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7章 刺杀的隐情

赤虎跪在地上,对着皇帝行了一礼,有些不安的开口说道:“陛下,那李宪将军不愿意开口,或者说,他不愿意对末将开口!”

“大胆,他李宪到底是什么意思?莫非是他真以为,朕真的不会杀了他吗?”

听到赤虎的话,皇帝赵乾勃然大怒,他本来就对于李宪的不作为,感到愤怒,眼下这李宪更是大胆,连他的问询,都不放在眼里。

真以为他这个皇帝,就真的不会屠戮功臣了吗?

感受到陛下语气中的杀意,赤虎赶紧的开口解释道:“陛下,陛下息怒啊,那李宪将军非是不开口,而是他说了,他要见到陛下和晋王同时在场,才会开口的。”

“还有,他还说了,他要说的话,乃是太上皇的安排,陛下要想知道昨夜的事情,必须按照他说的来,否则,他宁愿死,也不会开口的!”

“赤虎,你可知道,仅是这两句话,意味着什么吗?昨夜之事,若是关于父皇的安排,那此间的事情,可就太大了!”

皇帝赵乾略有深意的说着,看向赤虎的眼神,都有些冷漠了起来。

此刻的赤虎,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纵然他出身于守护陛下的潜龙卫,但涉及此等隐秘的事情,可也不是他一个潜龙卫能够知道的。

良久,皇帝赵乾才是叹了一口气,开口说道:“赤虎,你亲自去死牢守着,这段时间,不必对李宪用刑,既然他想让朕和小六一起去见他,那么,朕就给他这个机会。”

“赤虎,你乃朕之潜龙卫,应该知道此事的严重性,进入死牢之后,不允许他和任何人说话,违令者斩!”

“是,陛下,末将知晓,死牢之内,不会有人说话的。”

皇帝摆了摆手,赤虎赶紧的离开了,至于他该如何做,想来,以他的心性,会给陛下一个满意的交代的。

随着赤虎的离开,整个乾清殿内,又仅剩下了赵乾一人,空荡荡的大殿之内,皇帝赵乾忍不住开口喃喃自语了起来。

“父皇,您到底想干什么?帮助那贱人刺杀于您,到底是为了什么啊?”

是的,其实皇帝赵乾昨日之后,就已然反应了过来,毕竟,那慈宁殿可是后宫的所属,乃是他大赵皇宫的深处了。

作为大赵境内,防御力量最强的存在之一,又怎么可能被一些一流境界的人给刺杀了呢?

慈宁殿外的禁军呢?守卫慈宁殿的龙卫呢?以及保护太上皇的宗府护卫呢?

这些人,在事发之时,可都没有出现呢?

甚至,连带着效忠父皇数十年之久的李宪,也都是单纯的看着,整个父皇身边的护卫,也就仅仅剩下了郭让一人?

何其讽刺,何其悲哀,他大赵一代中兴之主,竟然就这么潦草的逝去了?

这里面若是没有父皇的应允,这些人,根本就不可能离开慈宁殿,甚至,就以宗府护卫和李宪来说,若非父皇之令,其他人,哪怕是他这个皇帝,也都没有资格命令的。

可话虽如此,但理由呢?

这根本说不通啊?

总不至于是父皇拿自己的性命,去换王家的暴露吧?可问题是,这样的对比,岂不是太亏了吗?

要知道,太上皇的身死,对于他大赵的打击,可谓是空前的,甚至,连他大赵在国际上的声望,都会受到致命的伤害。

毕竟,一个上一任的帝王,在自己的家中,被自己的贵妃刺杀?何其可笑?

父皇经营了一辈子的名声,仅是这一件事,就完全的毁了。

这一切的一切,他这个大赵皇帝,实在是想不通啊!

“哎,小六,大哥终究比不上你的聪慧啊,若是此刻你留在京都,恐怕就不会发生这等事情了吧!”

随着王家之女大逆不道,刺杀太上皇的事情,流传京都,大赵朝堂当即颁发了对王贵妃的通缉令,另外,以政令的名义,将王家判为叛贼,着兵部商议,择日出兵前往太原,覆灭王家族地!

本来嘛,一道宣判王家的朝廷指令而已,按理来说,是不会发生什么大的混乱的,毕竟,王家虽然乃是大赵第一世家,但也仅仅只是世家而已。

没有掌控朝堂大军的王家,若是朝廷下定决心,哪怕是一支偏军,也能够将其覆灭殆尽。

然而,事情若仅是如此也就好了,在朝堂政令,传通大赵各地的时候,竟然在很多地方,遇到了强烈的抵制。

诸多小世家豪门,纷纷出面,为王家说话,甚至,有很多人都觉得,此事乃是皇室刻意为之,就是为了覆灭世家的。

毕竟,如今的四大世家,也就仅仅剩下了太原王家,还保留着自主性,至于那谢家,早已然沦为了晋王赵钰的附庸了。

主脉的权力,尽数被京都分家夺了去,家族的家主,商路,政事,人脉,等等,在晋王府的干预下,也都转换在了谢玄的身上。

此刻王家出现如此大的罪责,未尝不可能是皇室故意的,毕竟,太上皇赵宇毅玩假死这一套,又不是第一回了。

当然了,这些只是表面上的理由罢了,真实的原因乃是如今的王家,乃是世家豪门唯一的依仗,若是王家被皇室清理干净,那么,他们这些小世家豪门,就会彻底的沦为朝堂的鱼肉。

涉及自己家族的未来,纵然是面对如今强盛的朝廷,他们其中的一部分,还是站在了朝廷的对立面。

当然了,世家豪门和皇室朝堂,本就是天然的对立面,如今来看,唯一的区别就是有些选择了妥协和效忠,但有些却还活在过去的荣耀当中。

他们坚信,在他们和王家的努力下,终究会回到曾经的模样的。

为了昔日的荣光,他们选择了全力支持太原王家,哪怕是名义上的支持,也不愿接受朝廷的政令。

不过半月左右的时间,大赵四方之地的诸多地方,先后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叛乱,当然了,如今的大赵百姓,大都可以安居乐业,这些所谓的造反叛乱,虽然算是四处开花,但说白了,根本就发展不起来。

毕竟,好不容易和平了几年,底层百姓谁又愿意打仗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