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还魂妖姬身

诗云:

恍然三生痴禅心,修得有缘顾佛铃。

空守一缕多情香,枉为红尘枉为君。【见;注释1】

上回却说妺喜听了牛鬼蛇神之言,一时竟不能语,却三魂幽幽七魄恍恍,随那二位鬼神便隐入了那迷雾之中,也不知过的几时,却走出那惨雾迷茫的阴司路,只见眼前道路崎岖,那牛鬼蛇神拿着幡符只在妺喜魂魄上幌了一幌,妺喜便问道:“此去何路?妾当如何还魂?”

那蛇神便恭敬的道:“此去背阴山之路,过了这片黄泉林,前面便是阴司殿,阴司殿后面便是十八层地狱。十八层地狱之后是忘情渡,忘情渡上有奈何桥,过了奈何桥便是往生津,之后便是轮回渡,王妃过了轮回渡便可还阳了。”

妺喜道:“妾即枉死,为何还要走这一趟,何不让妾回阳间等那妺喜来结案,我将符其身便了?”

蛇神却道:“本是如此,但阎罗王因说王妃即命逢此劫,特让小神携王妃到十八地狱走一趟,好看看世人前世行恶,后世受罪之因果报应,以此好警王妃还魂为人之后切莫行恶之告诫。”

妺喜听了此言,却道:“不用喝孟婆的汤吧?”

夜叉便道:“不用!”妺喜心下自喜,一时思起因果报应,轮回之苦,却问道:“那云王魂飞魄散,乃是拜履癸所赐,履癸行此大恶,将坠何狱受罪?”蛇神便说:“履癸乃是地上人王,与阎王乃同为君主,只是阴阳不同罢了,并不在此狱之列,虽行此恶,当有天谴地诛也未可知,实不在我阴曹辖区。”

妺喜却道:“司君此言,天理安在?”

蛇神笑道:“王妃岂不知‘三界本无法,王者即是理!’的俗语?此强者所说之法,所行之理,对于错;全凭强者定夺,弱者如何辩驳?强者定之法,行之理;岂是针对自己?错也罢,对也罢,讲理说法之道也不过是针对弱者矣!”

妺喜嗔道:“即是如此,阎王错杀妾身,阎王当获罪,其罪谁来判定?”

牛鬼忙打开讪道:“阎王虽错,当自罚。”便将后话隐了因说道:“前面便是十八层地狱,王妃若心惊时,只言一声,小神便携王妃不必观刑。”

妺喜见这般说,便不好深究穷问,只得罢了。说话间,方行的数步,果然隐隐听的凄厉嚎叫,怨鸣悲泣之声,妺喜便道:“罢了;罢了。不看那惨状,只听这撕心裂肺之声,就警其十分心了。二位司君自去,当日之时,我当在此与二位小会即可。”便游离在背阴山不提云。

话说这里按排妥当,且表有施国王宫一支,却说这妺喜连日只因心口疼的厉害,任是太医如何医治终是无效。恰恰这日,更显的重了,至晚;其疾愈显的沉了十分,太医只得用三生汤续其兰香芳魂,至亥时三刻,妺喜只觉得眼皮都没了力气睁开,正要沉沉睡去,那宫外却飘然入来一位仙子,妺喜见了,虽认不得是谁,却不甚欢喜,一时下的绣榻,那仙子便上前挽着妺喜的手腕笑道:“昙花妹妹好生贪玩,前日你只说下世走一遭,便不下三日就回青帝宫春司苑的,怎么这会儿就忘了?快随姐姐回去。”妺喜却笑道:“虽是如此,他还未见到我最后一面呢?”

那仙子却忙捂住美女秀口:“休动这念头!若回的晚了,可不是耍的。”说着;便拉着妺喜的玉腕飘然飞出王宫去。有道是;三魂七魄去无终,人间躯壳却成空。那妺喜虽回光返照,到底是昙花一现,众宫女见的此般光景,知主公以殁,顿时哭成一片,国君见疼失爱女,虽铁骨铮铮,终是不堪伤心,正在一片哀声中,那宫外却闪下一道黑渗渗幽暗蓝影之光,只见那玉光之中,走下二名披发的道士,众人见之,却不见其面,那其中一位却道:“大王莫慌,我二位乃是救公主性命的。 ”一语出口,那另一位却念出两句咒来,众人只听的一阵浑沉沉的,这二位道士见了,却一抖手,竟现出一串灵幡来,一时将那幡子只在妺喜尸身上一晃,却将夏王妃妺喜的魂魄附在有施国君之女的身上,复而灵幡晃一晃,念了几句阴文,一时将面目上的头发拨开,顿时露出那阴森可怖的脸来:“大功告成,我们且去阴司殿复旨,好让阎罗王安心。”说话间,那灵幡又在众人眼前晃了一晃,转身间化着一道阴风而去。

臾须间;众人方得清醒,却早不见了那二位道士,正各自纳闷,却见妺喜从春榻上缓缓起身,众人见妺喜死而复生,皆大为惊奇,但众人人哪 里知道,这其中原是一段天机之谋,细说处,原来这妺喜原是青帝宫春司苑掌管昙花的花神,只因近来凡心偶灼,便趁青帝近日赴瑶池朝见王母娘娘圣诞之机,便下凡间来游历,后来寄托在妺喜身上,但内中更有一段天机,此处不便细表。却说近日因青帝回宫,牡丹仙子乃百花之王,怕青帝知了此事不妥,便来携昙花仙子回花苑,恰恰因阴司殿上主薄司错勾了夏王妃的阳寿,亦是那段天机巧合,阎罗王便命牛鬼蛇神化着二位道士,借着昙花仙子的尸身将夏王妃的魂魄附著,而此时的妺喜正是那位怨气不散,曾发下毒誓,要以三界六道之名,咒履癸今生今世背负天下人的骂名。要生生世世以九幽冥界厉鬼的魔咒毒誓咒履癸,来生来世永生永世永远得不到真爱的夏王妃之魂魄。

有道是;情为何所情,爱恨从来真。只因前世缘,却成今生恨。三魂精诚志,七魄迷人性。借得娇媚色,来惑暴君心。千古第一后,无辜留骂名。红尘是非事,谁知其中因?雪是六月雪,昭雪凤潇吟。正是;怨恨化着媚惑心,美人一笑江山倾;此节完。

注释1:诗名《佛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