他们上大学放寒假回来,孙跃进已经和她的堂姐顾秀云谈对象了,两个人好得跟什么似的。

那时候孙跃进还特意跑过来自己村子里玩儿,大伯一家子欢天喜地,见人就说他们闺女正在和这个大学生谈对象,说都在首都上学,隔壁学校,以后毕业了都在大城市里吃商品粮。

因为是自己大伯家,顾清溪自然也见到了,见到的时候彼此都淡淡的,就像不认识,她甚至给他递了一把瓜子,他还笑着说谢谢。

别人问你们应该也是同学吧,孙跃进说是,一个班里的,都是同学。

那个时候的顾清溪倒不至于被那句“同学”伤了,事实上名落孙山的时候她就已经失去了所有她能追求的美好,况且她已经准备嫁人了。

她只是看透了。

半壶热水,她会还给他,这辈子,少女的情怀早已经化为了一缕烟消失在岁月中,曾经为那隐秘的暗恋写下的字字句句也已经变成了看透世情的现实。

顾清溪撕掉了那页日记,也为自己抹去了十七岁时的心动。

之后她走出屋门。

这个时候是天已经亮了,院子里蒙着一层冬日的潮气,她爹正蹲在鸡窝旁边的篱笆处,好像在用草绳子和木头修缮篱笆。

东屋是灶房,里面冒出烟,风箱被拉得很响,应该是她娘在做饭。

她家穷,没垒院墙,篱笆挡不住视线,透过那斑驳陆离地伸展向天空的冬日枯枝,可以看到东边村里的田地,那是盖了一层薄雪的麦子,灰蒙蒙的,苍凉而萧条。

这就是八十年代北方农村的冬天。

这是一首落在冬日里的诗,是一幅铺展在岁月里的画,是顾清溪午夜梦回时的片段。

她屏住呼吸,几乎不敢说话,生怕惊动了这幅画,惊散了眼前的雾气,一切就真得变成了梦。

不过她爹终于起身回过头来。

这个时候的爹才四十岁出头,正是后来顾清溪自己差不多要活到的年纪。

“清溪,醒了啊?怎么不多睡会?”顾保运看到女儿,搓了搓发冷的手,咧嘴笑着这么问。

顾清溪看着眼前的爹。

她嫁出去没几年她爹就死了,当时死得匆忙,连个照片都没留下,以至于后来她们几个孩子找人家画师凭着他们的描说画了一幅遗像,却根本不像。

再之后那么多年,爹的样子在她心里也模糊起来了,总觉得或许也就是那画像的样子吧,也或许根本不是。

现在,看到四十多岁的爹,她一下子清晰明确起来,这就是爹。

“这是怎么了?清溪你没事吧?”顾保运在晨曦之中,看到女儿眼里反射出晶莹的光,仿佛是眼泪,他有些手足无措了:“这孩子怎么了?”

说话间,顾清溪的娘廖金月从灶房里钻出来:“怎么了?清溪起来了啊?”

顾清溪怔怔地看向娘,娘是爹走了没多久就走的,她老人家走的时候,顾清溪还没上当小学老师,以至于后来她一直觉得,也许自己早点当上小学老师,娘就不会走那么早了。

如今看着这个活着的娘,看着她的眉眼,熟悉得恨不得扑过去抱住。

这是她怎么想也想不回来的亲娘,是把她带到这个世上的人,也是和她有着最初脐带牵连的人。

“清溪,这到底怎么了?”廖金月生了两女一儿,不过最疼这个小闺女,小闺女也争气,学习好,这更让她觉得清溪值得疼。

顾清溪压抑下心里的澎湃,自己的经历太过奇特,自然是不能和爹娘说,怕吓到他们。

再说,那十年刚过去没多久,大家现在日子都过得战战兢兢,也怕那些鬼神说,怕扯上关系遭殃,这种事自然是谁也不能提,只能埋在心里。

当下低头抹了抹眼泪,之后笑了,不好意思地说:“别提了,娘,我做了一个噩梦,梦到我醒来,咱家就剩我一个人了,你们都不见了。”

这是编瞎话,但也是事实,二十年后,她回到这个曾经冒着炊烟的家,已经荒草半人高了。

顾保运是男人,心思糙,听女儿这么说,也就放心了,又过去摆弄他的篱笆,顺便把鸡窝里的鸡放出来。

一窝鸡出了鸡窝,顿时院子里响起咕咕的声音。

廖金月探头看了看大门口,见没人影,便把顾清溪拉到了灶房口,压低了声音说:“清溪,我今天煮了五个鸡蛋,这个有营养,能补脑子,你快点吃一个,晚上去学校,带上另外四个,别让你嫂看到,不然她又不痛快了,你趁热快吃。”

说着,就往顾清溪怀里塞。

顾清溪握着那鸡蛋,热烫的鸡蛋,这是娘一早偷偷躲着嫂子煮好的,她认为给自己补了自己能学习好。

年少时的顾清溪不懂事,也就享受了母亲这份私底下的宠爱,但是后来经过许多事的顾清溪却再也无法安然地吃下那口鸡蛋了。

不过她没说什么,只是让娘先收起来,热好了,等下吃。

说话间哥哥嫂子那边进门了,大冬天的,两个人冻得鼻子尖都是红的,开口说话周围弥漫着白气。

“清溪起来了,怎么没读书?”她哥顾建国笑着说。

嫂子陈云霞倒是没说什么,径自将铁锤子铁凿子扔在一边去了。

现在这天儿上着冻,地里没什么农活,两个人一大早去河里打鱼,看那样子没逮到什么。

“没,也不着急这一会儿功夫。”顾清溪笑着说了声,钻进了灶房,帮着她娘一起收拾,一家子准备吃饭了。

冬天有一个最不好,灶房距离堂屋远,从灶房里把饭碗端过去堂屋,一路上白气散得快,没怎么吃就凉了。

顾清溪便让她娘廖金月端着干粮篦子:“娘,我把这粥装铁盆里端过去,你先把这个端过去吧。”

廖金月没多想:“成。”

顾清溪将那热腾腾的棒子面粥从大铁锅里盛出来在铁盆里,用木头盖盖好了,之后又拿来一个厚实笼布,将那五个鸡蛋包起来,一口气都拿过去。

到了堂屋,她笑着说:“哥,嫂,别管咱逮没逮到鱼,今早上都辛苦了,咱娘说咱这一家子今天开开荤,煮了五个鸡蛋,一人一个,快趁热吃吧。”

说着,打开那笼布,于是五个白胖的鸡蛋便逐个从笼布里滚到了带着斑驳红油漆的老旧木饭桌上。

其中一个,调皮地滚到了边缘,幸好被饭碗挡住了。

顾建国愣了下,陈云霞看着那鸡蛋不吭声,顾保运糙人没多想,唯独廖金月,那脸色瞬间变了。

她辛辛苦苦私底下攒这五个鸡蛋,是想让闺女补营养,闺女怎么竟然都抖擞出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