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名为军户,实为贱籍

安置老兵?

国胜看向岳麟,眼中充满不屑之色,“大哥,你这就难为了小兄弟!连当今圣上都没办法,更别说他了!”

很多百战老兵,他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最后却因为伤病等因素,无奈离开军中。

明代可没有所谓的安置,好一点的能够领到一笔钱,差一点的就只能拖着残躯,回到故乡度过余生。

岳麟看那老兵兄长身体羸弱,便关切道:“老人家,可是身体有恙?”

老兵笑道:“战场上的隐疾,不打紧!”

国胜心疼地看向兄长,以往大杀四方的百战骁将,如今形如枯槁,到了油枯灯尽的地步!

“我朝皇上,打算制定一套新的制度,用以解决军人的问题。”

老兵轻笑道:“倘若此举能够顺利执行,定能让老兵们有所安置!”

军户?

岳麟忍不住脱口而出,国胜忍不住攥紧双拳,就连老兵也不禁看向眼前书生。

军户之事,乃是朝廷秘闻,皇上还在与朝中大臣商议之中,这书生是如何得知?

对于岳麟,朱英娆,朱四郎姐弟早已见怪不怪。

定是燕王殿下和宁国公主告知!

国胜两兄弟当即释然。

“老人家,其实军户,并不能解决大明兵源问题,甚至会变成累赘。”

岳麟话音未落,就看国胜怒斥道:“胡说八道!皇上设置军户,就是为了保证兵源充沛,兵农合一,让我大明千秋万世!”

我说军户制度不好,你激动个什么劲?

“国胜!”

老兵训斥弟弟一句,笑道:“小兄弟,我这兄弟有些激动,你莫要往心里去。”

“不过,朝廷有令,正军有家属者每月支米一石,无妻者每月支米六斗。”

“此外,朝廷岁给旗军冬衣棉布棉花,夏衣夏布。一般岁给军士有家小者棉布三匹,棉花一斤八两。”

“如此这般,小兄弟还说皇上的军户制度不好么?”

国胜轻哼一声,鼻孔朝天,气势汹汹地向岳麟吹气。

朱四郎也停止了干饭,他对军户制度也十分推崇,认为这是能让大明长治久安的壮举。

不过师父珠玉在前,他打算具体听听。

“皇上的初衷很好,只是下面的人,当真会认真施行?”

岳麟苦笑一声:“从军户来援之一‘谪发’来看,那些被永远充军的或被罚及子孙家属充军的人、本犯死后则于其亲属内勾补、他们变成了军户,此言不错吧?”

国胜点头道:“自然不错!这些人罪有应得,将他们充入军中,也算是皇恩浩荡!这有何不妥?”

不妥,很不妥!

岳麟直言道:“如此来看,是保家卫国的军人,岂不是是与罪犯为伍?如若换做是你,心里会舒服么?”

“至少在百姓眼中,军户的地位低下,甚至不如普通民户!”

“长期以往下去,你觉得老百姓是想当军户,还是保持民户?”

这……

与囚犯为伍,显然有些难以启齿。

国胜哑口无言,至少他们兄弟二人一生光明磊落,肯定不愿当岳麟嘴中的“军户”。

当兵光荣,怎么与囚犯为伍?

“长期以往,民户害怕与军户婚姻后军户的徭赋会牵累自己,而禁止子女与军户的子女联姻婚配。”

“这样下去,军户甚至有绝户的风险!都绝户了,谁来承担军役?”

“军户除了充当军卒,履行军卒的义务外,还要承担各种差徭,如养马、采薪、烧炭、采草、修渠、筑堤、修工事、转输运粮等等!”

“这样的军户,二位愿意当么?”

国胜目瞪口呆,皇上与大臣们绞尽脑汁,设计的军户制度,在岳麟这里却被贬的一文不值。

更为主要的是,他们兄弟二人还觉得岳麟说的十分有道理!

“另外,朝廷的月粮,可都是由军中将校发放,他们只要层层克扣,到普通军户手中,能留有多少?”

“朝廷以严刑制约,这些人敢做?”

岳麟轻蔑道:“莫要小看人的贪心!有些将领,甚至会吞掉军户的土地,让军户沦为流民!”

“军户活不下去,便会产生逃兵,朝廷再以严刑厉法对待,便会产生兵变。”

“二位都是当兵的人,觉得我说的可有道理?名为军户,实为贱籍!”

呼……

国胜只觉得内心身份难受,想到那些追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弟兄,他们的后代要被将帅克扣月粮,难以维持,还要与囚犯为伍,沦为流民,走向造反之路……

老兵目光如炬,本想回到老家,度过人生最后的光阴。

谁知竟然能够约到岳麟这样的人!

此人能够提出问题所在,定是有了解决的方法!

“在下国用!请小兄弟为我等解惑!”

老兵国用当即拱手道:“如小兄弟所言,军户若是如此,建立之初便为国家埋下了隐患!”

“倘若小兄弟有解决方法,还请告知我等!”

告诉你们有什么用?

两个老兵,连饭都吃不上!

岳麟无奈摇头道:“二位,国家大事,距离我等太过遥远,吃饭吃菜,吃好喝好!”

期间,无论国用国胜两兄弟如何问询,岳麟都一笑而过。

饭后,岳麟果断记账,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姊姊,为何我看那两个老兵有些眼熟?”

“就知道吃!”

朱英娆嗔怪一声,如今只有姐弟二人,她才说道:“冯国用和冯国胜,你难道忘记了这两兄弟?”

呼!

朱棣瞪大双眸,“两位冯将军?不是说冯国用将军风仪峻整,器度恢豁?为何如今形如枯槁?”

朱英娆摇头道:“那边不清楚了,兴许是患了病吧……”

岳麟的小院外,一驾马车停靠于此。

冯国胜为兄长盖好被子,心疼道:“大哥!此事上奏给皇上,让胡惟庸、刘伯温等人想办法便是!您何必拖着身体,在此地等候那书生?”

“我可打听到了,此人是凤阳县令!咱们以官职,便能让他和盘托出!”

冯国用咧嘴一笑,“国胜,士为知己者死。像小兄弟这样的名士,可不会向权贵低头。”

“古有刘玄德三顾茅庐,今日有我两兄弟夜宿小院!”

“临死之前,咱也要帮皇上套出解决军户的办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