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獠牙
洛阳。
太极殿的大火,一直烧了两日两夜,才彻底熄灭。
这座象征曹魏权威的宏伟建筑,存在的时间还不到十年,便成为了一片漆黑的废墟。
火势太过猛烈,以至于皇宫之中的其他建筑,也都未能幸免,几乎全部烧光。甚至宫墙外的一些民居和树木,也有所波及。
而洛阳城中的局势,也像这场大火之后的残骸一样,陷入混乱。
曹叡北狩,张合战死,洛阳城中各支军队群龙无首,不乱才是怪事。
一部分军队,以保护皇帝的名义,离开洛阳,向邺城进发,实则不过是为了躲避汉军的压顶之势。
一部分军队,因亲眼看到炸药的恐怖威力和太极殿的大火,彻底丧胆,主将丢下士兵,私自逃窜,队伍便直接散了,很多士兵都摇身一变,化作贼寇,三五成伙,在洛阳周边到处放火抢劫,然后遁入山中,当了山大王。
还有一部分军队,终于能够在陈泰等人的努力之下,重振旗鼓,勉强整合在一起,维持着洛阳城中的基本秩序。
但各部军队都有各自利益,并不完全服从陈泰的调遣,以至于城中各部还是各自为政,运行效率极低。
这也怪不得陈泰,他本人资历浅薄,并没有号令整个洛阳守军的权威。放眼如今曹魏的军队系统,唯有曹真、司马懿、曹休三位,才有这样的权威。
陈泰也顾不上和其他部队较劲,能听他的就听,不听他的,也不强求,只要不添乱就好。每日里亲自带人修补城墙,巡查城防,抓捕盗贼,维持基本治安,忙得四脚朝天。
然而,城墙坏了,可以修补,宫殿烧了,可以重建,可人心若是散了,想要再聚拢起来,那可就是千难万难。
从城中的贫民百姓,到各级士兵军官,再到陈泰自己,每个人心中都在问:
这大魏建国才几年,莫不是就要完蛋了?
紧接着,大将军曹真在河东被赵云击败的消息,传回洛阳。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消息传来,有几支驻扎在外围的军队直接就趁夜叛变离开,去寻汉军去了。
显然他们相信,这天命是又回到汉的身上了。
其他人怎么想,不知道。但陈泰的信心却是日渐消沉,他越来越觉得,这仗已经没法打了,只要赵云的军队再次逼近洛阳,魏军虽然看上去人数极多,但一定是如同惊弓之鸟,一触即溃。
就在这个人心惶惶的时候,司马懿超乎所有人预料,以惊人的速度,亲率十万荆州军,进驻洛阳。
洛阳守将们齐刷刷来到洛阳南门,迎接司马懿。
看到司马懿麾下十万大军列长队进入洛阳,军容整肃,旌旗如林,每个人心中都是松了一口气:
主心骨来了,洛阳有救了。
不用走任何的流程,甚至不用朝廷的诏令,洛阳所有军队的主将都自觉前来拜见司马懿,宣誓服从司马公的领导,誓死守卫洛阳。
其中还包括了曹真留在洛阳周边的一些嫡系部队。
“大将军现在哪里?”司马懿入洛之后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询问曹真的动向。
“数日前,大将军在河东被敌军赵云部击败,此时应该正率部向洛阳方向前进。”
“何日到达洛阳?”
“前线战况瞬息万变,据说赵云军紧咬不放,大将军且战且退,实在难以估计准确时间。”
“混账。”司马懿焦急万分,大骂道,“大将军有难,洛阳这么多兵马,为何不去接应?”
“冤枉啊司马公,我们也是刚刚得知的消息。”
“你们也是刚刚得知的消息?”司马懿眼神忽然一凛。
“千真万确,末将就是长了一万个脑袋,也不敢敢骗您啊。”
“所以说,邺城那边,还不知道大将军的事?”
