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海王一号直升机

建造这数百台机器人用去了蓝天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时间之中,蓝天还建造完毕了六条机器人零件生产线以及一个组装车间,只要原料充足,这几条生产线全力开动的话,一天几乎可以生产出二十台机器人。而且,将零件生产线稍微改动一下的话,还可以生产出更多型号,功能更加多样化的机器人来。

机器人的数量足够了,蓝天开始了下一步的建造,这次的建设内容,是造出一个炼钢高炉出来。

蓝天所要建造的高炉,可不同于人类传统的高炉,因为那需要大量的焦炭,而很明显,海王星上没有焦炭,所以蓝天建造的高炉,是结合了最新炼钢技术的。

蓝天的硬盘之中储存有建造高炉的全套资料,而且是经过了改造的,不需要煤炭,只要有足够能源就可以炼钢的高炉。

为了建造炼钢高炉,蓝天甚至造出了吊车型机器人。吊车型机器人可是大家伙,不比海王一到七型这样的小型机器人。为了建造这个大家伙,蓝天足足消耗掉了数千吨的优质钢材和半个多月的时间。

建造好了地基,铺设好了各种管道,比如进料口,出渣口,进气口等,蓝天开始了高炉的建设。

等到开始建设,蓝天才发现了一个难题,在海王星上,至少在蓝天已经探明的区域,很难寻找到适合的隔热材料。思考了半天,蓝天咬了咬牙,干脆舍弃掉隔热层,直接上了一套风冷系统。

要知道,海王星上的风,温度可是零下两百多度,而且海王星上空气很稠密,蓝天测试了一下,发现这套风冷系统居然完全可以满足要求,不禁大是欣喜。

一块块打磨好的钢板被吊车型机器人吊起放在大概位置上,然后另一只机械臂吊起一台小巧的机器人将钢板推到正确的位置,焊接完成之后,又开始了下一块,如此反复。

因为炼钢炉还没有建造完毕的缘故,蓝天现在的钢铁产出完全靠从飞船上带来的几台特殊小型机械。虽然经过了蓝天的改造,这些机械在没有煤炭的情况下也能炼钢,但是产量就不好说了。面对日益增大的钢铁需求,蓝天的这点产量,还真是有些可怜巴巴的。

这一段时间之内,蓝天可算是重新体验了一把等米下锅的感觉。庞大的钢铁需求就是一口沸水滚滚的大锅,只要放进去米,很快就可以做出一锅香喷喷的米饭出来。可是蓝天的钢铁产量却像是一块欠产的稻田,只肯一粒一粒的产出米来,让人等得心焦。

足足忙活了一个月时间,这台炼钢高炉才建造完毕。看着矗立在海王星平坦的冰层大地之上,高足足有六十米的巨大炉子,蓝天感叹了起来。

这个炼钢高炉综合了炼铁和炼钢两项功能。铁矿石进去之后,先被还原成生铁,然后生铁再进入另一套工序,经过各种冶炼,就会变成钢出来。

至于其产量,蓝天做了一下估计,如果生产普通钢铁,原料足够的话,可以达到日产一千吨的样子。如果生产蓝天所能做到的最优质的钢材,那就只可以达到日产十吨的水平了。

不过建造基地框架,需要的正是大量的普通钢材,最多在基地外部用一些铬镍合金钢,以抵抗海王星上极度严寒的温度罢了。

炼钢高炉建造完毕,到了这个时候,基地建设才算是真正开始了。

蓝天并不打算将基地建造在铁矿这里,而是选在了离这里约莫有五千米左右的一个地方。相比起这里,那里的地形,地质等更加适合建造大型的基地。

蓝天先指挥着指挥着工程机器人挖出了无数道壕沟,将地基浇筑好,就开始指挥着另外的机器人生产出一张张的大型钢板,然后运送过去,开始焊接工作。

没错,蓝天是打算建造出一个完全由钢铁构成的基地来。因为海王星上没有建造水泥,砖石等传统建筑材料的原料,反而钢铁是有很多。

随着一号炼钢高炉的建成,蓝天的钢铁生产能力大大加强,甚至于开始了三面开工,机器人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的同时,还在一面建造二号炼钢高炉,一面进行基地的建设。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两年时间。在这两年时间之内,蓝天的机器人数量增加到了一万多台,炼钢高炉则增加到了十个,而且还有与之配套的铸造厂,精密机械加工厂等。

当然,这些工厂都是建造在基地内的,这两年的时间,占地面积有一平方公里的基地已经初见端倪,不过仍然处在建设初期,只不过蓝天先把一些比较关键的工厂建造了出来。

经过这两年的时间,海王星上a-1区已经模样大变了,蓝天的工业区几乎涵盖了几平方公里的地区,工业区内,灯火通明,高炉林立,有无数的各种型号机器人在其中穿梭来去,忙碌不已。

