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木炭脱色法

腊月二十一日,冬雪依旧。

早晨起床出门时,李孟羲看到院子里又落了厚厚的雪,他只是感慨一句,雪好大的奥。

他以为只是雪大,他根本想不到,大雪连下了半个月,已经算是雪灾了,此一场连绵半月的大雪,大汉北境,不知多少苦寒百姓冻死在了雪夜之中。

雪灾已经实质上形成了,年景又不好,生民艰难,然而对义军十几万之众来说,大雪带来的影响不大。

义军物资虽说贵乏,少粮少屋更少柴草,然,粮虽少,一日两顿稀粥还是有的;屋虽少,有基本的帐篷保证,十几万人轮换着来睡觉,每日每天能睡够足够的时辰,后来又有了雪屋和冻土房子,睡觉就更不成问题了;柴草虽也少,可热水供应不缺,虽少篝火御寒,但民夫众人,每隔一刻便能一大碗热水喝,滚烫的热水下肚,浑身热的直冒汗,还不等汗干了,一刻过了,又能分到一碗热水了。

义军十五万之众,总体物资很多,但人均物资很少,人均甚至比不过乡间最穷困的贫民,然而乡间处处有人饥寒而死,人均物资更少的军中却少有人冻毙。

这到底是集体的力量,还是统筹的作用,不得而知。

总之,在物资有限气温又很低的艰难环境下,军中十五万人,勉强得活。xuqi.org 海豹小说网

李孟羲外出巡营了,他走的远了一点,离开了南门外营地,顺路向朝南大道沿路巡视过去。

一直走了二里多地,一路上,大道当中帐篷、雪屋和冻土屋杂处路中,道旁,各队所属的队旗有序的一根根插在路边一字朝后排去。

营地扩散了好多倍,编制依然还在,依然还整齐有序。

李孟羲很好奇,当日下发的簸箩以及抓鸟工作都如何了。

走着,李孟羲瞅见前边雪地上支着一个簸箩,簸箩下有斑鸠正在啄粮吃。

李孟羲不由停住了脚,他怕惊走了斑鸠。

忙着啄食的斑鸠丝毫没顾忌头顶的簸箩,簸箩边沿,支着一个小棍,小棍上拴着一根长麻线,李孟羲离得远都瞅见了,麻线在慢慢绷紧。

忽然间麻线勐地一挣,簸箩啪嗒一下扣下,一下将斑鸠扣在了其中,斑鸠受惊扑棱着,把簸箩顶的乱晃。

这不知是谁的陷阱,成功抓到斑鸠了,李孟羲露出了笑意。

李孟羲听到一声兴奋的欢呼,然后就看到了簸箩边雪屋里钻出来一个人,李孟羲都愕然了,无他,方才根本没看到拉绳的人在哪。

拉绳的那家伙原来藏在雪屋里,然后用木板把雪屋的出口挡住了,整个人拉着绳子缩在里边,藏的严严实实的,以至于近在五步之内,斑鸠都没察觉到人在。

李孟羲讶然失笑,没想到,雪屋这玩意儿还有隐匿效果,民夫们抓鸟雀原来是这样抓的,原来缩在雪屋趴在床上就能抓,安逸的很,一个个全成老六了。

李孟羲知道拿簸箩是能捕到鸟的,并且这个诱捕方法,几乎不损耗粮食,多少能得到一些肉食补充的。

只有一点,李孟羲不十分确定每日到底能捕到多少鸟。

回头,李孟羲问向游骑队长,他问,“鸟多吗?一天能逮多少鸟?”

游骑队长和其他巡逻的骑兵七嘴八舌起来。

“天天有。”

“前个,夜个,都见人逮住了。”

“能有三五十?”

