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搅起八方风雨(三)

王勋说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据、头头是道。

老皇帝听了,轻轻颔首。

眼皮掀开了一点点,出声道:“平全啊,你的分析很有道理,但宁静郡主的性子你也瞧见了,若只是那么一把匕首……”

老皇帝话没说完,让王勋自己领会去。

老皇帝真的是不想再跟王勋说一遍:“你盯着晏旭、就是在盯着赵北晴、就是想逼反西南侯!”

更不想说:“怎么的?觉得朕不太听话了,就想背地里暗戳戳把朕搞死搞下台,你再扶持这个听话的太子上位吗?!”

老皇帝越发想要释放晏旭了。

还别说,和王勋对着干的感觉,挺不错。

“陛下呀,历代先皇不知熬干了多少心思、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才让那些事情被掩埋、被淡忘,这个口子,绝对不能开啊。”

王勋苦口婆心一般,眼睛盯着那三张画卷,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而这句话,就像一根尖锐的长针,一下子就把老皇帝膨胀起来的心思、给扎破扎透、扎痛了。

想到要是放了晏旭、开了这个口子、掀开了那一块块的遮羞布,让仿佛沉睡中的国朝民众,想起了一块块失土……

那可全是他们列祖列宗的羞耻啊!

老皇帝的两条大腿忍不住抖动了一下。

不能开,这个口子绝对不能开,晏旭绝对不能活!

但这话在说出口之前,老皇帝又实在不甘心就这么向王勋妥协。

因为他再一次感受到了王勋的老奸巨滑。

瞧瞧,就这么轻飘飘一句话,就直接戳中了自己软肋。

这怎么可以?

老皇帝很不喜欢这种、老底被人看穿的感觉。

出声道:“行了,你们都回去吧,此事,容朕再斟酌一二。”

王勋也深知点到为止的重要性,听到老皇帝这话,并没继续逼迫。

和太子一起,行完礼便退出了大殿。

赵鸿建和赵鸿英也依令退了出去。

他俩一个是不想多呆、一个是觉得自己已经争取过了,尽过力就够了。

四人站在殿外长廊下,照规矩又得各自行礼后才能分开。

赵鸿英就对太子道:“太子殿下,希望今日你这话,不会被传到宁静郡主的耳朵里。”

这是赵鸿英使了个坏。

他在提醒他这位太子哥哥:那赵北晴现在就跟疯狗一样,要是传出去太子想置晏旭于死地,也不知道太子的产业能不能保得住。

太子的眼神有了一丝闪躲,厚唇向两边拉开了一下,然后转头就朝玉石阶下而去。

而王勋,可没有太子那么老实挨欺负。

他朝英王拱了下手,好心好意提醒道:“英王爷啊,这外面宫女太监来来往往,您还是赶紧回府里歇着去吧。”

王勋就差没直接说:这也好在是冬日,都穿得厚,不然您这身上该有多难闻呢。

赵鸿英:“……”

都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王勋个老匹夫居然直戳他这羞死人的病症,真是个老王八蛋!

但赵鸿英还真不敢在这儿多耽搁。

赶紧让搀扶他的人、背上他就跑下玉阶,进了小轿,一迭连声催着出宫。

看得王勋鼻间轻哼。

“小兔崽子,凭你也敢跟老夫斗?太嫩了点儿!”

赵鸿建听到了这声哼,依旧笑得温文尔雅。

朝王勋拱了拱手,客气又不失礼貌:“王致仕请慢行,本王先走一步了哦。”

“建王慢走,建王慢走。”

人家给脸,王勋铁定得接着。他连忙回拱手、微弯腰,连连说道。

赵鸿建再温雅一笑,微微点头,一手前、一手后,潇洒倜傥地抬步下了玉阶。

王勋这才像个快不中用的老朽木一般、慢慢朝下踱去。

高高的玉石阶上是环形长廊。正面对着御书房大门,长廊再向两边环抱而开。

拐角处,梁学毅抻头看了王勋的背影一眼,稀疏的眉毛就抖了抖。

口中小声啐叨:“这老匹夫,面上惯会装柔弱,实则内里比谁都阴狠,啐!”

丰博颂斜眼瞥了他一眼,轻笑着也小声道:“有本事你别躲着啊,刚才你怎么不跳进御书房、和他当面锣对面鼓争论一二呢?”

梁学毅和丰博颂,也是想来为晏旭说情的。

他俩就藏在了这儿,不愿意马上就进殿和王勋几人争执。

不然好好的事情,越争越容易走了样,还很有可能争到老皇帝心烦,再咔嚓一刀给了晏旭。

这会子梁学毅被好友调侃,也不着恼,只嘟囔了一声,坦白承认道:“啧,我可争不过那个老匹夫,他的歪理比我家的老井还要深。”

“哈哈哈,”

丰博颂忍不住张嘴笑了起来。

动作很夸张,嘴张得很大,上身也前仰后合,就是这笑声实在不大。

“哎呀哎呀,你有失风度。”

梁学毅戳了下丰博颂的腰眼儿,见王勋走远了,便一拉丰博颂,绕出来,走到御书房殿门边,让小太监朝里通报。

老皇帝正在纠结中呢。

一边是他赵家列祖列宗的脸面,一边是王勋那副肆意摆弄自己的嘴脸……

听到通传说梁祭酒和丰大学士求见,心下便好奇了那么一丢丢。

遂即恍然。

这二位都是做学问的,尤其是丰博颂,更是负责编史和修史的。

联诀而来,应该还是为了请杀晏旭的吧?

“让他俩进来吧。”

老皇帝说着,歪在了龙椅的扶手之上。

梁学毅和丰博颂进殿,齐齐行礼问安。

待到陛下唤起后,梁学毅便先开口道:“陛下,老臣性情坦直,有话就直说了哈。老臣想请陛下特赦晏旭。”

老皇帝的眼皮微微睁大了一丢丢。

心下有些诧异。

但他没出声,又耷拉下眼皮,等着听丰博颂怎么说。

丰博颂儒雅之态,接住梁学毅的话头,拱手缓缓说道:“陛下,狄阁老曾有云:堵不如疏、疏不如引。”

“有些事吧,或许只是表面被掩盖了,因为事实明明显显摆在那里。”

“陛下啊,没人愿做掩耳盗铃之辈,不若就此缓缓揭开,或可、能激励国朝子民、振奋一二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