“是的,末将这就派快马上报。”
“不必了。”司马懿抬手制止了这名偏将,“眼下非常时刻,驿传资源十分紧张,丝毫不能浪费。此事由我一并上报即可。”
那偏将领命退下。司马懿连洛阳城门都没有进,便当着众将的面,点了一万人马,由邓艾率领,前往函谷关,接应曹真败军入洛。
安顿完这件事,司马懿才徐徐入城。
而进城第一件事,便马不停蹄来到洛阳宫的废墟视察。
跪在太极殿的残骸面前,司马懿号啕痛哭,涕泪横流,如丧考妣。引得身后众将也都是声泪俱下,悲戚不已。
如今这个时刻,人心涣散,首要任务,莫过于团结人心。
而悲伤和愤恨,也是能够团结人心的强大力量,司马懿深知这一点。
所以他哭嚎地格外卖力,甚至几度差点昏厥在太极殿的石阶之下。
许久之后,司马懿的哭声停止,他气息微弱地对左右道:“你们先回去吧。我在这里再待一会儿。”
部将劝道:“天色已经不早,司马公年事已高,荷国之重,又一路行军辛苦,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吧。”
“不。”司马懿十分固执,“不用管我,我的身体我知道。我只是心中伤感,想在这里多待一会儿而已,误不了事的。至于你们担心我的身体,师儿留下照顾便可,其他人,各安其位,各司其职,退下吧。”
众将见司马懿固执己见,劝说不成,也就四散退去了。
离开之时,众将回望司马懿孤零零的背影,在太极殿高耸可怖的残骸面前,显得格外挺拔而悲壮。
而众将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在旁边已经没有他人的情况下,司马懿呆呆的看着太极殿的废墟,突然露出了一个皮笑肉不笑的神情来。
这个笑容,阴冷却又热烈,看上去相当的渗人。
此时此刻,司马懿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无人能够知晓。即便跟随在他身边的亲儿子司马师,也被蒙在鼓里。
……
当夜,司马懿彻夜都没有休息,一直在接见各种各样的人物,仿佛有无穷无尽的精力。
又以当仁不让的洛阳之主的姿态,给洛阳各军下达了数十道的军令。
不过一两日的功夫,司马懿就将洛阳的各支兵马安顿得齐齐整整,将城中各项事务梳理得井井有条。同时积极备战,准备防守即将来犯的诸葛亮和赵云的军队。
而暗地里,一道八百里加急的公文,已经快马加鞭,送往邺城朝廷。
在这份上书中,司马懿汇报了他领兵入洛,安定人心,拱卫皇都的事情,以及他所知道的其他各部战场情况和诸葛亮军的情况等等,全部都是事无巨细地如实叙述,不加任何修饰,也不隐瞒丝毫。
唯独说到曹真时,司马懿却说:
大将军兵败河东之后,一路沿河向洛阳撤退,暂不知其具体方位,臣已派部将邓艾率万人出函谷关接应,四下搜索,想来大将军吉人天相,定能全身而退。
利用遣词造句的微妙区别,司马懿巧妙地隐瞒了曹真即将撤回洛阳的消息。
仿佛曹真已经被打成了光杆司令,正在赵云的围追堵截之中一路潜逃呢。
司马懿很清楚,当这封上书抵达邺城的时候,曹叡和陈群等大臣经过计议,一定会下诏,命他总督司州各路兵马,保卫洛阳。
这个权力范围,自然也包括曹真的兵马。
即便曹真是宗室,官职高司马懿半个身位,在他丢城失地,下落不明的前提下,曹叡只要脑子没毛病,就一定不会再玩他们家这套权力制衡的把戏,非得让一个姓曹的来继续领导全军。
毕竟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保卫洛阳,其他一切都要让位。
他司马懿放弃整个荆州,回救洛阳,可不是为了给曹真当小弟来的。
司马懿抵达洛阳两日之后。
曹真败军两万余人,在赵云军的猛烈追击之下,如丧家之犬奔波数日,终于撤回了洛阳。
若不是得知司马懿大军已经坐镇洛阳,赵云性格持重不敢再追,曹真还真不一定能够逃出生天。
数日之间,曹真和司马懿两支军队以不同的姿态进入洛阳,前后对比,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带着浑身血污和一脸疲惫,曹真骑着浑身是伤的马儿,进入洛阳城。
往日满大街喧闹的百姓已经不见,到处都是残破的墙垣和警备的士兵。
遥遥望去,城中的地标建筑——那座巍峨的太极殿,已经不见了。
曹真打了一辈子仗,还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沮丧过。
此次战役之中,他的部队,承担着抵御赵云和拱卫洛阳两项不算很艰巨的任务,本应该十分轻松就可以完成,没想到却被赵云打得损兵折将灰头土脸,甚至于,竟连皇都洛阳也丢了。
皇帝北狩邺城,这是大魏国的耻辱,更是曹真个人的耻辱。
曹真心里明白,不管这场战争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他的政治生命,恐怕已经到头了。
不然,为何一向对自己尊敬有加的司马懿,此时都没有出城来迎接自己?
