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张让的密信

叶天对着皇甫嵩问道:“如今波才已经伏诛,不知道将军下一步的动向如何。”

皇甫嵩听闻叶天询问他汉军下一步的行动,笑了笑说道:“下一步的动向啊。

之前我们攻打阳翟城的时候,其实朝廷的诏书就已经下来了,圣上看来是真的有些着急了。

令我们打下阳翟之后立刻出征汝南郡,一个月之内将那汝南贼首彭脱给消灭了,彻底平定豫州。

这汝南黄巾大渠帅彭脱虽然不及波才,也是个难对付的人物,之前他大败汝南太守赵谦,席卷汝南全郡。

实力在豫州仅次于波才。之前在我被困长社的时候彭脱也是出了不小的力气,现在是反击的时候了。”

“原来如此,这彭脱盘踞于汝南,确实要除掉,方才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到时候便可从容北上兖州,或者南下荆州了。”

“子穹,接下去平定汝南,还要多多仰赖于你之力了。”

皇甫嵩点了点头说道。

“那是自然!”

叶天点头说道。

从皇甫嵩的口中,叶天得到了下一步汉军行动的目标,也不再多留。

一走出皇甫嵩营帐,叶天就感觉习惯了账内黑暗的眼睛有一些被阳光刺痛了。

同时身上有一股燥热传来,在皇甫嵩帐内十分的阴凉,而在军帐外就不一样了。

正值盛夏,暑天的烈日将整个地面都炙烤地热气蒸腾起来,远处的地面草木都有些虚浮之感。

出来营帐没两步,在烈日之下,他就感觉出了不少的汗,快步向着自己的营帐处走去。

还没有走出两步来,前方却是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叶天抬头望去,居然是骑都尉曹操。

此刻曹操身穿一身便服朝着皇甫嵩的营帐处走来,曹操的脚步轻快,脸上有一种高兴的身采。

“孟德,没想到如此之巧,在这里见到了你啊。”叶天对着曹操说道。

曹操看起来心情不错的样子,说道:“是啊,子穹,看来我们两人真是有缘啊,这么快就在这里再见了。

“哦,孟德来此是为了?”

“子穹你有所不知道了,我这次来是来像皇甫将军请辞的,只是不知我们再相见的时候在何时了。”

听到请辞两字,叶天皱眉说道:“请辞?孟德,你这么快就要走了吗?”

虽然知道曹操可能会离开了,

羽林卫的身份特殊,现在豫州最大的威胁波才已经被解决,羽林骑兵也不可能一直滞留在外。

作为皇家禁军,他们还有保卫皇室的重任在,不可能长久在外地驻扎,迟早要回京城的。

只他没有想到的是,居然这么快。

好在波才已死,局势平稳了许多,曹操的作用也没有那么大了。

曹操点了点头道:“朝廷的诏书已经下来了,承君上恩宠,迁我为济南相,不久之后就要返回洛中述职,随后上任了,而我这次来就是来像皇甫将军道别的。”

济南相?!

叶天眼眸一闪,那便是正常了。

迁居济南相,原来如此啊,叶天瞬间明白过来了,这次曹操率领羽林骑来征讨黄巾军,一大目的自然就是镀金了。

如今他在长社力挽狂澜,又在阳翟城从攻成功将波才拿下,也算是立下来了大功了。

以曹家的权势,搞个太守级别的官职自然也不会是什么难事。

东汉是郡国并行制,郡和国等同,属于一个级别。

所谓的济南相,就是一国的最高实权人物,相当于一郡的太守了,算是一方重臣了,乃是两千石的大吏了。

原本这次让曹操担任都骑尉出征,只是想让曹操积累些声望,没想到曹操表现相当超过预料,堪称完美。

自然在朝中曹家的人运作下,很快就给他搞了一个济南相的职务。

听到这事,叶天立刻拱手说道:“孟德,如今天下昏暗,黄巾四起,百姓生活艰苦,如在滚滚沸汤之中。

我知道你胸中怀有大志,这济南相也不过是你第一步而已,希望你能在济南国整顿吏治,让一郡清平,让百姓安居乐业,我代济南国百姓谢过了。”

曹操正色回答道:”那是自然,我曹操生来一共两大愿望,一是假如我为将,要为我大汉开疆扩土,讨贼立功。当个征西将军,收复大汉西域,死后在墓碑上题字说:“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二是假如我为相,一定要革除弊政,澄清吏治,整治那些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好让天下百姓皆过上好日子,不管是那些世家豪族,还是阉人竖宦,都无法欺压百姓。“

“孟德,你有这份心意,我就放心了。”叶天眯眼说道。

和曹操又闲谈了两句,两人各自告别而去。

目送着他走入了皇甫嵩的军帐之内沉默不语,转身离去。

…………

阳翟之战后,

阳翟城,太守府邸之内

在一方华丽方正的紫檀木案牍之后,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卷宗和公文,而在这案牍之后此时正坐着一人。

