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加快步伐

《大明海贼》全本免费阅读

……

双屿岛,眼下已经变得十分热闹。

经过一个多月的建设和开发,南北两座小岛已经建筑林立。

南岛规划为工业区,火药和火器作坊都在这里。

北岛被规划为生活和仓储区,数十栋房子和仓库。

两边岛屿都修建有码头,十多条渔船和两艘帆船长期都停在海港之中。

除开时常能够看到来去干活打渔的青壮年之外,还能看到妇女老人和孩子在岛上耕种洗衣和嬉戏玩耍,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轻松自在的笑容。

这里虽然远隔陆地,没有繁华的乡村都市,也没有太多的人员来往,但却自在安闲,既没有官府收税逼捐,更没有卫所官兵和倭寇的骚扰和欺凌。

这风景优美的海港,完全就是一方世外桃源。

那些刚开始来还带有一些紧张和抵触的工匠家属,如今全都真正喜欢上了这里,开始把这里当做他们的家。

所有此前认识不认识的人,在这里都和睦相处,每天也都有充足的米面粮油供应,虽然蔬菜肉食欠缺,但海里面有鱼,海岛上有土地,只要勤劳肯干,生活慢慢都会变得富足起来。

最主要的是,这里工钱高,哪怕每户只有一个工匠,就足够保证一大家人吃饱喝足还绰绰有余。

这种自由自在的生存方式,曾经是他们在岸上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幸福生活。

而给与他们这一切的,据说就是在定海县杀人被通缉的少年王云龙。

不过作为岛主的王云龙,却是很少来双屿岛,从开业到现在,只来过两次。

而他每次到来,总是会给双屿岛的所有人带来一场无与伦比的欢腾和热闹。

因为他几乎每次来都会奖励发钱。

王云龙在安排好瞎子岛和普陀岛的事之后,就再次来到双屿岛视察。

叶宗满的突然加入,让他在欣喜之余突然也有了一种紧迫感。

那就是必须尽快拉开征服台湾的步伐。

以前是缺钱缺人缺船,他不得不从岸上不断想办法扩大收入,打通关系,积累财富和人脉。

按照他以前的安排,至少要一年时间的准备,他才有能力去福建抢夺地盘,为进入台湾做准备。

但眼下,他的实力已经突然就膨胀到可以进行这一步了。

不过要将叶宗满的投入全部接收并调配磨合完毕,至少也需要两个月时间。

而这两个月时间,他需要积累足够多的弹药才行。

他和叶宗满已经有过非常认真的讨论,要占据台湾,就必须掌控福建沿海,也就是必须干掉萧显和林碧川这两股福建最大的倭寇势力。

萧显以福州为根据地,占据平潭诸岛,啸聚数千人规模,扼守东南诸地和南洋诸国通往大明东北和日本朝鲜的通道,并且还和占据台湾的一股实力很强的日本倭寇有密切勾结来往,几乎闸断了福建以北海域的商业和货运往来。

来往的商船货船,必须给萧显集团缴纳足够多的过路费才能经过。

另外通过不断上岸抢劫和与葡萄牙人的走私贸易,萧显这些年敛具了巨额财富,实力快速膨胀到仅次于汪直。

林碧川则盘踞漳州附近,占据厦门和大小金门岛,与另一股盘踞澎湖诸岛的日本倭寇有密切来往,人数也有两三千人规模,扼住了两广和福建的海运和通商要道。

正因为这两股超强的实力瓜分了福建海域,导致叶宗满的生意基本做不过福建,只能在舟山和东北海域打转。

他要想做大做强,必然会和汪直核心集团发生利益冲突。

而汪直也绝对不会放任他与自己抢食做大,因此叶宗满最近两三年,就和万盛才说的情况一样,被夹在中间十分难受。

这些事,在二人的坦诚交流之中,叶宗满也没有隐瞒。

而这,也是他愿意掏出全部身家和王云龙全方位深度合作很关键的一个原因。

因为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他也收不住岑港的人心,如果生意起不来,货物流通不够,大量有实力的商人和海贼团伙就会放弃岑港,这种情况再持续两三年,他的实力必然快速下降,到时候不需要汪直吩咐,徐海陈东等人都会对他下手,瓜分掉岑港。

与其等以后被慢慢吞掉,还不如当机立断早点儿寻找活路。

而王云龙给他推算的汪直集团快要倒闭的结论,结合当前的具体形势,他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只不过要想干掉萧显,那就绝对不能藏着掖着,必须全力以赴,这也是叶宗满直接就拿出全部武装力量交给王云龙去指挥的原因。

他不是相信王云龙是什么军事天才,而是王云龙手下有孙千杰这样的水师千户。

这种人才,东南沿海大小倭寇势力之中,找不出来第二个。

经过近一个月的筹备和摸索试验之后,火药作坊已经开始进入全力生产状态。

火药的配方并不是什么机密,不光王云龙知道,几个定海卫的工匠也知道,甚至各种提纯和制作流程也都非常清楚。

之所以以前朝廷的火药质量不如弗朗机人的好,原因除开颗粒度差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卫所太过腐败。

从指挥使到百户总旗,都喜欢监守自盗,明明是一百斤火药的原材料,但他们为了弄钱,把原料卖掉之后逼迫工匠往里面掺假,硫磺用雄黄雌黄代替,纯硝用其他杂硝甚至根本就不是硝的东西代替,柳炭生产太耗费时间精力,干脆就用普通木炭代替。

如此三种原料最终都掺假之后,一百斤火药倒是够数量,但质量下降好几成。

贪的少点儿,火药勉强还能用,贪的太多了,做鞭炮烟花都不行,能勉强点燃冒烟就算合格。

当初刘正雄甚至更不要脸,直接把火药卖给了鞭炮作坊,等到真正要用的时候,枪炮都成了摆设。

正是因为朝廷和卫所火药火器质量太差,各边镇和新练的军队,都是自己制作火药和火器。

比如最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