而蓝天,就是这个庞大工业园的大脑,一万多台机器人,数千万个安装在各种设备上的传感器,所传回来的每一个数据都会被蓝天完美的接收到,不会产生一丝一毫的遗漏,而且,在接收到的那一瞬间,蓝天立刻就会给出下一步的工作指示。

也就是说,蓝天可以同时做数千万件事情,而不会产生丝毫误差。这样的效率,也只有蓝天能做到了,这就是人和电子设备结合在一起所能产生的威力。

“恩,b区十三号传感器信息,温度太高?那好,给六十五号控制器下达命令,加强冷却系统运转……”

“d区三千零五十号传感器接收不到数据了……妈的,看来又坏了,九百七十号机器人,立刻带上备用零件前去更换……”

各种各样杂乱但是却庞大无比的信息流时时刻刻不停的涌进蓝天的大脑,蓝天的计算机全力发挥开来,将各种事宜安排的井井有条。

看着飙升到了百分之九十五的计算力使用率,蓝天有些发愁的叹息了一声:“哎,中央计算机的计算力还是差了一点……恩,将建造新型计算机的事情提上日程吧。”

蓝天不可能放任计算机使用率提高到百分之百的,因为那样的话,就代表着计算机满负荷运转,肯定就会产生一些来不及处理的信息,那样就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而且,总要留一些计算力出来,用来预防什么突发事故。

“将生产速率降低十个百分点,而且不再建造新设备,这样的话,可以节省下大约十一点计算力,恩,将这些计算力全部投入到新型计算机的研发吧。”蓝天思考了一阵,下定了决心。

除了计算力限制的问题,蓝天还察觉到了另一个问题,随着建设工厂类型的增加,以及生产的需求逐渐增大,蓝天渐渐感到,目前的这一个铁矿,已经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了。

倒不是说储量不够,事实上,以这个铁矿的储量,就算蓝天再开采一千年都开采不完,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元素储备,略显单调了些。

这里储量最大的毫无疑问是铁,其次是铜、铝、金等金属,但是有一些工业必须的金属,比如稀土——镧系元素就稀少了很多。在建设初期尚且看不出影响,到了现在,这些元素的稀缺和计算力的限制,已经成了制约蓝天发展最大的两个问题。

蓝天下定了决心:“新型计算机短时间之内解决不了,那么,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吧。”

蓝天将以前收集到的关于直升机建造的所有技术过了一遍,又加入进了一些这段时间内所取得的新技术,再结合海王星上特殊的环境,经过一个月的建造,终于造出了一架直升机,建造这架直升机又占用了蓝天两个月的时间。

摆在厂房之内,通体呈黑色,模样像一只倒扣着的碗的形状,就是蓝天造成的“海王”一号直升机了。

这架直升机的模样,跟人类的直升机大有不同,说起来,倒像是飞碟的样子更多一些。这是因为蓝天取得了最新的技术突破,已经不再需要螺旋桨来取得动力了。而且,半圆形的模样,可以用最少的材料获得最大的空间。

做完了最后的一系列测试,蓝天的心情兴奋了起来:“那么,起飞吧,海王一号!”

海王一号下部数个喷射口猛然喷射出了淡蓝色的火焰,强大的反推力作用之下,海王一号重达数百吨的躯体缓缓升起,一直上升,最后,从工厂打开的天窗飞了出去。

蓝天下达了一个指令,海王一号旁边,一个转向喷口喷出一道火焰,顿时,海王一号直接飞远,消失了踪影。

海王一号之上搭载了最新的矿产探测设备,这次出航,担任了帮蓝天寻找矿产的任务。

海王一号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三倍音速,而且,其灵活性更要比人类的各种飞机高出许多。比如,海王一号可以空中悬停,可以垂直起降,可以以极高速度超低空飞行,这些数据,都是人类的同类飞机所达不到的。

看着海王一号传回来的各种数据,蓝天展开了分析。

“恩,在距离这里八十公里的地方有一个铝矿,不过储量太低,位置太深,没有开采价值,抛弃……”

“这里居然有一个钨矿?位置也还不错,就是储量少了点。好,过段时间要派一些机器人去实地勘测一下。”

蓝天操纵着海王一号,在距离海王星地面大概三百米的地方,按照螺旋线的方式,以蓝天所处的地点为圆心,一圈一圈的渐渐扩大着探索范围。

当探索半径扩大到五百公里的时候,蓝天不得不停止了继续探索下去的打算。因为这个距离是有效通讯的最大距离了,再远的话,蓝天就失去对海王一号的控制权了。没有了蓝天控制的海王一号,其结果只可能是坠毁。

而蓝天也不可能离开自己目前所栖身的飞船,转移阵地到海王一号的电脑上去。原因很简单,海王一号上面的电脑没有如此巨大的计算力,整个正在建造中的基地所产生的数据量,会让其瞬间死机,蓝天会毫无意外的死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