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真想起来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她没有给程晓磊留寒假作业。
尽管只放了十几天的假,但学习这件事情,枯燥乏味,荒废了一天就有可能会将懒惰持续下去。
没想到没等顾真开口问,程晓磊主动交了作业:“喏,这些天,我把剩余的高二数学、化学
、物理看完了,这些是我不会的。”
程晓磊的书本,罕见的破烂,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从哪个垃圾堆里翻出来的。
顾真翻开看了看,假装对他用红色的墨水笔划下的痕迹点点头:“不错,这里确实是难点……这样吧,我晚点整理一下,明天给你详细的讲解?”
程晓磊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还顾真向来都是丢给他一本手写的解析,光那些解析,他都用牛皮绳穿起来订成了一本厚厚的册子。
虽然这样,顾真会很累,但确实给了程晓磊莫大的好处,他能够在某个知识点模糊的时候快速翻看,得到最精辟的讲解。
对此,程晓磊感激于心。
顾真见程晓磊眼里的愧疚之色,心里暗笑,但一想到自己确实熬夜点灯的给他抄解析,还是沈北最高精尖的名师解析!那可是深处偏僻农村的学生们根本不可能得到的资源……他的愧疚果然是应该的。
顾真拿着程晓磊的书本,将他标记了红色的部分都轻轻地折了页,他不懂的地方起初有很多,后面就越来越少了,顾真发觉他的学习和理解能力其实很强,能够将已获得的知识用于学习新知识上,光这一点,就很需要悟性。
徐光华是红光满面的走进屋子里来的,他手里捧着一块红布盖着的奖状,急冲冲的开口:“同学们好,新学期开始了,先来总结一下去年全省第一次摸底考试,我们的学生取得的成绩。”
同学们都端端正正的做好,在这个通讯补发的年代,成绩要过许多天才能统计好,在开学的时候发到学生们手里。
“咱们班有两名同学进入全省前五百名,有五位同学进入全省前一千名。李国华、马飞,你们两个分别列第三百二十五名和第四百五十名。”
点到名字的两个学生嘴角挂着掩饰不住的笑,全省前五百名意味着他们可以去沈北读最好的大学了。
“梁艳艳、崔明月、马飞、张文馨、还有顾真……你们的排名分别是……第一千名。”
顾真笑了,倒不是那种掩饰不住的自豪的笑,而是自己大部分抄袭程晓磊,少量的题其实是自己在辅导程晓磊的过程中也慢慢会做的,为啥自己比程晓磊考得好?而且正好是第一千名。
第一千名意味着自己也能考上个大学,但是未必能选到啥好专业。
前世的自己发奋努力,全省的成绩都是名列前五十,高考更是全乡第一。
顾真笑的很无奈,辉煌虽然不再,但好歹不算太丢人。
程晓磊带头鼓起了掌,班里其他的学生虽然羡慕嫉妒恨,但也要表现的从容,所以也跟着鼓掌。
殊不知,程晓磊目光炯炯只看着顾真,他心里佩服的只有顾真,无论她是不是第一名,无论她考了多少分。
掌声完毕,有学生开口问:“徐老师,那你拿的那个红布盖着的奖状是什么?”
徐光华面色红润,容光焕发,激动不已:“同学们,这张奖状是省教育厅颁给我们班一位同学的,她的作文成绩在本次摸底考试中,获得有史以来第一个满分!”
“满分?天啊!”
“不可能吧,我没见过满分作文?”
“到底是谁啊?”
此起彼伏吵吵嚷嚷的声音,在揭下红布的那一刻戛然而止,然后许多双眼睛齐刷刷的回头望向顾真。
顾真眯着眼睛看向讲台上那张鲜红的奖状,在看到自己名字的时候,她也有点惊讶。
以速度为题,她分析了国家大事,五位一体之间的平衡与共同发展,这些是在许多年之后我们国家正在慢慢实现的事情,却不想竟然能够获得满分的成绩。
毕竟这样的作文,会两极化。
轻轻放下奖状,徐光华激动地拿出最新一期的‘新华日报’,“咳咳,不仅如此,新华日报也刊登了顾真的这篇作文,称其是‘十年文采第一人’,接下来,我们请顾真为我们朗读一下这篇作文吧!”
