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猜忌

太极殿内,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进来以后,李二并没有马上进入正题,反而拿出特贡龙井茶与两人细细品茗聊天。

李二陛下对于为君之道琢磨得很透彻。

为君之道,有张有弛。

不能一味的对大臣施以威压,这会令大臣们心理负担太大,容易造成怨气,致使君臣反目。

也不能太过放纵,该敲打的时候还是得敲打,否则会形成欺上瞒下。

因此,君臣之间时常交流,喝喝茶,维系着彼此之间的默契很有必要。

再说,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属于朝中重臣,又是跟随他打天下的旧部,聊聊天反而更加觉得亲近。

长孙无忌喝着茶水,好像是无意般说道:“陛下,听说杨帆在江南搞风搞雨,即使魏王殿下也不放在眼里,朝中御史看不惯他无视皇权的作风,又陆续有人弹劾他了?哎,那小子怎么就不让人省省心呢……”

言辞之间,好像呵护晚辈一般,对杨帆的行为恨铁不成钢。

都是官场老油条,房玄龄当然听出长孙无忌这是故意把话题往那方面引。

每当这个时候,房玄龄都是一副风轻云淡,仿若没有听见一般。

在不涉及到自己家族利益,皇帝又还没有先表态的情况下,只能先装聋作哑。

听到这话,李二陛下瞅了长孙无忌一眼。

他心里知道,要说弹劾杨帆的这些人,若真没有这位大舅爷的影子,李二还真不相信。

杨帆和长孙家的恩怨可以说是人尽皆知。

不说一次次被杨帆坑了好几十万贯的钱财和矿山。

就说长孙冲几兄弟陆续因为杨帆贬的贬、残的残。

杨帆与长孙家的矛盾就不是轻易可以化解的。

只要对杨帆不利,长孙无忌都不会放过落井下石的机会。

不过,李二陛下倒想真正听一听这两位朝中重臣的意见。

不管怎么说,从杨帆到江南的一系列行为来看,确实对皇权没有多少敬畏之心。

想了想,李二便淡然说道:“既然辅机说到了杨帆被弹劾一事,那你们说说,朕应该如何处置,今日的说话只是闲谈,爱卿畅所欲言,不必有顾忌。”

听到这话,长孙无忌欣喜不已。

君臣几十年,他很了解李二的脾气。

如果皇帝真的不听信那些风言风语,是不可能让人议论的。

很显然,李二陛下对杨帆的绝对支持显然有了动摇。

而房玄龄心里却咯噔一声,暗道一声不好。

正所谓三人成虎,有些东西听多了,即使不是真的,也会让人动摇。

现在李二的情况就是这样,很显然,这位皇帝对杨帆产生了忌惮。

也难怪,杨帆年纪轻轻,刚下江南就站稳了脚跟。

甚至打开了朝廷插手不了江南事物的先例,这种妖孽的手段让皇帝生出了忌惮之心。

按理说,以李二的骄傲,是不可能如此不自信。

可惜杨帆年纪太小了,而李二的年纪却越来越大。

更主要的是,这两年李二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房玄龄不由忧心忡忡。

一旦皇帝真有这样的顾忌,那么杨帆必将会受到制肘。

房玄龄可是很了解杨帆那小子的倔脾气,简直跟李二有得一拼。

如果李二真派人前往江南分权或者代替杨帆,杨帆那小子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想到这儿,房玄龄头疼的不行,只能担忧地道:“陛下,那些人对杨帆的弹劾只是捕风捉影,不理会便是。”

“如今江南刚打开局面,就临阵换将或者让其他人前往,岂不是会寒了功臣之心?”

“杨帆是个什么脾性咱们最清楚,虽然有几分才华,也有几分能力,但却不会玩弄阴谋权术。”

“他现在把江南当成一个试验基地,如果咱们把他调回来或者让人插手,以其不知畏惧的脾气,恐怕会撂摊子不干,这样岂不致使江南局势糜烂,坏了陛下对江南的谋划。”

房玄龄的劝解,让李二陛下倏然沉默了下来,眼眉低垂,手中抚摸着面前的茶杯。

显然,他心头也有些犹豫不定。

良久,李二陛下才抬起头,看着长孙无忌问道:“辅机,朝中有人建议,由朝廷派人前往江南担任杨帆的副手,你有什么看法。”

长孙无忌喝了一杯茶,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既然问询微臣,那么微臣就说说自己的意见,当然,这些乃是肺腑之言,并无一点私心杂意。”

说着,整个人装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李二陛下摆了摆手:“让你说你就说,朕自有计较!”

