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黯然撤离3

政改之争与怡和“真面目”“在百慕大首都哈密尔顿的怡和洋行漂亮的殖民地式大厦内,到这家国际大公司总部去的人首先看到的是两幅风景画。一幅是色调好看的以天空为背景的哈密尔顿的轮廓,另一幅同样生动地描绘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从这里可以看出香港和百慕大之间的关系:两个相隔遥远的联合王国领地通过国际经贸渐渐靠近了。”

香港《南华早报》1991年12月18日刊登的一篇名为“在极其干净的百慕大寻求安全”的文章这样写道。

就在怡和迁册百慕大以及其旗下各公司开始加大海外投资的同时,怡和在香港则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风波和纷争:1987年掀起发行B股风波,1990年制造回购自身股份事件,1991年要求上市豁免……

1992年彭定康(ChrisPatten)走马上任掀起的政制改革,怡和更是主动或被动参与其中,成为舆论关注和人们争议的焦点。

事实上,港督卫奕信的离任已经预示着中英关系新变化的开始。1991年12月31日,英国政府突然宣布卫奕信将会在1992年中退休后离任。qula.org 苹果小说网

“卫奕信被换掉不仅仅因为新机场事件,怡和等财团状告卫奕信,说他对中国太软,让步太多。其实卫奕信是‘中国通’、外交官,真正了解中国的,知道硬来不行,但这些人就不满意了。卫奕信走时很不愉快,他本来准备一直延续到九七回归的。”多年以后,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原主任鲁平回忆道。鲁平口述,钱亦蕉整理:鲁平口述香港回归,三联书店,香港,2009年。

卫奕信的“软弱”,使英国国内的一些强硬派深感不满,怡和等在港英商更认为卫奕信出卖了香港利益。在这种背景下,1992年7月9日,英国保守党前主席彭定康作为最后一任港督走马上任。

彭定康一上任,就大幅度地修正英国对香港的政策。10月7日,彭定康在立法局上发表上任以来首份施政报告,并在未和中方讨论的情况下,单方面提出重大政制改革。当中最具争议性的地方,是有关1995年立法局选举的安排。按照彭定康的提议,1995年的立法局议席将会取消9个功能组别的委任议席及10个选举委员会的议席。为了填补这些议席,彭定康建议将香港的绝大多数工作人口划分为九大行业,使每个行业均可以一人一票的方式,选出各功能组别的代表。另外,彭氏又建议由直接选举产生的区议会组成选举委员会,并由他们选出原属选举委员会推举的10个议席。

对此,中国政府随即发表声明,中方不会接纳彭定康的政改方案。如果政制改革建议不与《基本法》衔接,1997年后的特区政府将会别无选择地“另起炉灶,重新来过”。

中英两国围绕香港政制发展方向的分歧,很快就演变成新一轮公开而严重的较量。

10月22日,彭定康访问北京,希望游说北京接受政改方案,但结果可想而知。双方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彭定康事后说自己在北京受到轻慢冷落的例子不胜枚举。彭定康著,蔡维先、杜默译:东方与西方:彭定康治港经验,时报文化出版公司,台北,1998,96~98页。有备而来又作风强硬的彭定康,更让港澳办主任鲁平愤怒不已,他严厉地批评彭定康的政改方案是“三违反”——违反《中英联合声明》、违反《基本法》及违反中英两国过往的外交协议和谅解备忘录。“他这样做,实际上是蓄意在破坏这个谈判,是对香港采取了极不负责任的态度,根本不考虑香港的利益。”

对于不断紧张的中、英两国关系,怡和自然而然地站在了港英政府一边,况且强硬而亲民的彭定康,也符合一向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路线的怡和的口味,因此怡和集团作为在港英商的代表成为港英政府的坚强后盾。

11月14日,中国政府公开发表声明,表示绝对不会接受港英政府单方面提出的所谓政改方案,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在会见英国首相梅杰(JohnMajor)时也明确表示,彭定康的政改方案有可能影响中英两国的经济合作。

1992年11月,港英政府对九号货柜码头招标。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系采取协议招标的方式而不是公开招标,即不以价高为中标唯一标准,而看竞投者的综合条件。结果,综合条件甚佳的李嘉诚旗下的国际货柜码头公司败北。港府将九号货柜码头批给了以怡和为主的财团兴建经营。由于港府放弃传统公开招标的做法,改以私人协议方式批出合约,令社会怀疑港府与英资财团之间有“利益输送”。

月底,中英联络小组中方首席代表指出,九号货柜码头合约有违两国的联合声明。中国政府明确表示港英政府所签订或批出的合同、契约和协议,有效期只能到1997年6月30日,中方绝对不会承认英方单方面签署而跨越“九七”的任何合约。

