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巷的惨叫声
「啊!」
《永巷》内一间刑房传出撕心痛肺的凄厉喊叫声。
刑房门外有两名一高一矮的太监把守着,比较矮的太监年岁大些,约莫三十来岁,高的太监就像个十六、七岁的毛躁小伙子。
汉朝的《永巷》是中国最早专门收监女囚犯的监狱,是宫内一条狭长的小巷,长巷之后便是嫔妃、宫女所住的地方,后来,随着中国王朝后宫女人们不断的彼此斗争,《永巷》成了幽禁失势或失宠妃嫔的地方,也是单独关押宫中女性犯罪者的监狱。
在《永巷》众多被关押的女囚中,最有名气,遭迫害最深的就属刘邦的爱妃──戚夫人。
刑房内传出女子微弱的啜泣声……。
小太监早就听闻今天要处刑的女犯人就是戚夫人,他忍不住好奇心,朝刑房里看去。传言戚夫人美若天仙,能歌善舞,不瞧瞧怎么对得起自己。
里头不见美女,只有一披头散发,脸部污秽不堪的女子,她手上铐着木镣,倒卧在地,左脚膝盖以下全没了,她的小腿被斧头给狠狠剁下。
女子身旁站有一身材魁武的刀斧手,这大斧斧头搁地,斧刃上还有一大片的血迹。小太监心想,方才被斩断左脚的女子,肯定就是戚夫人。
而在刑房另一侧坐着的尊贵女子,应该就是心狠手辣的吕太后。她衣着华丽,身后有多名宫女伺候着,两旁还有武士近身保护。
刀斧手默默地看着戚夫人。之前她失去的不仅是宫中的地位与权势,这次连她能跳出曼妙舞姿的双脚也保不住。
戚夫人看着她被斩断的小腿不断地哭泣!蹲在一旁的一名老者赶紧在斩口处抹药包扎,要是戚夫人失血过多而死,而无法继续受刑,他也会死的很难看。
「别看了,当心掉脑袋。」相隔不到两扇门距离的矮太监提醒小太监。
矮太监体型瘦小,对屋内所发生的事莫不关心。他之前是个穷书生,面貌又平常,乡里的青梅竹马不愿意跟他成婚,他一气之下就偷了几两银子请人阉了他,伤势一好就入宫当太监。
「**」没了他不在乎,他只关心明天还有没有饭吃而已,更不想管他人死活。
「老哥,我在宫里也看过不少处刑方式,挖眼、砍头之类的,砍掉双脚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你看过没?这又是那种刑罚?」小太监问。
矮太监打了一个大哈欠,不想搭理。
刑房内,抹药的老者退开后,一旁的太监蹲下,将戚夫人的右脚拉直,然后放在沾满血渍砧板上,身体虚弱的她根本没有力气挣扎。太监看着刀斧手,点头要他落斧,刀斧手身手利落地将手中大斧扬起又落下。
「啊!」又是一声的惨叫。
看着屋内的惨况,小太监心脏砰砰跳,好一会之后才问:「你说呀,大家都说你识字,肯定知道这是那种刑,你说说,那天太后或是皇上有吃剩的点心,我帮你弄几个来。」
矮太监又打了一个大哈欠,他瞟了一眼小太监后然后说:「这是『刖刑』,就是斩断犯人的双脚。春秋战国时期,发现『和氏璧』的楚国人卞和就受过此刑,双脚也没了,就这样,你别再问了。」
「……对了,我爱吃甜糕。」矮太监不忘提醒小太监。
二、恐怖的人彘
汉高祖刘邦在世之时,戚夫人受宠,吕后曾为此大为光火。戚夫人曾随刘邦征战四年,也是西汉初年的歌舞名家,擅跳花样繁复的「翘袖折腰」之舞。
刘邦驾崩之前,曾经想立戚夫人之子赵如意为太子,更加深了吕后对戚夫人母子的怀恨。
刘邦死后,吕后为了稳固自己手中的权力,先把太子刘盈立为皇帝,这就是汉惠帝。汉惠帝刘盈刚满十七岁,天生软弱无能,身体又不太好,也因为这样,吕后掌握了朝中大权。吕后平常最恨的,就是深受高祖宠爱的戚夫人。
刘邦一死,吕后就命人将戚夫人抓起来,囚禁在「永巷」内。戚夫人一失势,立刻受尽了女犯人轮流的凌辱。
但吕后并不满足,她让人剃光戚夫人的头发,用铁链锁住她的双脚,又给她穿了一身破烂的衣服,关在一间潮湿阴暗破旧的屋子里,让她一天到晚舂米,舂不到一定数量的米,就不给饭吃。
过没多久,吕后赶尽杀绝,将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给毒死。
赵王一死,戚夫人便失去了最后的靠山,吕后就让人砍掉戚夫人的手和脚,挖掉眼珠,弄聋双耳后,又灌了哑药,把她叫做「人彘(ㄓˋ)」,然后放在厕所里面。(人彘:人变成猪。彘:豕也,即猪。)
过了几天,吕后叫汉惠帝来看。惠帝从未听说过「人彘」,觉得很新奇,便跟着太监去看。宫监将惠帝带入《永巷》,然后进入一间厕所,开了厕门,太监指示惠帝说:「厕内就是……人彘。」
惠帝向厕内一望,看见一个状似人身的肉球,无两手,又无两足,眼内无眼珠,只剩两个血肉模糊的窟窿。这肉球身子还稍能活动,一张嘴开的甚大,却没听到有任何声音发出。
看了一回,惠帝又惊又怕,不由地缩紧身躯,问宫监,这是什么东西?