案牍之上摆满了名贵的红烛,有柔和的光芒放出,将整个厅堂照得一片光亮。

一男子坐在案牍之后,手中拿着一封书信正在细细读着,眉头紧紧皱了起来,面色有些凝重。

此人身穿一身暗红绣金的刺史官袍,看年纪的话大概在四十岁左右。

长相清隽,两鬓微微泛白,是位俊逸不群的文雅之士,身上有一股掩盖不住的儒雅。

此人也不用说,正是如今的豫州刺史王允。

在阳翟城被攻破后,原来的太守府邸收复了。

也就被豫州刺史王允当成了他的暂时办公之处。

王允自从成为了豫州刺史后,就一直过的是颠沛流离的日子。

黄巾军席卷豫州,王允名为豫州刺史,实际上连一个稳定的办公地都没有,可见他的狼狈。

此刻阳翟城被攻下,王允总算是有了一个办公之处,又解决了一个心头大患波才。

常理来看的话,王允现在的心情应该不错。

然而他此时的脸色却是极差,似乎和他手中的书信有些关系。

看着手中的书信,王允的眉头紧锁了起来。

这书信中记载的是什么天大的了不起之事情似的,让刚大胜的他居然有一丝的不高兴。

“文举,这封书信,你是从哪里得到的。”王允将手中的书信放了下来,沉吟片刻,对着孔融说道。

孔融犹豫片刻说道:“启禀大人,这些书信,都是我在查收内城的府库之中以后发现的。”

“其中的内容,你和慈明应该也看过了吧,你对于此事有何看法?”王允淡淡说道。

孔融脸上的表情同样是十分的凝重,缓缓说道:“这个问题嘛,我也实在是不知道,此事事关重大,实在是要好好考虑一下该如何处理。

一旦处理的不好的话,我担心会有大祸降临在我们的头上。”

孔融号称天下第一神童,自然是天资超绝,非一般人可以相比。

在儒家功法的修为上面,也是非常的厉害,乃是炼魂宗师。

然而此刻对于这几封书信,居然让他如此的忌惮。

听完了孔融的话语,王允点了点头,似乎十分赞同他的话语:“没有其他人知道这件事情吧?”

孔融用确信的语气说道:“刺史大人放心,除了我和慈明外,没有其他人知晓此事。”

“慈明,你对此事怎么看?”王允双眼盯着荀爽,淡淡问道。

“荀家八龙,慈明无双”。

这说法当年在豫州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这句话说的正是荀家第六子荀爽荀慈明。

荀爽虽然天资惊人,号称荀家那一代最为厉害的人物。

可惜的是他年富力强的时候,恰逢第二次党锢之祸最为酷烈的时候。

那时候是宦官集团和士人集团斗争的最为激烈的时候,士人受迫害,荀爽根本没有可能出仕。

黄巾起义之后,害怕党人和黄巾军勾结,刘宏这才是停止了党锢之祸。

此刻党锢之祸终于停歇,可惜当年名震一时的荀家八龙已经都已经老去。

好在荀家传承未曾断绝,年轻一代中又有许多俊彦出现,让荀氏看见了再度复兴的希望。

这次王允,特意征辟了已经因为党锢之祸隐居避世多年的荀爽,也是看重了他的才能。

而显然荀爽也并没有让他失望,之前和王允,孔融联手,大破波才。阳翟城也轻松一战而下。

荀爽正了正头上的进贤冠,语气平静地说道:“恐怕谁也想不到,备受当今圣上宠幸的中常侍张让大人会和豫州大渠帅波才有勾结,书信来往如此的密切。

之前我就早就听闻宦官中有太平道的信徒,没想到已经渗透到了这样的地步,连地位最高的中常侍张让都涉及其中。

看来张让这些人是早就坐好了两手准备了,黄巾军胜了,他们有内应之功劳,而黄巾军败了,他们自然是依旧可以安享荣华富贵。

不过既然让我们发现了,自然不会让他遂心的,我辈身为儒家士子,自然要为社稷除去这些蛀虫……”

这几封书信上,记载的正是张让和王允密切的往来。

居然堂堂最受刘宏宠爱的中常侍张让会和那些最为卑贱的黄巾蛾贼有所来往。

要不是王允三人看见了书信,恐怕也想不到,张让和王允和黄巾教也有关系。

张让那可是当今天子最为宠幸的中常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会想到此人会去做这种事情呢?

王允似乎明白了荀爽的意思,思索片刻之后说道:“慈明你的意思是,将这几封书信之中的内容上奏给朝廷,禀明圣上,让圣上来定夺此事?”

荀爽对王允微微笑了一笑,说道:“子师,你想的太简单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圣上对于张让等阉人的宠幸已经到了盲目之地步。

虽然我们证据确凿,但是光是想要凭借这几封书信就想要将张让扳倒,还是不可能的事情。”

荀爽此刻说的也确实是事实。

张让,赵忠两人是如今最受到刘宏信任和宠爱的两位中常侍。

汉灵帝刘宏更是有一句十分有名的话:“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

可见是两人是多么受刘宏宠幸,如今两人可谓是权倾朝野,洛阳南宫北宫都为两人所把持。

哪怕王允将张让与黄巾军大渠帅波才有勾结的这些书信启奏于尚书台,想要扳倒张让怕也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