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朱元璋的决断!

傅友德想出头的念头不能说有错,但他显然是小瞧了朱元璋的心胸。

况且。

如此大事,怎么可能只托付于一个区区侯爵。

论资历能力,傅友德都差得远。

若是将这般重任交付于他,岂不儿戏?

“大将军,此法觉得如何?”

朱元璋看向沉默不语似是在斟酌的徐达,笑问道。

“若是觉得可行,不如就由大将军挂帅?”

曹国公李文忠主动请缨。

“皇上,若是大将军愿往,臣愿意为大将军副将,辅佐大将军立此不世之功。”

攻灭敌国啊。

而且还是至今依旧幅员辽阔的元人朝廷。

这般大事,一定可以青史留名。

到了他们这一地步,地位爵位富贵都不缺了,谁还不好个名了。

见状,卫国公邓愈和宋国公冯胜亦是请缨。

“皇上,臣等愿往。”

一旁。

朱瑜干咳了一声,提醒了众人。

正主可是在这儿呢。

“皇上,小道以为,此番人数不宜过多。”

“如此大动干戈,反而会让元人起了防范之心。”

“倒不如一切如常,只遣三千精骑,万里奔袭漠北,直捣黄龙!”

这话算是朱瑜的心里话。

他是真心觉得太多人跟去不好。

有个三千身经百战的铁骑跟随着作战就足够了。

太多,就不方便了。

朱元璋没有立刻答应,而是看向魏国公徐达。

“大将军,你觉得呢?”

徐达细想了下,缓缓点头。

“臣以为,可行。”

“以国师的方略来看,这并非是两国交战,需要数十万大军对垒,而是荆轲刺秦,在于斩首。”

“如此,兵就在精不在多了。”

“多了反而太过容易漏了痕迹。”

显然。

朱元璋也是这么想的,闻言认同地点头。

不过保险起见,朱元璋又看起其他人。

“列位爱卿,你们可有异议?”

众人相视一眼,相继回道。

“臣等无异议。”

“臣附议。”

“末将没意见。”

“......”

见此,朱元璋也不再犹豫,直接拍板道。

“那此事就这么定了。”

说着,朱元璋看向徐达。

“大将军。”

徐达上前听令。

“臣在。”

朱元璋下令道。

“大将军即刻返回北平,统领边关各镇负责策应,顺便挑选边镇健卒精骑以供国师统领。”

“而今大明的战马不多,人数就暂定为五千,一骑双马。”

徐达领命。

“臣遵旨。”

“臣告退。”

军国大事自然不容拖沓。

徐达再次行了一礼,转身就走。

朱元璋又看向韩国公李善长。

“韩国公。”

“这居中调度的事就由你来吧。”

“但有所需,一应满足。”

“务必使此事功成!”

李善长明显没想到皇帝会用自己,因此愣了一下方才上前领旨。

“臣遵旨。”

朱元璋不理会这些,只摆手道。

“你也下去准备吧。”

随后。

朱元璋又看向了卫国公邓愈和宋国公冯胜三人。

“你们两个,这次北边是去不了了。”

“不过西南边陲,得有人去盯着。”

“宋国公,你一向谨慎持重,这次你就辛苦些,入蜀坐镇。”

“至于卫国公,你年轻些,就去坐镇甘陇之地吧。”

“朕对你们二人只有一个要求,务必不能让吐蕃和乌斯藏的人干扰到国师。”

“那些喇嘛,可不是什么善茬。”

卫国公邓愈和宋国公冯胜相视一眼,亦是恭敬领命。

“臣遵旨。”

这时。

开国六公除了常遇春已经亡故外,就剩下曹国公李文忠无事可做。

不由得叫屈道。

“皇上,臣请命领军出战。”

差事都分的差不多了,再不吭声,自己怕是连口汤都喝不上。

“保儿,你就算了。”

在当过自己养子的自家外甥面前,朱元璋要放开得多。

“你好歹也是爵至国公,只领三千骑兵出塞,怕是有失身份。”

这下。

李文忠明白了。

按理说,国师所要求的三千精兵,只需遣一猛将带领即可。

刚才主动请缨的颍川侯傅友德就很不错。

这个傅友德算是除了先开平王常遇春之外,又一个骁勇之将,正是合适不过了。

可问题是。

这一次的三千精骑乃是涉及到能否彻底解决元人的关键。

那这么一来,颍川侯这么区区侯爵就不够看了。

自古以来,军功难得。

勋爵的册封,意味着一个人的战场经验,杀伐武功,统兵能力都是非同一般。

侯爵虽然已经了不得。

但在公爵面前,无论是功劳还是资历能力很多时候都要差上一筹。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