“不止!百十总有了。”

……

问出了模湖的答桉,因捕鸟一事,规定的是谁捕到的鸟归谁自己,没有强制往上收,也就,没办法统计全军的收获。

按游骑们的回复,每日整个所有的营地,全军十五万人,扎营占地总面积估计得万顷了,然而这么大的面积,数千簸箩,每日捕到的鸟只有百十。

李孟羲感觉这数量实在太少,军中簸箩少说大几千,多说上万了,一万个簸箩,日均抓一只鸟,那也是一万只鸟雀,如果五日抓一只,那日均也是两千只鸟。

可,实际日均顶多只有几百只。

几百只鸟收集起来,足够供给整个伤兵营和妇孺营每日炖鸟汤吃鸟肉,奢侈的不行,可平均分散到十五万中人,就太少了。

李孟羲意识到,冬日捕鸟确实投入低,确实能有收获,可收获量不如预期,太少了。

斑鸠肉应该很好吃的,李孟羲有心想拿粮食去把民夫抓到的斑鸠换回来,可随后,李孟羲想到了自己立下的军纪。

军纪乃是,军中任何人等,不得私下求购或交易鸟雀。

这一条军令的内容是,任何人,任何战兵,任何巡逻骑兵,任何巡逻士卒,包括民夫们之间,任何人不得向他人求购鸟雀。

不是价格问题,假定场景,一只斑鸠价值为粮食二斤,然后有一战兵百夫长馋肉了,想过来以四斤粮食的高价把肉换走,那么于民夫个人,会很愿意拿肉换粮的。

百夫长得肉,民夫得了粮,各取所需,都很开心。

放开了交易,这很好,但是,问题就出在交易本身。

假设一民夫幸运的抓到了一只斑鸠,然后一穿甲挂刀恶声恶气的百夫长过来,冷冷的说,“买斑鸠,一斤粮换斑鸠,换不换?”

这时,虽是交易,可民夫惧百夫长权势,又本着多一事少一事的想法,忍下委屈,只能换了,一只斑鸠,换了一斤粮,亏死了。

理想状态下,交易能讨价还价,进行交易可以互通有无各取所需,这不无不可。

然而实际情况很复杂,讨价还价这么简单的条件就很难保证。

所以,军中令,任何人不得私下交易所捕鸟雀,怕的就是某些人以权欺压。

此一条军令,渊源已久,乃是早前行军之时,每扎营,民夫散出采集,有时会在草丛里碰到兔子,当时李孟羲就恰好撞见,一民夫抓到兔子,骑兵什长两眼放光的过去说拿一斤粮食换兔子。

当时便是,那民夫犹犹豫豫心不甘情不愿的把兔子递给骑兵。

要说,这算是自由交易,一个愿意换,一个愿意给粮,为何不可?原因就在,虽是自由交易,但是双方并不是心甘情愿的交易。

一骑兵什长,骑着高头大马呼啸而来,居高临下威风凛凛的马鞭直指兔子,说换兔子,这算公平交易?这算以势压人。

当时李孟羲亲见此一幕,故,直接就掐死了军中所有交易活动,并严令规定,任何游骑,只有巡视防备勐虎豺狼的职责,不得向任何一个民夫求购野物,哪怕一根野菜也不行。

当时对巡狩游骑的限制还不止这些,还有游骑只有巡逻之职,不得下地采集,不得追赶野物。

不然,堂堂一个骑兵,仗四蹄之快,一骑绝尘的冲到民夫前边把野菜全给刨了;或者,民夫好不容易追一个野猪追了半天眼看把野猪追上了,然后游骑想抢,骑着马嗖的冲过来,截胡了。

外出采集的规矩,民夫之间的规矩,谁抢到就是谁的。

按这个规矩,游骑抢到了野猪,那野猪就是游骑的。

可,这合适吗?

堂堂一骑兵,不管是跟民夫们抢野菜,还是截胡野猪野兔,太掉价,太不地道。

再者,民夫外出采集时,因何要派游骑巡视,是要防备可能突然跑出的勐虎豺狼,一旦有危险,游骑就要杀出去跟勐虎搏斗,这是游骑的本职。

要是游骑忙着去抢野菜,忙着去追兔子,万一有勐虎出来,游骑支援不及,稍耽误下就是几条人命。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