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你想怎么查?”
王瑾道:“要不,我去受害者之前所居住的社区,走访一下吧。”
“一个人吗?要不让浩宇跟着你?”
王瑾摆手:“不用不用,你们这边的工作量不小,毕竟是十三户居民。”
李向斌没有坚持,道:“好,那就先这样。”
“大家忙起来吧,调查的时候不要有任何遗漏。”
“尤其是财产和感情方面的问题。”
因钱财和情感原因所导致的凶杀案,占比重还是比较大的。
所以,应重点调查。
所有人领命,陆陆续续的起身离开,准备开始工作。
此时,王瑾叫住了包曲。
包曲回身走了过来,道:“怎么了王瑾。”
王瑾道:“现场痕检的结果我想看看。”
“哦,行。”
说着,包曲将手里的文件,递给王瑾后,便离开了。
望着翻看文件的王瑾,李向斌奇怪:“现场只有受害者的指纹脚印,有可查的地方吗?”
王瑾翻到其中一页。
这是现场所有脚印的整体布局。
面对李向斌的询问,他开口道:“看看能不能还原案发前的情形。”
现场脚印,代表着受害者被杀前走过的位置。
虽然比较杂乱,但也许可以发现点什么。
见状,李向斌没有打扰,起身道:“那行,我先走了。”
“有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王瑾头也不抬道:“再见李队。”
第47章
时间,来到了下午六点。
会议室内,只有王瑾一个人。
他认真看完了技术队的痕检报告,以及李向斌未曾带走的尸检报告,陷入沉吟。
杀人过程正如刚才所讨论的那般,已经非常清楚了。
凶手在受害者的孩子离开后,完成了入室下药割喉。
当然,理论上凶手是有可能在孩子离开之前,就已经以客人的身份存在了。
但现实上不太可能。
那样的话等于告诉警方,凶手是谁。
八岁的孩子,认知能力已经很好了,不再是幼儿时期的懵懵懂懂。
“此案倒也不难。”
汪小童已经确定了监控视频的真实性。
那么,凶手一定就在单元楼那十三户居民里边。
具体是谁,就要等接下来的调查结果了。
不过现在王瑾心中有一个疑点。
那就是凶手为什么要选择在受害者家中动手。
从现在所掌握的线索看。
凶手的杀人经验,丰富。
心理素质,很强。
而且,具备一定的反侦察技巧。
这样一个人,怎么会让自己暴露在警方的视线下呢?
单元楼门口有监控这件事,对方不可能不知道。
规避监控,是最基本的反侦察能力。
凶手自己应该清楚,选择这种方式杀人,就等于告诉警方:我就在单元楼内,来找我吧。
是强大的自信。
还是对警方的挑衅?
这个问题,王瑾暂时想不通。
或许只能抓到凶手之后,让对方来回答。
“一个脚印都没有……”
“不知李队那边,能不能找到鞋套一类的东西。”
外围的搜查工作已经结束。
除了那副手套外,什么都没有。
而现场没有发现陌生人脚印,说明凶手肯定戴了鞋套。
既然没有丢,只能是藏起来或者销毁。
“可惜痕检结果需要时间,不然的话,突击检查单元楼内所有房子,说不定能有收获。”
王瑾也清楚。
找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受害者当时,估计也很奇怪凶手,为何会带鞋套吧。
小区就是普通小区,大家都没那么讲究。
谁去别人家里,还自带鞋套啊。
太过刻意了。
可惜的是,受害者并没有觉得可疑。
面对熟人,很难有危机意识。
真正的突破口,恐怕还是需要从死者的人际关系上入手。
只要查到杀人动机。
基本就能知道凶手是谁了。
思索了一会后,王瑾起身离开了会议室。
门外,刚好碰到了李向斌。
看到王瑾出来,忙碌的李向斌停住脚步,道:“怎么样,有什么收获吗?”
王瑾摇了摇头:“没有,都很正常。”
根据这一家三口在家中留下的痕迹,王瑾在脑海中大概模拟出了案发前的情况。
没什么疑点。
受害者往返于厨房和餐厅。
他们的孩子应该一直在看电视。
随后就是,吃饭。
没有任何类似挣扎或冲突一类的脚印出现。
李向斌点了点头,道:“你现在要去受害者之前所住的社区吗?”
王瑾:“是,马上就走。”
李向斌:“好,辛苦了,来回打的,回来报销。”
“对了,凶手下药的地点是厨房,那他(她)应该是接受了受害者一家,共进午餐的邀请吧?”
王瑾想了想,道:“也许吧,借口其实有很多。”
“比如在闲聊中参观厨房。”
“比如想借点做饭的材料等。”
李向斌点头:“也对,这一点不重要。”
“行那你去吧。”
“今晚不用回来了,明早直接来局里。”
王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