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一剑诛杀

“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见白秩这么说,王诩不由称赞道“好志气。”

“王淼,你的这个思路很不错,不过是怎么由墨子联想到孟子的?”一位儒家教谕在一旁笑吟吟地开口道,“不过是刚入学宫的新生,居然有此番见解,实在是难得啊!”

“学生能想到孟子也是有一个小契机,我为燕人,也曾在一地做过一任小官,官位虽小,但每日的任务却是极为繁重,劳行于案牍。”

“不过做久了父母官,我却越来越能想明白百姓到底想要什么,以及为什么百姓会这么做。”

“至于上位的思想,我则是推己及人想到的,毕竟如今陛下可谓春秋鼎盛,治国有方,用孟子所言及的仁君来形容并不过分。”

“大燕之所以更好,就是因为有孟子提到的仁君坐镇,有和我一样负责的地方父母官将政策贯彻下去,还有身处百业的百姓为大燕不断添砖加瓦。”

“人人为大燕奋斗,与之相对的,大燕则用不断变强的国力回馈了所有人。”

“这不也是墨子所言的兼爱么?”

事关大计,他不可能把秦王身份显露人前,索性编个地方小官应付事,不过感悟却是实打实的。

“善,大善!”

待到王诩说完,刚刚发问的儒家教谕率先起身施礼,这一弯腰便是大袖直接触到了地面。rexue.org 西红柿小说网

“这份以孟解墨的学说,可以深度发展,届时若与诸位墨家教谕一同钻研,则儒墨两家俱兴矣!”

许多学子受这位儒家教谕感召,也朝着王诩的方向躬身行礼。

王诩也躬身回礼,同时口中还不忘提醒白秩道“在这份荣誉中你的功劳比我大,所以他们的致意也该你我同受。”

白秩激动的脸涨得通红,他环顾着四周行礼者,无声地咧了咧嘴,稍做犹豫后便与王诩一同躬身回礼。

他总感觉今天似乎比自己成立素衣学社那一天更加高兴。

尽管面前之人戴着他赠与碧浣的红珠,但是却实打实地用学问和胸襟折服了他。

若碧浣跟了他,应该也会幸福吧。

“嘁,你是燕人很自豪么?那我作为把燕人打得抱头鼠窜的凉人,是不是应该把尾巴翘到天上去?”

同一件事,有人羡慕,就会有人嫉妒。

这一点,王诩理解。

但是侮辱燕人,侮辱大燕...

已经触及到了他的逆鳞。

刹那间,王诩寻声抬眸望去,力府中那片祖龙逆鳞已是争鸣不休。

王诩虽面色如常,但若是熟悉他的人定能发现其已在暴怒边缘。

“谁说的,站出来。”他沉声道。

“我说的,怎么,你不服气?”

只见一个极为雄壮的身影从人群中一跃而起,径直落在高台上。

他的力道之大,使得整座临时搭起的高台寸寸龟裂。

燕凉世代死仇,他最看不得有人鼓吹燕国。

“王淼,他是争白学社的副社长,比我们大许多届,却一直没出去闯荡也没有升任教谕。”

白秩轻轻拽了拽王诩的衣角。

“此人头脑简单,算是争白学社的打手,你别和他一般见识,我们在他手里吃了很多苦头。”

王诩从袍子上轻轻拿下白秩的手。

“你熟读典籍,应该知道一句话...”

“什么?”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白秩闻言一怔,阻止王诩的手也停下了半空,缓缓垂下。

王诩抽出烧火棍,声音响彻全场。

“今日我若不杀你,对不起潼武关中日日征战的士卒;也对不起抛家舍业抗击外敌的百姓;更对不起我大燕全歼凉人的铁血战绩!”

此言一出,所有人为之一凛。

王诩就是这么想的,学宫之行大不了崩盘,但是出言侮辱大燕的人必须死。

这不是忍耐与否的问题,这是原则问题。

就好比一个军人的职责是保护百姓,若是他死在了百姓之后,那他和逃兵也没什么两样。

王诩身为秦王,自然要维护大燕。

而且从更深层次来讲,若是他此时在众目睽睽下选择忍耐,那么且不提日后学宫会不会有人才选择到大燕为官,便是身在学宫的燕人也会抬不起头。

所以他必须要把这个事用绝强的暴力手段压下去!

“王淼,冷静!有什么事慢慢谈!”刚刚出言赞赏的儒家教谕出言阻止道,“你还年轻,学宫私斗可是大罪!”

“是啊,不要自毁前程!”

数位惜才的教谕一同阻止。

“哼,就凭你也想杀我!”

壮汉一边说着,一边面露不屑。

这两句话几乎是同时说出。

回应所有人的,唯有一道长虹。

没人看清他是怎么出剑的。

只是下一刻,壮汉脖子上出现一道血线。

之后便是一颗大好头颅落地。

“须弥境后期的修士,说杀就杀了?这王淼到底是什么修为!”