对于长孙无忌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行为,隐隐有些不满。

不过,李二还是很信任长孙无忌的。

虽说这些年长孙无忌因为家族的关系与那些世家走的很近。

但李二相信在大局面前,长孙无忌不会糊涂。

因为长孙无忌是有才华和眼光的,只要自己在位的一天,长孙无忌都不会背叛皇家。

这一点李二陛下绝对自信。

见自己的心思被看透,长孙无忌并不觉得什么,组织了一下思绪以后便开口道:“陛下,在微臣看来,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

“虽然杨帆去江南打开了局面,但以前江南本就属于大唐的事实改变不了,我们不能因为他有功劳就让他在江南称王称霸。”

“杨帆不管是作为当朝驸马,还是江南道大都督,他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他永远是陛下的臣子。”

“陛下想让他留在江南,那是对他的恩宠和信任,如果不想让他留在江南,想来他也不敢有任何抱怨。”

“因此,那些弹劾是不是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如何看待杨帆在江南的行为。”

“不过,依微臣看来,虽然杨帆颇有能力,却年轻气盛,朝廷派一个老臣持重之人去帮助他,其实也是为他好,反而能够让朝廷进一步掌控江南,陛下觉得呢?”

长孙无忌对于人心的掌控可以说是达到了极点。

即使是李二陛下,他也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这位皇帝既然动了心思,那他长孙无忌就没必要故意针对和攻伐杨帆。

只是说了这些不痛不痒的话。

这些话虽然看起来不偏不倚,却点中了一个事实。

意思就是说,这个大唐,这个天下都姓李,都是由你李二掌控的。

想不想派人前去江南分权,由你皇帝说了算,其他人都是放屁。

这话虽然听起来平淡无奇,却极大的满足了李二陛下的虚荣心。

一时间,整个人感觉豁然开朗。

对啊!

这个大唐天下都是他李二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何必顾忌什么。

既然觉得杨帆无视皇权是个威胁,那就派一个人前去分权就行了。

心里有了决定,李二陛下整个人轻松了很多。

见此情景,房玄龄不由叹了口气。

长孙无忌对人心的掌控可谓是纯青如火,整个大唐无人能比。

没想到一向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居然被长孙无忌三言两语便带偏了。

见到皇帝有了计较,房玄龄当然不会硬着头再劝。

毕竟,再英明的皇帝也不会喜欢没有眼力劲的臣子。

不过,看来杨帆以后要有挑战了。

果不其然,皇帝犹豫了一会儿,又开口问道:“曾有御史建言,让朕重新启用樊国公段志玄,让他前往江南担任大都督长史,你们怎么看?”

听到这话,长孙无忌直接开口道:“一切由陛下决断!”

说着,缓缓垂下了头。

不过,从他低垂的眼眉里,却不时闪过一丝欣喜。

看来,他们的目的快要达成了!

段志玄此人,无论其带兵作战还是主政一方,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虽然段志玄屡次败在杨帆手里,但却不能掩饰其优越的能力。

更主要的是,若是段志玄能够重新被启用,甚至去江南当杨帆的副手。

依照段志玄的性子,绝对不会放过把他两个儿子弄成残废的杨帆。

即使皇帝可能会严令他不许对杨帆施展报复。

但是面对仇人,哪怕皇帝有御令在先,谁又能够对自己的仇人无动于衷呢?

一旦这两个家伙凑到一起,绝对会有好戏看。

之前杨帆打算要在江南试点经济区,关中士族彻底坐不住了。

他们之前不反对杨帆下江南,那是因为觉得杨帆在江南搞不出什么大动作。

可现在,他们根本不曾想到原来江南的前景会这么好!

海贸的利润谁不知道?

原来是牢牢掌控在江南士族手中,他们关中世家只能眼热不已。

可现在不一样了!