「启禀皇上,它不是东西。而是,戚……夫人……」太监说。太监想把话接着说下去,却见他的主子额头冒冷汗,站都站不稳。
惠帝吓得几乎晕倒,他勉强安定了神然后问:「是谁干的!」
「启禀皇上,小的不敢说。」
「快说!」
「启禀皇上,是吕……老太后。」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说清楚,我就治你的罪,诛你九族!」惠帝对站在最前头的老太监吼道,其余的小太监老早躲在一旁,噤声不语。
老太监吓到趴在地上,五体投地。过了好一会,他才抬起头看看四周,全身哆嗦地说是吕后砍掉戚夫人的手足,挖去她的眼睛,熏聋她的耳朵,再强灌哑药,使之不能言语,然后将半死不活的戚夫人抛入厕所,打算折磨至死。
(《www.youxs.org》,记载,「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烷耳,饮喑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
磅的一声,惠帝瘫软在地,一旁的太监们赶紧将他扶起。惠帝脸色惨白,说不出话。
惠帝大哭,回去后大病一场,卧床不能起。他派人对太后说:「人彘之事,非人所为。戚夫人随侍先帝有年,如何使她如此惨苦?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
惠帝此后天天喝酒作乐,再也不管理国家大事,没过几年,就在忧伤中死去,死时24岁。
公元前194年(汉惠帝元年),戚夫人被吕太后折磨至死。
三、悲愤的卞和
「刖刑」(刖ㄩㄝˋ),简单来说,就是古时砍去犯人左脚、右脚或双脚的刑罚。「刖刑」在夏朝称「膑」(ㄅ1ㄣˋ),周朝称「刖」,秦朝称「斩趾」。也有「刖刑」是削去膝盖骨(膑骨),使犯人不能站立的说法。
这脚要怎么斩,中国历朝历代皆不同。有的是把犯人膝盖以下都砍掉,也有把膝盖骨给削掉,要不然就是将犯人的脚筋斩断,发配边疆。
春秋战国时期,犯人被判处「刖刑」时,如果犯罪行为较轻,就只刖去一只脚;罪行较重,就要刖去双脚。
「刖足」也是四种肉型中的一种,所谓肉刑是对犯人切断其肢体或割裂其肌肤之刑,主要包括「黥」,就是刺面并着墨、「劓」为割鼻、「刖」是斩足、「宫」则是阉割去势。
肉刑的起源有一说法是「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的原始报复论。大概意思就是杀人者死,伤人者赔偿其「损失」。
「刖刑」从中国那个朝代开始并没有文字记载,在商代有敲断人脚骨的刑罚,或许就是「刖刑」的原型。到了周朝,「刖刑」才订为正式的刑罚之一,以周朝的诸侯国──卫国来说,私驾国君乘坐的马车外出,就要「刖刑」。
春秋战国时期,最有名,也最广为人知的「刖刑」,就是用在和氏璧的发现者卞和身上。
卞和是楚国人,他在山中发现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卞和兴奋地将它献给楚厉王。厉王让玉工鉴识,结果玉工说是块石头,厉王认为卞和欺骗他,就砍掉卞和的左脚。
厉王去世后,武王即位,卞和又将璞玉献给武王。这次玉工又说是块石头。武王因此砍掉卞和的右脚。
武王死后,文王即位。没有双脚的卞和这回怕了,只能抱着那块璞玉,坐在楚山下哭,哭了整整三天三夜。
卞和这一哭,倒是惊动了楚文王,便派人问他:「世间受过刖足之刑的人太多了,你何必哭得那么悲痛呢?」
卞和说:「我不是为自己所受的刖足之刑而悲伤,我所悲的是,真正的宝玉却被认为是石块,高洁的志士却被认为是狂徒,所以我忍不住痛哭。」
文王不敢轻忽,于是派玉工雕琢那块璞玉,果真得到一块稀世珍宝,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后来被盗,出现于赵国。秦国君主秦昭襄王得知「和氏璧」归属赵国王室后,于是派遣使者到赵国,希望以15座城市来换取「和氏璧」,这便是成语「价值连城」的由来。