说完,教室里鸦雀无声,然后不知道是谁带头鼓掌,教室里又迸发了雷霆般的掌声,徐光华看向顾真的眼神,充满了崇拜。
顾真摆摆手:“老师,我现在还有点懵,要不然……你帮我读吧?”
徐光华乐意之至,自从得知这个消息,他就反复拜读顾真这篇文章,深深觉得这里面每一句话都有无限的内涵,每一个字用的都极为精准,在这篇文章的背后,他似乎能看见祖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而拥有这样独到理解的人,仅仅是一个高中生!
当初阅卷老师对顾真这篇作文确实出现了两极化的打分取向,有人说这是一派胡言,是超越现实的不切实际的构想,应该给零分。
但坚持给满分的阅卷老师一派则认为这个学生深谙历史发展之道,对国民心理,经济发展,国际局势,政,治因素均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写出如此惊才绝艳的文章。
最终,后面一派人数占多,于是全省历史上第一个满分作文诞生。
顾真也是后来才知道,因为她作文分获得满分,才使得总分跻身前一千名的行列,正所谓无巧不成书。
话说回来,徐光华捧着报纸,虔诚的朗读了顾真的文章,听得满座学生们一愣一愣的。
以速度为题,他们只能想到‘欲速则不达’,所以要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做人,这已经是高水平的了。
其他人或许写的是从小推车到自行车,再到三轮车,科技的进步使得人类生活更美好。
再不就是联系到航空航天,‘东方红’一号,等等。
可是如此全面而细致的描述发展速度与平衡的关系,指出国家发展的趣事,未来世界的脉络,这真的是天天上课睡觉的顾真写出来的?
徐光华朗读完毕,还有些意犹未尽,作为语文老师,他沾了顾真的光,受到了省里的邀约去参加高考模拟题,也就是下一次摸底考试的命题。
这可是周围几个乡镇从未有过的荣耀啊!
徐光华放下报纸,再度鼓掌:“顾真,我作为你的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这一天,顾真仿佛幻听了,被鼓掌太多次,耳朵里仿佛安装了一个定时鼓掌机器。越是万众瞩目的时刻,她越是如履薄冰,出名对她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奖状被顾真随意的塞到桌洞里,过了一天又不见了,徐光华见不得顾真如此不珍惜荣誉,自作主张将它挂在了班级后面的黑板报上,黑板报上还有徐光华亲自誊抄的顾真的作文。
顾真虽然不情愿,但也不愿意再惹起什么水花,只得作罢。
试卷发下来,程晓磊盯着自己作文上的三十分着急,毕竟满分六十分,他与顾真相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尽管他的作文成绩并未比其他人落后多少,他的全省排名也在两千名左右。
徐光华为此还鼓励过程晓磊,毕竟他成绩进步的速度已经可以用奇迹来形容了,但程晓磊仍不满意。
他仔细的读过顾真写的那篇作文,不得不承认他这一辈子可能都写不出来,但是他还是得硬着头皮去试试。
顾真早就感觉到程晓磊盯着自己的眼神不对,她想也知道,也有其他同学来问自己是怎样有感而发,平时怎么积累的素材什么的。
“多读书,多看报,多思考。”
顾真一律将他们搪塞过去,但面对程晓磊,顾真觉得自己有必要在其余科目的学习之余,为他仔细的梳理一下主观层面的‘作文’,如何写作。
毕竟客观知识就放在那里,只要会背会用就可以,但作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
另一边,新华日报的常年阅读者王汶月,突然发了疯,在课堂上将报纸撕成碎屑,惹得王大年发飙。
为了培养女儿的阅读能力,他耗巨资天天订报纸,王汶月这是抽什么风?她撕的可是钱啊!
“你跟我出来!”
王大年中断了语文课,将眼睛通红的王汶月叫出了教室。
“怎么回事?”王大年心生不满:“你老老实实上课都做不到吗?我也没逼着你好好学习,什么后路我都给你准备好了,你怎么就是不省心?”
王汶月手里还攥着报纸渣渣,她呼出一口怨气:“爹,顾真第一次摸底考试作文满分,上了报纸。”
“啊?”
王大年刚想说给我看看,却只能在碎屑中看到那么几行字。
“然后她的语文老师受邀去参加命题组的模拟考命题。”
王大年突然笑了:“是真的吗?那我可得……”
“不是你,是她的集训班语文老师,徐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