曹真不怪他,身处这样的高位之上,这是最基本的政治嗅觉。
但身为宗室重臣,曹真是真把大魏王朝当成自己的事业,甘愿为之抛头颅洒热血。
即便他啥也不是了,他也绝对不会摆烂,而是要重振旗鼓,将功折罪,同司马懿一道,守住洛阳,挽回局面。
一路前往司马懿中军大帐的路上,曹真心中已经决定,此番见面,他愿奉司马懿为首,听其拆迁。
他很清楚,如今的局面,危如累卵,只有全军统一号令,方有获胜希望。
不为了他个人的荣辱颜面,而是以大局为重,一心只为了大魏江山。
恍惚间,部将过来提醒,已经到了。
曹真望去,见司马懿一身戎装铠甲,正带领麾下众将,徐邈,费曜,夏侯霸,陈泰等人,按照官职高低,等候在大帐之外,列队迎接。
“恭迎大将军!”
司马懿恭恭敬敬地以十分谦卑的低姿态,率领众将向曹真行了礼,接着将曹真迎入大帐之中,奉曹真坐了主座,自己则陪侍在旁。
司马懿赔笑道:“大将军,今日实在是军务繁忙,抽不开身,有失远迎,还望见谅。伱能安全回来,真是太好了。”
“哪里的话,若不是仲达派兵接应,我这颗脑袋,可能早就被赵云砍了去了。仲达救命之恩,曹真感激不尽啊。”
司马懿道:“不提这些了,大将军回来就好。你回来了,全军也就有了主心骨了,洛阳也一定能守住了。”
曹真望向在座众将,大部分都是司马懿的嫡系,少数几个心向自己的将军,也都是损兵折将,难成气候。
于是叹气道:“洛阳被敌人攻破,我曹真当负主要责任,如今我已经是国家的罪人,怎么能再担当此重任呢?还望司马公不要推托,当仁不让,为国家扛起这个重担啊。我曹真虽不才,愿凭这一腔热血,唯司马公以驱使。”
“大将军真是折煞我也。”司马懿大惊失色,急忙起身下拜。
曹真知道司马懿的意思,他是外姓,自己是宗室。以外姓而凌驾于宗室之上,在曹魏政权之中,是某种僭越。
即便是年纪轻轻的夏侯霸,司马懿也对其十分客气,绝不似对其他将领一般严厉,更何况曹真本就官职高他半头。
在曹魏军中,尤其是曹丕称帝之后,宗室就是天龙人,是高人一等的,即便犯下天大的过错,也不会太过追究。
尤其是如今国土沦丧,宗室人才却日渐凋零的情况之下,曹叡的不安全感与日俱增,是绝不可能弃曹真不用的。
“仲达不必如此。”曹真面带惭愧道,“我知道你的心思。这样吧,我愿意带本部兵马出镇函谷关,以抵御赵云部。洛阳的军务,还是有劳仲达多多费心。”
“那就听大将军的安排。”司马懿拱手道。
曹真点头称是,临走之前,又对司马懿道:“犬子曹爽自弘农被破之后,一直下落不明,我十分忧虑,如果仲达得知其下落,还望尽快告知。”
“大将军放心,我一定记挂心上。”司马懿道。
等曹真离开之后,司马懿却是刻意将案头一份公文抽了出来,将之打开。
这赫然是一份审讯的口供,而当事人,正是曹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