对于彭定康在政改问题上的“一意孤行”,怡和“在伦敦和香港,幕前和幕后大卖其力”,12月17日,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发表题为《请看一家英资财团的真面目》的评论文章,对怡和进行了不点名的猛烈抨击:

“香港有一家老牌英资财团,靠贩卖鸦片起家,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一个以香港为基地的大型跨国洋行。它的业务尽管遍及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三分之二的利润来自香港和中国内地的业务,这家公司经理曾得意扬扬地说:每个香港人每天都在向他付钱。

“按理说,这个大财团应对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并珍惜同中国内地的互利联系。但它自从香港进入政权交接的过渡时期以来的一连串表演,却并非如此。1984年,它成为香港公司迁册海外的带头羊,1987年掀起发行B股风波,1990年制造回购自身股事件,1991年又要求上市豁免,虽然每次受到香港社会的普遍指责,但它依然我行我素。它不但在谋取特权、损人利己方面表演得淋漓尽致,而且在政治上为敌视中国、破坏香港平稳过渡的势力帮忙帮闲,唯恐天下不乱。在港督彭定康上任前、上任后推销政改方案的过程中,它更在伦敦和香港,幕前和幕后大卖其力,用心可谓良苦。”

彭定康认为政改方案没有任何不对,并坚持在1993年将之刊登宪报(展开正式的立法程序),然后提交立法局审议。

“1994年6月,彭定康的政改方案在香港立法局通过。彭定康要通过他的政改方案,到最后一刻还少一票,他通到(英国首相)梅杰那里,找来怡和,对它在香港立法局的代表下了死命令,要他对彭定康的方案投赞成票(他原来是反对这方案的)。结果方案在立法局以一票之差强行通过。”鲁平事后遗憾地说。

在此情况下,中方宣布取消原先的“直通车”(throughtrain)安排——即原港英时期在1995年选举产生的立法局议员,不可以顺利过渡成为第一届特区政府的立法会议员,取而代之的是“另起炉灶”,即成立“临时立法会”,确保主权顺利移交。

彭定康在离开香港后出版的著作中,对怡和如何在私底下甚至公开支持他时写道:“当怡和洋行(香港最大的英资洋行)这么做的时候——尤其是以为其在香港之众多员工着想为理由,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员工有权替自己的前途说话——所遭遇的下场就是被严厉抨击并警告他们在中国大陆将会接不到生意。他们打算在香港港口再盖一座货柜转运站的计划,就在中国的坚持下横遭阻碍,因为中国认为这项计划势必跨越一九九七,没有他们的批准是不行的。尽管遭到这些打击,怡和洋行并没有屈服,虽然在有关选举政策问题上和我们保持距离。怡和洋行的香港大班李舒(NigelRich)仍然择善固执地为我辩护。怡和一位资深董事鲍维尔爵士(SirCharlesPowell)以前是位举止优雅的外交官,曾在唐宁街首相官邸担任佘契尔夫人(即撒切尔夫人——引者)的私人秘书,在我整个五年港督任期之内给我很多睿智和坚定的支持。”彭定康著,蔡维先、杜默译:东方与西方:彭定康治港经验,时报文化出版公司,台北,1998,100~101页。

07

加速海外投资:国际化第二波1989年3月,置地宣布迁册百慕大,成立置地控股有限公司(HongKongLandHoldingsLtd保。至此,怡和控股、怡和策略、牛奶国际、文华东方、置地均已迁册百慕大。怡和通过迁册、结构重组,摆脱香港的法律管制,建立起攻守自如的集团内部架构。同时,通过加快海外投资步伐,达到赢利来源和资产的一半以上分散到海外,从而最大限度地减低集团在香港的投资风险。在分散风险的基础上,使怡和集团从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公司蜕变成一家业务多元的跨国公司。

早在1984年3月,怡和主席西门·凯瑟克在宣布怡和迁册百慕大时便明确表示:为配合迁册,怡和必须对旗下的业务作相应调整,怡和希望改变大部分赢利来源和资产集中在香港及中国大陆地区的现状,将赢利来源及资产分散,达到香港及中国大陆地区占一半、其他国际地区占一半的目标。

与20世纪60~70年代四处投资新业务,以致海外投资处处触礁,最后多数收购又被迫出售不同,怡和此波海外发展的浪潮,以集团内各子公司的核心业务为基础,如置地以地产、牛奶国际以食品制造及批发零售、文华东方以酒店业、怡和太平洋以综合贸易等为基础,大力向海外拓展。

香港置地

在实施结构重组、分拆出牛奶国际和文华东方后,置地重新成为一家单纯的地产公司。在保留和巩固中环核心资产的前提下,置地开始抛售非核心物业,套取资金收购海外业务。

1987年,置地将铜锣湾的皇室大厦和湾仔的夏悫大厦,以238亿港元的价格售予华人置业,同时将价值135亿港元的一批土地储备售予新鸿基地产;1988年,置地将半山区的地利根德阁豪宅卖给澳洲的奔达集团,套现20多亿港元;1990年,置地再将铜锣湾的世界贸易中心出售,作价17亿港元;1991年,又先后向新鸿基地产出售4项商场物业,向华人置业出售怡东商场、新港中心商场等。