而后更有「完璧归赵」的事件发生。卞和地下有知,或许会欣慰他用自己的双脚,换来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与历史的永世记载。
四、缇萦救父
除了卞和,遭「刖刑」的历史名人则有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
相传孙膑曾与庞涓一起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庞涓因为忌妒孙膑的才能,于是假意向魏惠王推荐孙膑,并请他出山相助。
等时机成熟后,庞涓就在魏惠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要魏惠王斩去孙膑的双脚。不过也有文献记载,孙膑只受了「膑刑」,也就是剔去膝盖骨而已。
之后孙膑装疯卖傻暪骗庞涓,并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逃至齐国。孙膑后来用计打败庞涓,庞涓智穷、自刎而死。
「刖刑」一直沿用至秦朝与汉朝。汉朝的官员、百姓如果犯了谋反之罪,就要「灭三族」;如果是犯了杀人罪,那么就要被判处死刑,包括车裂、斩首和腰斩等。
如果犯的是偷盗、伤人等罪行,不是削去鼻子、割掉耳朵,就是砍去手脚。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缇萦的父亲淳于意因为帮人治病,失手把人医死,因此被捕入狱,判处他受「肉刑」,必须砍掉双脚。
缇萦不忍父亲受苦,因此上书汉文帝,她信里写道,人死不能复生,但砍掉手脚、割去鼻子的犯人却因此终身残废,她愿意到官府做官婢,希望他能给父亲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便家喻户晓「缇萦救父」的历史故事。
汉文帝读完缇萦的信,被她的孝心和胆识深深的感动,于是下诏废除「刖刑」。该砍下左脚的人,改为鞭打五百下;该砍右脚以及贪赃枉法的人,改判在大街上受鞭刑。
「刖刑」在南北朝时一度恢复,施行方法为「断脚筋」。南朝宋明帝刘彧下诏,凡犯有私自使用官府仪仗、抢劫驿亭、寺院及伤害官吏等罪,应判处死刑而遇到赦免者,改为在两颊刻一「劫」字,同时割断两脚之筋。
之后历经许多朝代,「刖足之刑」有废除也有继续沿用。唐初就用断右脚趾来代替绞刑,不过唐太宗却不忍臣民受此刑,他对大臣们说:「前代早就废除肉刑了,现在还要断人的脚趾,我实在不忍心。」
于是唐太宗废除了断右脚趾的刑罚,改为流放三千里,服劳役二年。
另外,这「刖刑」也可用在死人身上!此事就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断死人双脚的人就是齐桓公之子齐懿公。
齐懿公尚未称王时与大夫邴歜争夺田产,结果管仲将田产判给了邴歜。怀恨在心的齐懿公即位后,不但夺回了邴歜的田产,还把邴歜的墓掘开,拖出他的尸体然后断其双脚。
后来邴歜的儿子丙戎为报其父遭辱尸之仇,趁齐懿公出游时杀了他。
五、黥首刖足
「刖刑」还可与另一种刑罚一并执行,那就是「黥首刖足」,就是在犯人脸上或额头刺字并染墨,再断其双脚。
中国古代曾经有人自请「黥首刖足」,那个人就是蔡邕。
蔡邕是中国东汉时期的文学家也是一位书法家,他为何会自求其酷刑,跟董卓有很大的关系。东汉末年,董卓拥兵自重,入朝乱政。他看中蔡邕的能力,便邀他入朝做大官。
董卓掌权后,不仅毁坏朝纲,还胡作非为,让朝中官员与百姓痛恨不已。朝廷重臣王允便用计让吕布杀了他的义父董卓。
董卓死后,因为他暴虐不仁,尸体被万民践踏,守尸的士兵还在董卓肚脐眼中插上灯芯,点燃照明,持续了数天。
但蔡邕却在董卓的尸体旁不舍痛哭,不怕被人贴上「助纣为虐」的标签。王允知道后质问蔡邕为何要这么做?蔡邕便说,董卓给他官作,他不能忘恩负义。
或许怕审其罪后人头不保,蔡邕还说,自己正在修汉史,恳求王允毁他容也好,砍他脚也好(黥首刖足),千万要留下他一条命,让他去把书写完。
但王允最后没将蔡邕「黥首刖足」,而是把他给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