这一剑,引得无数学子目瞪口呆。

“王淼,你当众杀人,罪无可恕,不要再执迷不悟,速速收回武魂,随我等一同面见大学官。”

相比之下,一众教谕则是无不面露沉痛之色。

其实死个人没什么事,不值得哀痛,他们真正难过的是即将见证王诩这么一位惊才绝艳的人物受罚。

要知道,学宫对于当众杀人一向严惩不贷,王诩最起码也要被剥夺修为逐出学宫。

“好。”

王诩收回烧火棍,面上没有太多表情。

他无所谓,反正大学官们总不能坐视计划崩盘,有求于己的是他们,着急的也该是他们。

“教谕们,对方都侮辱到你的祖国了,难道要让王淼无动于衷吗?”一向沉稳的白秩见状,不由激动起来,“春秋尚有义士用鲜血来捍卫礼义与祖国,难道今日的义士就该被扼杀在以育人为本的学宫吗?”

“你刚刚也说了,义士要用鲜血来捍卫,这不光是敌人的鲜血,也有自己鲜血。”

一位儒家教谕看着双眼通红的白秩叹了口气。

“我们又何尝想抓他呢,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等等。”

一个轻朗中带着些许慵懒的声音在一旁响起。

“若是本礼官没看错,刚刚不是论道的比武环节么,由争白学社的副社长对阵眼前这位...王淼,是吧?”

王诩朝出声之人望去,嘴角勾起一丝弧度。

来人手拿酒葫芦,腰佩白玉环。

面若宝玉,双眸如剑。

正是先前剑冢外有过一面之缘的白也。

“见过礼官。”教谕们皆是拱手道。

“嗯,礼数就免了吧,回到刚才这个问题,说要事。”

“您说是...论道比武?”

“怎么不是?”白也笑了,如剑般的眸子眯了眯,“我且问你,是不是死者主动上了高台,而且论道还没结束,他本人又是争白学社的副社长?”

“对,可是...”

“那还有什么好可是的,结果已经很明显了。”白也走到王诩身边,“王淼格杀此人无罪。”

“不过...”

“不过什么?”白也露出一口白牙,“不过我跟你讲个秘密,刚才他那一剑是我递出去的。”

此言一出,学子们纷纷安静下来了。

原来是礼官大人出手啊,那怪不得有一剑飞虹的效果。

他们也停止了对王诩修为的猜测。

“换句话说,那人是我杀的,按你们这些腐儒的观点来看,与其抓王诩,不如抓我。”白也笑眯眯地说道。

“那我能问问,为什么礼官大人要致此人于死地呢?”

“因为他辱及其他国家,还主动挑衅他国国民,我看不惯。”白也摊了摊手,“难道我看不惯这个理由还不够么?”

“够,够。”

一众教谕连连应承,浑身冷汗直流。

他们也不想抓王诩,既然有这位主动扛下此事,那他们也就顺水推舟了。

“那好,诸位都散了吧。”

白也挥了挥手,脸上绽放出笑容来。

不光是教谕,连同学子也都跟着撤了。

原因无他,这位名叫白也的礼官大人行事太过可怕了些,尽管一直在笑,那他们也害怕啊!

很快场上只剩下了王诩、白秩还有白也三人。

白也抿了抿嘴,“自从听说你在剑冢干了大事后,我就打定主意了,今天就要与你好好交流一下,这世上庸俗之辈太多,我不愿你也循规蹈矩,来,跟我回穷意阁一醉方休!”

“一穷世间景,再塑心中意,你这小楼名字倒是风雅。”

王诩呵呵一笑,不卑不亢。

他随即指了指还在身旁的白秩。

“只是今天恐怕不行,我早已和他有约了。”

“这样啊...”白也面露悲伤之色,不过转瞬间便哈哈大笑起来,“那好吧,明天见。”

“也不光是我,大学宫送到我这里养病的凌清秋也想见你呢!”

“好,那就明天见。”

王诩笑着一口应下。

实话实说,今日白也的解围很关键。

若没有他,虽不至于计划失败,但至少还要再费一番波折。

至于白也把那一剑揽到自己身上更是神来之笔。

白也说着说着,喜上眉梢。

“就冲你刚刚那句一穷世间景,再塑心中意。就冲这句,可谓甚妙!细细品读口齿留香...”

“哈哈,今日下酒菜有了!”

白也脚步微动,下一瞬已在十米开外。

“好了,我要回去喝酒了。”

只见他喉头动了动,将酒液送入口中,还不忘伸手朝王诩告别,并且嘴里还不断念念有词,如同耍酒疯般大声称赞。

“有趣,有趣!”

“好,有趣,有趣。”王诩搁着老远附和道。

等到送走了白也,王诩也长长吐出了一口气。

随即他将腕间红珠褪下,郑重地放到了白秩手里。

“碧浣托我交给你的,如今也算是物归原主,功德圆满。”

一听这话,白秩突然眼前一黑,突然有种不详的预感萦绕心头。

只见他嘴唇哆嗦着,近乎于哀求地看着王诩。

“是她发生什么事了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