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勒城中升起阵阵浓烟,官军在城主府中将王杲和他的心腹爱将来力红擒获了。汪道昆得知此事后,只是下令官军尽快结束战斗,撤回城内。
这时候吴继爵等人也派人向汪道昆请示该怎么处理此事。主要就是古勒城该怎么办,官军是不可能长期驻守在古勒城的,但是一旦官军撤走,难免继续被女真人利用,所以汪道昆不可能放任这古勒城继续存在,但是现在官军已经杀红了眼,汪道昆也心思继续看官军杀人获取首级了,便带着亲兵回营。
此刻的古勒城,已经变成了人间炼狱,官军士卒们不会放过一个女真人的,什么车轮不车轮的,只要是活的,都是女真叛逆,朱载坖之前早就给了汪道昆密令,此次剿灭王杲,不留一个活口。本来官军作战,为了多获取擒斩首级,就会有些许出格之事。
汪道昆又暗示了一下吴继爵和时陈等人,只要是报上来的首级,汪道昆都会想办法认下了,有了汪道昆的暗示,吴继爵等人当然知道是什么意思了,等到官军撤出古勒城的时候,整个古勒城已经没有一个活口了,真正意义上的鸡犬不留。
汪道昆暂时没心思处理这些事情,首先是向京师报捷,然后派遣心腹将王杲、阿台和来力红解送京师献俘。等到第二天,汪道昆才擂鼓聚将,询问官军的斩获。buhe.org 非凡小说网
之前李成梁斩获了两千七百级,昨日在古勒城,吴继爵部斩获三千级,时陈和吴惟忠部斩获三千四百级,汪道昆算算,王杲号称八千精壮,城中还有老弱,官军的斩获怎么如此至少。
说道此处,吴继爵也不由得捶胸顿足,由于官军昨日大规模使用火器,不是女真人的狗头都被吴惟忠部的铅子打烂了,再加上他们也不能做的太过,虽然汪道昆放水,但是兵部可不是好糊弄的,总不能那些老人孩童女人的首级去骗赏银吧。
到时候赏银没骗到,还被兵部和科道弹劾一本那就划不来了,挑挑拣拣有这么多已经不错了。汪道昆对这些事情不怎么在乎,今日是来商量善后的,首先就是古勒城要平毁,不允许女真人再在此地筑城,其次就是要震慑女真人,胆敢背叛大明,王杲和他的部众就是榜样。
怎么才能震慑女真呢?当然造京观了,汪道昆下令将这些女真人无头尸体筑成京观,汪道昆亲自书写碑刻,上书:皇明嘉靖三十七年八月,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汪公道昆,会恭顺侯左军都督府左都督、镇守辽东总兵官吴公继爵、都督佥事、援剿总兵官李公成梁、都督佥事、蓟镇协守副总兵时公陈、都指挥同知、蓟镇分守参将吴公惟忠,剿逆贼王杲于此,永为世鉴。
同时另立一碑,上书:天兵扫荡王杲京观处。做完了这些事情,汪道昆才率领大军撤兵安东,以免等待朝廷的命令,一面命吴继爵和李成梁勘察宽甸一带地形,准备构筑堡垒。
官军在古勒城大捷的消息传回辽东,嘉靖极为高兴,当即召见阁臣和部臣,嘉靖说道:“汪道昆还是能办事的,不到四个月,逆贼成擒,斩馘报捷,确是大功一件。”
严嵩也笑着说道:“总归是陛下神威,殿下举荐得人,臣等不过效犬马之劳也!”
嘉靖只是笑笑,问道:“诸位还有什么说的吗?”
户部尚书贾应春说道:“陛下,眼下战事既然已经结束,当急令官军回撤,一方面回本镇就食,一方面验功之后,也好行赏才是。”
大军获胜,最高兴的就是户部尚书贾应春了,他现在想的就是赶紧将大军撤回,减少户部转运的压力,这样户部也能喘口气了。
嘉靖没有立即答应,而是问江东道:“本兵以为呢?”
江东说道:“陛下,眼下王杲虽灭,但是女真并未安稳,而且还要修筑六堡,尚需重兵弹压,以防女真各部中再生事端,可渐次撤回大军,不可将大军尽数撤回。臣以为,当先将蓟镇机兵撤回,以备防秋之用,宣府和李成梁部精骑、吴惟忠部可暂留辽东,弹压女真。”
江东的话贾应春也能接受,先撤回一万人也能减少朝廷的压力,嘉靖当即下令将时陈部调回蓟镇,回归本镇防秋,同时嘉靖还将汪道昆所奏的另外一件事情拿出来说,就是有关觉昌安的事情,汪道昆认为觉昌安既是王杲的姻亲,又在官军剿灭王杲的过程中首鼠两端,态度暧昧,汪道昆认为,觉昌安的所作所为,已经和谋反没有任何区别了,要求朝廷准允对觉昌安用兵。
嘉靖就此事询问重臣们意见,户部尚书贾应春第一个出来反对,理由也很简单,现在朝廷再支持辽东打一场大战,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了,而且贾应春认为,这些化外蛮夷,本来就是朝秦暮楚,朝廷若是因此而对其用兵的话,不但不能震慑这些蛮夷,反而有可能逼反他们,毕竟觉昌安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反叛,更多的是态度暧昧罢了。
徐阶也支持贾应春的观点,认为朝廷现在财政空虚,需要休养生息,这次剿灭王杲,已经能够震慑女真诸部了,觉昌安就算是有反心,暂时也不敢作乱,若是朝廷现在就对他动手,未免有些不教而诛,不和圣人之道。况且觉昌安已经上表进贡,输诚效命,朝廷这个时候再对他用兵,会引起其他部落的惊恐的。
严嵩等人则是没有表态,毕竟汪道昆是朱载坖的人,汪道昆的上疏说不定背后有裕王的影子,严嵩就以不谙兵事为由没有发表意见。
新任东阁大学士袁炜出来打了一手太极拳,现在王杲等首逆马上就要解来京师,朝廷应该先处理此事,至于觉昌安是否谋逆,可以通过讯问王杲得知,不必急于一时。
嘉靖采纳了袁炜的建议,先将此事搁置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