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贺礼

诸葛亮的书舍,距离其之寝舍不过三十多步,此地环境显得很是幽静清凉。

深夏夜间,四处寂静,也仅剩稀稀落落的夏蝉唱鸣。

嘎吱一声,书舍房门打开,一股墨香味,迎面而来。

诸葛亮手持灯火迈了进去,能见舍内空间很大,摆满了密密麻麻的书籍,多以竹简为主,另有少量,以当下为安夷改进造纸术传开后,已经开始慢慢兴起的线状摘抄本。

诸葛亮小心护着灯火,将之放在案几上,然后望向案几前侧放着的木箱。

其实,书舍内的绝大部分书册,都是那个见过一面,一直与之有信件来往的友人刘釜相赠。

书籍资以高昂,但凭诸葛亮现在的经济条件,可是难以购买。而为士人而言,书籍更是生命中,最为宝贵之财富。

诸葛亮没有打开箱子,而是返回坐于案畔,手里拿着案几上的钥匙,望着前方的木箱,面带思衬。

他目中回忆起去岁正月时,刘釜于之秉烛相谈之情形。也是那一次,他完全的向一个相识不过数日之人,展现了个人抱负。

同样地,也是刘釜也向之道明了个人匡扶汉室、振兴大汉之志向。

其中,无不有看好其人,乐以资助,将来想邀之共辅大业之想法。

诸葛亮人虽有大志,但亦有自知之明。晓个人才能尽管出色,仍多寻师学艺,以充实个人。quya.org 熊猫小说网

二人皆心有灵犀,以为友人,未有强人所难,常以书信共勉,蜀地刘釜更为之多尊敬、请教、帮衬之意。

而诸葛亮也是乐于助之,但遇刘釜所问,倾尽才能,但有困惑者,以请教师友助之。

便于实践讨论间,其本人亦受益匪浅。

日久见人心。

一年半载,转眼即逝。

人常感念伯乐,但伯乐不常有!

刘釜于之相敬,于之危难相助,于之性情志向相志,以为挚友,以为伯乐尔。

此会是他之明主乎?

刘釜为汉之宗室,长沙定王之后。于近几岁来,大名传出蜀地,席卷天下。

当年初于乡地丰安时,以仁孝,德义才华,而远近闻名;葭萌关之战,其人爱兵如子,宽厚待人,至仁待士;至南中时,以为南中百姓安宁计,不顾艰难险阻,不惧益州牧之妒忌刁难而往;平南中之于乱时,刘釜结合实际,知人善任,非于短视,而以长视治之;便是当下传起,去岁冬末时,以为交州结好士氏,接纳流民,安顿百姓,今已迁移入蜀修养之部,亦为刘釜所遣……

二十多日前,袁曹白马之战打响,天子衣带诏同传往天下,为天子信任于诏之刘釜,为天子信任,忍辱负重亦是传遍士林。

加上刘釜早就向世人表露之匡汉之志,另有市井传颂,遂将之声望推向了新的高潮。

若非蜀地道路当下封闭,益州牧之于敌视,让往南中之路断绝,一时间不知会有多少豪杰,奔涌而至。即是如此,这段时间内,襄阳,南阳多地,亦见士子得晓交州之路通顺,尽管明白蜀道之难,亦不少投效者。

昔日仁义之刘备,以救徐州百姓,弄得不少士人投奔,也比不过此间!

便是白日,好友石韬和孟建,甚至于言之将来入蜀投效刘釜一事。

待问及诸葛亮时,其人未有直言,或有长思,但其实心中早有决断。

他为人重情重义,更是目标决心坚毅之辈。

加上每月都有来信,这种关心,便是一个铁人,也能感之真心。

但对于入蜀相辅,以成就大业的时间,诸葛亮一直未能下定决心。

便是月前,得见刘釜亲笔信,知南中已平,于民治等多方面多用其策,以行感激之言后,诸葛亮知晓南中正是缺人少人,急需帮衬之机,亦有意动入蜀,只是方与黄家昏事,遂只能缓之。

这次昏事确定,诸葛亮也知道自己,是时候做出决策之时了。

不过,一旦有了家庭,夫妻之间,相敬如宾,还需要未来的妻子同意才是。

望着闪烁的火光,诸葛亮的思绪也在跳动。

见夜已深沉,他调整好心态,有些好奇今次友人刘釜又会为之送上什么礼物?

待之用钥匙将之打开,发现上方是一书信。

下方却有书册,但绝非什么孤本。诸葛亮仔细一看,他识得刘釜字迹,即以见为刘釜亲笔所载。

一共十本,第一册以为《问政》,内中详细描述自高祖立国以来,大汉之于政治策谋。

诸葛亮看得非常仔细,只看了数页,便是《问政》一册,即让他感受到了刘釜于政略上的独特见解。由小见大,足可见之崇高野望,以及治世之才。

这样的人,若是以为君主,治理大汉天下,大汉或不于今日这般杂乱悲苦!

诸葛亮忽然冒出了这样一个想法,他不自觉的摇了摇头,将未开封的书信和《问政》放于岸上,陆续浅看其他。

后又有《农书》、《墨尚》、《归商》、《基建》、《诗说》等九册,涉及天文地理,即是农商诸事。

诸葛亮非常小心的翻阅,只看前端,便觉受益匪浅。

仿佛看到了某日某夜下,刘釜之于本人,坐于案几之畔,一边沉思,一边记述之场景。

内中之涉及,便是他见过最有才华之庞统,亦感之稍逊风骚。

而面对于世人,刘釜少彰显学识,不崇虚名,多以仁义行实事感化之。可见豁达、脚踏实地,而轻名声之人,这才是真正成事之辈!

诸葛亮同样很明白,此当为过去数年,乃至于十多年来,刘釜不断积累及记载之学识。

实际正是如此,常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刘釜喜好记录笔记,在通过族兄刘炤处,得晓诸葛亮与黄氏有结亲之意,心思感叹,故于一月前,南中初平时,即开始整理将数年之积攒,毫无保留送来,以作礼物。

当日他之大昏,诸葛亮赠之于《平南中策》,为之帮助颇多。今之于此,他便赠予十册。

但于诸葛亮看来,于之大昏之前,将之倾囊相送,不仅仅是信任和鼓励那般简单,是将他当做可以托付身家性命之人!

刘釜于之前番知遇之恩,何以为报?

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面色肃穆,双手小心的将之拿出,放于一侧小箱锁好。

此中之物,当以为今次最佳之礼,来日当以细读。

他不顾夜色之深,坐于灯火畔,打开了刘釜于之书信。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