置地在中区以外的物业几乎悉数抛售,套现资金逾100亿港元。

在大量出售旗下非核心资产的同时,到1994年年底置地撤离香港股市时,置地拥有的中区黄金地段高级商厦物业,包括历山大厦,交易广场一、二、三座及富临阁,香港会大厦,怡和大厦,置地广场(告罗士打大厦及公爵大厦),太子大厦和太古大厦等。该年年底,置地市值为4067亿港元,落后于新鸿基地产、长江实业、恒基地产、九仓而名列第五。置地加紧在海外、尤其是在英国寻找收购对象,以配合集团的国际化战略部署。

1990年,置地有意收购英国大地产公司Hamers而未果。之后,它将目光投向了与其有着长期合作关系的英国上市公司——特法加集团。

1964年在伦敦上市的特法加集团,是英国一家颇具规模的综合性上市公司,经营的业务包括工程和建筑、房屋兴建和地产、航运及酒店业等,以建筑工程闻名。1983年,怡和曾将旗下的金门建筑公司50%股权售予特法加。1992年5月,特法加夺得香港新机场核心工程之一的青马大桥建造合约,曾经轰动一时。不过,受英国经济衰退影响,特法加集团此时亏损严重,股价急跌,于是成为怡和理想的收购对象。

1992年10月1日,置地在伦敦发起“拂晓行动”,出资约8750万英镑(约118亿港元),成功购入特法加149%的股份。第二年3月2日,置地根据协议增购特法加股权至201%,成为特法加的最大股东。4月14日,置地行使余下认购特法加股权,将持股权增至251%。5月5日,特法加董事局宣布改组,西门·凯瑟克出任董事局主席,另有3名置地高管加入特法加董事局。

历时7个月的收购行动,置地已全面控制特法加集团,动用资金约2543亿港元,在伦敦建立起一个拓展海外市场的桥头堡。不过,特法加在置地增购其股权后继续严重亏损。1996年3月,置地宣布将其所持特法加股权及可换股优先股股本出售。

牛奶国际

牛奶国际于1986年从置地分拆出来时,是香港最大的食品制造、批发及零售集团,旗下的惠康超市、7睧leven便利店、万宁药房遍布港九各地,同时持有美心集团50%股权。

牛奶国际旗下的惠康超市

分拆后,牛奶国际随即以集团的核心业务——食品零售为基础,大肆向海外扩张。

1987年,牛奶国际斥资21亿港元收购英国第六大超市集团KwikSave25%股权,在欧洲建立阵地;1990年5月,牛奶国际再度出击,以983亿港元收购了西班牙零售连锁店集团SimagoS盇保1990年6月,牛奶国际将拓展目标转向大洋洲,以1264亿港元收购了新西兰的Woolworths超市集团。同时,牛奶国际早年收购的澳大利亚法兰连超市连锁集团也有所扩张。

经过数年的积极拓展,牛奶国际在欧洲、澳洲建立起庞大的分销网络,但这些地区连年经济不振,业务竞争激烈且分销成本高企。有鉴于此,从1992年起,牛奶国际重新调整发展策略,回到经济繁荣、发展潜质高的亚洲市场,将发展亚洲业务放在首位。1992年,牛奶国际斥资64亿港元收购了新加坡第二大零售集团——ColdStorage零售集团,在东南亚市场建立起一个策略性的发展基地;在台湾地区,牛奶国际旗下的惠康超市和万宁药房也日益增多。

至此,牛奶国际已发展成为一家国际性的食品零售业集团。1993年度的营业额达到498亿美元,其中亚洲区以外占647%;经营总资产112亿美元,亚洲区以外占588%;税前赢利27亿美元,亚洲区以外占493%。

文华东方

先后在菲律宾马尼拉、泰国曼谷、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以及澳门等地建立了酒店网络的文华东方,自1987年从置地分拆出来后,更加积极地拓展海外酒店网络,先后购入新加坡东方酒店、澳门峰景酒店部分股权,并接手管理美国旧金山文华东方酒店及加拿大温哥华文华东方酒店。

1993年,文华东方集团再购入印度尼西亚泗水公司Majapahit酒店25%的权益。到1993年年底,有着丰富高级酒店管理经验的文华东方集团在亚太区共拥有9家酒店的权益,经营管理的酒店达到12家,共4175间客房,其中653%在香港以外地区。不过,受世界经济不振及激烈的竞争影响,文华东方集团的海外酒店业务业绩普遍不甚理想,集团的赢利增长主要靠香港的酒店收益支撑。香港文华东方酒店

怡和太平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