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在房间中醒来。
见身边不似熟悉的环境。
有些怅然若失。
以往只要是这种情况,身边必定有佳人相伴。
可如今。
即便夜榻后宫,也只能听听鸟叫蝉鸣了。
一念至此。
不由得黯然神伤。
“苏培盛!”
苏培盛听到皇上呼唤。
急忙小跑进了房间。
“微臣在。”
“什么时辰了?”
“回皇上,寅时三刻!”
“今日不想早朝了,让众臣散了吧。”
“这……”
雍正盘坐在床上。
抬头看向苏培盛。
“怎么?”
“回皇上的话,年羹尧之事刚刚落幕,想来会有不少人议论,今日又是大朝会,恐有不妥啊!”
【苏培盛说的有道理啊!】
【可朕心神惶惶,实在不想见到前朝那些破事了。】
苏培盛没有立刻说什么。
而是伺候着皇上穿戴整齐后来到门外。
见人多了,才趁机开口道。
“皇上,张廷玉平日里颇有韬略,莫不如就让他在军机处与众臣于会,微臣在侧旁听,若有什么不妥的,再及时转到皇上面前。”
“这样一来可以让皇上休养龙体,二来不至于荒废了朝政,三来不会被有心之人遮蔽了圣目。”
“微臣略抒拙见,还请皇上定夺。”
雍正略显诧异后,也觉得此计甚妙。
前二则自己是有想到的。
但是历代懒政的帝王。
都会被慢慢架空。
按照苏培盛的计策。
他倒是可以与张廷玉相互制衡。
还真不至于让自己成了瞎子聋子。
况且只是今天一天。
定无大碍。
“苏培盛,你这个御前参政的职务做的当真极好,那就辛苦你了!”
苏培盛急忙跪拜在地上。
“这本就是密谍司份内的事,何谈辛苦!皇上真是折煞微臣了。”
雍正心情似乎突然好了起来。
“有你这样的臣子,朕心甚慰。”
言罢转身向外走去,上了龙辇潇洒离去。
事关朝堂,苏培盛也不敢耽搁。
告别甄嬛后正要离去。
却被淳儿挡住了去路。
“苏公公,说好了会常来给淳儿送些好吃的,怎的是忘了吗?”
苏培盛哭笑不得。
这事儿确实被抛诸脑后了。
“咱家近些时日不在宫中,淳常在且等咱家上完朝,必定亲自给你送些好的吃食过来。”
“一言为定,苏公公可不许赖账。”
甄嬛见此景赶忙开口。
“淳儿妹妹,苏公公有正事要做,你不要赖着不放了。”
淳儿天真无邪,一双大眼看向苏培盛。
“苏公公有大事便快去吧,淳儿实在不知情,希望没有耽误了你。”
“什么大事都没有淳常在的糕点重要,咱家先去了,一会儿见!”
“苏公公慢走。”
……
军机处内。
张廷玉与大臣们一起聊着天。
隆科多上前恭喜道。
“张大人,听说今日由您主政朝会,看来圣上对您青睐有加,恭喜恭喜啊!”
一旁的鄂尔泰附和道。
“何止青睐有加,我大清建国至今,这算是头一份了,此等殊荣,真叫我等望尘莫及。”
年羹尧也想开口拍两句马屁。
忽而想到了什么。
直接选择了闭嘴。
十三爷允祥愤愤的坐在一侧。
虽然知道,雍正绝对不会放这种大权给亲兄弟的。
也同样表示理解。
但若说他心中没有怨气那是不可能的!
慢慢的,军机处里挤满了人。
时间不长苏培盛也到了。
伴随着他的到来
原本嘈杂的房间内,瞬间变得安静下来。
众臣纷纷扭头看去。
张廷玉急忙起身作揖。
“苏公公快来这边坐,特地为您留得。”
看见龙椅旁空着的座位。
苏培盛忍不住暗自点头。
这个张廷玉,懂事
虽然心中高兴,但还是连忙摆手。
“张大人,这可如何使得?
咱家就是得了皇上高看,才被安排了一席之地,本就是旁听,随便坐着角落就是了,不敢耽误各位谈正事的。”
张廷玉闻言急忙跑到了苏培盛身边。
“苏公公莫要推脱了,您是奉旨督察,本就代表着皇上亲临。今天这两个上座,一个是皇上的龙椅,另一个,非您莫属啊!”
言罢又在苏培盛耳边低声说道。
“在下早就收了消息,我能得到皇上认可,全靠了苏公公抬爱,廷玉心中有数!”
苏培盛闻言微微一笑。
悄悄拍了拍他的肩膀。
自己早上当那么多人面为皇上出谋划策。
就是为了让这些消息传进众大臣耳朵里的。
为的就是传达一个信息。
咱家让谁上,谁才能上。
咱家不让谁上,谁就上不了。
在众位大臣的拥护中。
苏培盛“不得已”的坐在了空着的龙椅旁边。
十五日一次的大朝会上。
有很多没进过军机处的大臣。
也有很多人,压根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那些人此时都有些局促。
不少人都在想。
【这坐着上朝的事儿,我也没见过啊!是用屁股着地不?】
……
在请示过苏培盛之后。
张廷玉开始今日的正题。
各方上报问题。
他一一做出回复与方案。
期间不断请示苏培盛的态度。
苏培盛自无不可。
从始至终并没有多说一句话。
一心只做皇上的耳朵。
可即便如此也没人敢轻视他。
密谍司从成立至今才多少时日?
早已杀的满朝上下人头滚滚。
若做成京观,怕是比正大光明殿都大。
即便苏培盛今日不奉旨督察。
眼前这些人也是不敢造次的。
……
朝会很快进入了尾声。
也进入了今天的主题。
那就是弹劾年羹尧。
原本年羹尧作乱犯上。
人人得而诛之。
后来因查不出来证据才堪堪作罢。
皇上想动年羹尧,那是人人皆知的。
正所谓,好的臣子,就要学会在皇上累的时候递枕头。
因此,所有人都为弹劾年羹尧,准备了长篇大论。
就在张廷玉准备往这个方向引的时候。
苏培盛终于说话了。
“年羹尧戎马半生战功赫赫,皇上心中自有估量,其他人想要议论戍边固疆的大臣,先达到和他一样的高度再说吧。”
一时间。
满朝文武噤若寒蝉。
竟真就没有一个敢发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