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带着人一个村一个村的考察,决定建些村落。
黛玉从军队里调来六百人,每一个村安排二十人开荒,二十五人盖房子,三十人开挖池塘和水井,五人负责这些人的饭食和饮用水。一次性开工了七个村子的建设,另外的一百来人负责采买些必需品,如瓦和部分青砖等等。
一个月后七个村子都建好了,黛玉给村子取名为幸福、和福、来福、旺福、平安、温馨、康馨村。根据规划分别是八十户九十户和百户的村庄。
每个村庄建了两到三个池塘和五到七个公共水井。
房屋有一、二、三、四间布局的房屋,住户可以根据家里的情况将房间隔断开来用。如一间房的屋子加院子有一亩半大,房间最多可以分成三小间。两间的房屋加院子占地两亩半,而两房可以变成四间到五六间来用。三间房屋占地三亩半,三间房间可以变成六间到更多间不等,以此类推。。。。。。
院子里的空地可以种菜和养些鸡鸭和猪牛等等。
每个村设置一个平价的杂货铺,里面粮油调料和一些日常用品都有得买。
店铺由人租过去打理,货物的价格只能在市场价的规定范围之内,如有抬高物价者以十倍罚没,还要挨二十板子。
每个村里人均可以有两亩的田地。最开始入住的是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有家人的一家人入住,按人头算入住房屋的大小。无家人的可以自行组成一家,如两间房的去住两人,三间的去住三人。还有不想和人一起住的就住独院。
黛玉安排了一批人入住,每个领到房屋和必须日常生活用品的人。他们不但要种好自己的地,每个月都必须要出十天义务工。
那些只要房屋的每个月每人出五天义务工。至于那些有点家财又想要地和房子的就要出钱财来买了。
那些老弱妇孺,也是按义务工来算,他们不能外出干活就在家接活做,应出十天工的就做四套衣服鞋袜,五天工的做两套,布料和针线统一发放。如果想多做的每套衣服鞋袜的工钱是五十文,按套计算,这样他们也能赚钱养家的,其他村民想做也是一个价格。
新建村子里的房屋都是有规划的,互相隔断又互相连接,既注重隐私又不会觉得偏僻。
附近本身有人的村落,官府出面将公有的地方都收归了起来。黛玉安排那些义务工来开荒盖房子,一般每个村都能安排十来户到二三十户人家入住。
有些村子里的村民,主动要求将村子里的房屋按规划改建。
黛玉组织了七支队伍,人员由那些新村落里的居民组成。,按市场人工平均价一天二十五文计,由他们自己收费。
很快一切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进行着,由南定城周边往远处推进着。
黛玉在村与村之间修了一条两米五宽的主干道。七个村都连接了起来,一般的地方由义务工来做,有些难度的地方由军士做来。
黛玉还在每个村开设有小学堂,教认字和算术,男女五岁以上都可去学习,小学堂是免费的就读的。
那些想多读书的人可以去大学堂学习。
只有小学堂毕了,通过了大学堂的入门考试才能入读大学堂。
小学堂的夫子是由人自荐,必须是要过了童生试的人,通过考核才能上岗,每月工资二两白银。
大学堂的夫子是过了秀才试或以上的人,工资是白银五两。德行和学问都必须得到认可了才能当上夫子
每个村都有一个小学堂,三到四个村子一个大学堂,大学堂里设有诗书文章、武艺、绣技、礼仪德行和法制课。再要多学或想考功名的人,他们就得去镇上或城里的书院就读了。
黛玉这样安排下去,有无数的人拥有了家和田地,新开出来的田地三年时间不用交税。
原来村庄里的老田也减免了两年一半的赋税。如今所有人的生活安定了下来,治安也随之变好了许多,个个直夸如今的父母勤政爱民,夸当今圣上是个明君,知人善用。
黛玉有些感慨,古代人对官府的敬畏是与生俱来的吧,以官府名义要做的事情没人敢唱反调,做得都很不错的。
黛玉等人来山南已有大半年之久了,成绩是很不错的,城里也已经没有了乞讨的人了。
城西也在开始整改,林如海从查抄的财产里拨出了一笔钱来改建房屋。
有人的出力,无人的出一部分钱。将城西那些老旧差的房子重新建设。
黛玉将现代一些想法设计了进去,将城西一百二十五五户分化成了二百户。
如果一个家里有几代人,可以安排住在相邻的房屋里。
大户型四间卧房和一个厅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和一个杂物房和一个五分的院子。中户型是三个卧房和一厅一厨一卫、一杂物房和一个四分的院子。中小户型是两房一厅一厨一卫一杂物房和一个三分的院子。小户型是一房一厅一厨一卫一杂物房和两分的院子。
一般按原住户的房屋大小和间数分房。想要多些房屋的必须出钱来买,没钱又想要房的就出工来抵买房的钱。城里的工价是一天三十文,可以分多次付清工日。
两边是一栋栋相连的房屋,中间是一条三米宽的路,每家每户的厨卫里的废水废物都会经水沟流入固定的池子以作肥料。
每隔十户人家有一口水井,这个是公用的。
城西的中心位置建了个学堂,分为小、中、大三班。每一条街上都开了一个平价杂货铺。
由于人手充足,一个月就将城西变了个样子。黛玉又在空出来的地方建了几十套房屋,格局是由小到大都有,打算用来出租或售买。
整个城西旧貌换新颜,人人开心雀跃,对于出钱出力都很踊跃。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为自己过得好而努力。
林夫人负责的善堂也开了起来,住了八十多个无家可归的老人。他们互相帮助,互相照顾。每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缝军队上制衣服鞋袜等。
林夫人在西城和北城的交界处开了间女子学堂,里面教识字、算术、礼仪、刺绣、厨艺、化妆、武学和琴棋书画等课程。
前期的夫子林夫人安排了雪雁教识字和算术,韵娘教琴棋书画,柳嬷嬷教礼仪和刺绣,武艺和化妆由雪樱教,厨艺由林夫人陪嫁的王嬷嬷教。并张贴了告示请贤人来女子学院任教,月工资十两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