杨帆在江南成立了海贸衙门,显然以后江南的海贸,甚至整个大唐的海贸都由他说了算。

若是以前,关中距离江南太远,鞭长莫及,也不想去染指。

可现在完全不同了!

一条条的水泥路已经开始在大唐主要的官道辅开。

如今从江南到长安,若是快马加鞭,两三天就能到达。

如此一来,关中世族当然不会放过这样一块到嘴的肥肉。

特别是杨帆的大唐皇家中央银行计划,那可是颠覆了时代的认知。

一旦统一用纸币,以后朝廷岂不是掌握了经济的命脉?

江南一切的一切,所涉及到的利益太庞大,关中世家岂会放过。

而关中世家向来与杨帆不对付,又插手不了江南的事情,所以只能使手段了。

当然,这些手段不可能放在明面上。

毕竟,杨帆是李二的人。

若是明面反对,岂不是相当于反对皇帝?

作为关中世家,当然不会如此短视。

要知道,皇帝是他们最大的靠山。

之所以与杨帆不对付,只是想从皇帝手中分出一些利润。

于是乎,大家一商议,不能让杨帆在江南一手遮天。

必须派过去一个人从杨帆手里抢下来一些好处。

只不过人选并不好找。

因为这个人不仅要有一定的威望资历,又能够不惧杨帆。

想来想去,张亮就被提了起来。

所以说,此次不管是弹劾杨帆还是让段志玄起复,背后都少不了关中世家的影子。

当然,之所以提议让段志玄复出前去江南,还有另外几个原因。

一方面,段志玄的两个儿子都被杨帆弄成了残废,绝对算得上是不可化解的死仇,两人绝对不可能有同流合污的机会。

另一方面,段志玄跟随李二南征北战,为帝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按资历,绝对能够压制杨帆一筹。

如今皇帝既然提到让段志玄复起,显然心里也有了这样的打算。

既然事情几乎都按照他们预想的方向发展,长孙无忌当然是欣喜无比。

当然,以李二陛下的英明,自然不会看不出其中的道道。

关中世家显然是利用自己重旧情的心里,让自己重新启用段志玄。

一旦自己真让段志玄南下,必然会造成一种局面,那就是——段志玄爵高,杨帆官位高。

如此以来,江南的官员该听谁的就成了一个难题,甚至有可能会造成混乱。

可若是自己不启用段志玄,不给关中世家一点甜头。

那么这些人对于杨帆的针对绝对会不止不休。

权衡利弊以后,李二陛下还是进行了妥协。

关中世家作为支持他李二登上帝位的主要力量,李二不能不考虑这些人的意见。

虽然有可能把杨帆好不容易从江南士族手中抢过来的肥肉让关中世家咬去一口,但那也没办法。

总比让这些关中世家一直使绊子好!

虽然心里有了计较,但李二陛下还是转头盯着房玄龄问道:“房爱卿有什么看法?”

房玄龄苦笑一声,说道:“陛下已经有了决定,又何必再问微臣的意见?”

“不过,微臣还是那句话,江南是由驸马打开的局面,不管是派谁去,都只能是作为辅助。”

“如果派去的人只会弄权,反而会导致江南大乱,甚至耽搁陛下的东征大计……”

话说到这里,李二明白了。

很显然,房玄龄也早已看透了其中的关键。

此次的弹劾,理由是杨帆对皇权的不尊重,其实归根结底是关中世家对江南这块肥肉想啃一口。

关中世家把段志玄推出来。

与其说是去皇帝派他去江南制衡杨帆,还不如说这是皇帝与关中世家对江南利益的分配。

房玄龄显然也看出了其中的关键,所以只是警告了几句,并不反对。

毕竟,杨帆在江南独断专行,不知道有多少眼红心热的人背地里做手脚,这样很容易让人抓到把柄。

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

既然关中世家想插手江南,何不大方让对方的人进入,反而会少一些芥蒂。

看到房玄龄居然同意这样的意见,李二觉得有些意外。

不过,却与他心中大致的想法不谋而同。

毕竟,将段志玄派往江南,不仅能平息了关中士族的不满,又能使杨帆不至于一枝独秀成为众矢之的。

想到这儿,李二端起茶杯悠然的喝起茶水。

看来房玄龄这个老好人也不老实呀!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