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我喜欢吃嫩草(求订阅!)

说淮扬十菜,文慧只花心思做了9个菜。

有软兜长鱼、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白袍虾仁、开洋蒲菜、平桥豆腐、拆烩鲢鱼头、水晶肴肉、砂锅野鸭。

最后还有一个邹青竹做的爆炒黄牛肉。

9个淮扬菜加一个川菜,刚好凑齐10个碗。

看着诚意满满的一桌子菜,陶歌非常高兴对文慧和邹青竹说:“色香味俱全,手艺真好,我看着都舍不得吃了。”

随后又对杜双伶说:“双伶,姐今天想喝酒,你拿瓶酒出来吧。”

接着她补充一句:“喝白的。”

杜双伶笑吟吟地去了书房,拿了一瓶茅台出来。

张宣坐下问:“为什么喝白的?红酒好一些。”

陶歌回到道:“在英国每次喝酒都是红酒,喝腻了。”

接过杜双伶手里的酒,陶歌先是给双伶倒了一小杯,随后起身给文慧和邹青竹也倒一小杯。

最后对张宣说:“剩下的咱两平分了。”

张宣有点怕白酒:“你喝尽兴吧,这里面也没多少了。”

陶歌不以为意:“那等会再开一瓶就是。”

闻言,张宣脸色瞬间黑了。

文慧的手艺好,陶歌吃了两大碗饭,把肚子都吃得滚圆。

饭后打个饱嗝说:“姐好多年没吃这么撑过了。”

杜双伶起身说:“陶姐,我们去校园走走,消消食。”

“行。”陶歌跟着起身。

文慧和邹青竹也被叫了去。

“你不去?”看张宣手拿筷子,还在使劲造鱼头和砂锅野鸭,陶歌忍不住问。

“你们去吧,我再吃会儿,这么多好菜不吃完浪费了。”张宣喝点小酒,吃点小菜,这日子过得跟神仙似的,根本不想动。

见状,陶歌饶有意味地瞥一眼文慧,道:“先去走走,回来姐再跟你喝。”

张宣无语,但看到双伶那亮晶晶的眼睛后,还是跟上了。

中大校园不说逛了一千遍,起码也有800回。不过次次都能看到不同的风景,尤其是6月份这种季节。

入眼之处都是花枝招展的青春女孩,各色各异,虽然不能上手,但就是看着也赏心悦目哇。

在外面溜达了半个多小时,回教师公寓后,陶歌召集杜双伶、文慧和邹青竹打起了扑克牌,升级。

张宣围观一阵,随后练起了拳击。

今天还没练习的,得补上。现在年轻力壮能大杀四方,能把双伶和莉莉丝杀得溃不成军。

但要是身体不保持好,30以后,要是再碰上莉莉丝,指不定谁杀谁呢?

所以维持身体锻炼是不容懈怠的,刻不容缓的。

凌晨过,文慧和邹青竹回了三楼。

陶歌摸摸肚子,叫上张宣和杜双伶,就着剩菜一边吃,一边聊。

中间,陶歌对杜双伶说:“今年寒假,姐去你那玩几天。”

“真的?”杜双伶高兴地问。

“嗯,喜欢你们农村的腊月,有年味,这是我在京城感受不到的氛围。”陶歌如是说。

张宣说:“主要是农村现在经济没发展起来,外出务工的人还不多,保持着传统和纯粹,等过个几年估计就不再是这番光景了。”

陶歌认同这观点:“所以说啊,趁现在还有看头,我要多去看看。

以后要是变了,估计用八台大桥抬我都不想去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陶歌拉着杜双伶:“今晚跟姐睡,陪姐说会话。”

“好。”杜双伶欣然答应。

第二天下午,陶歌打算回家。

不过她这次执意带上杜双伶一起回去。

杜双伶望着张宣,等他做决定。

“走,跟姐一起去。”人家盛情邀请,没有拒绝的道理,张宣拉着双伶上了虎头奔。

陶显还是没有任何架子,亲自下厨做了家常菜招呼客人。

同文慧和邹青竹的手艺比,陶显做的菜只能算凑合。

但甚在身份地位不一样啊,有效果加成。

这不,杜双伶同志就吃了两大碗米饭,让陶母脸上的笑容都没停下来过。

饭后,陶歌又跟着两人回了中大。

对此,陶显和陶母也习以为常了。夫妻俩从年轻时起就辗转各地,和女儿聚少离多,没有觉得不习惯。

把三人送到楼下,直到奔驰离开院子,两夫妻才回楼上。

一进门,陶母忽然松了一口气,对丈夫说:“我一直担心陶歌和张宣处久了会日久生情,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

陶显回忆起女儿和杜双伶那姑娘的亲密互动,点点头。

陶母随后又开始惆怅:“这几年我托人给她介绍了几个相亲对象,她都不回应,这该如何是好?

再这么下去,年纪就...”

陶显伸手拍拍妻子肩膀以示安慰:“看开点,日子是自己过的,陶歌她自己觉得舒服就行。”

见妻子还有一口气在心头,陶显坐在沙发上说:“与其操心陶歌的事情,还不如把心思放在陶芩身上,她也到了结婚年纪。”

陶母说:“陶芩我倒不担心,前段时间听你哥讲,她在部队自己谈了个,处的还不错。”

陶显听得甚是高兴:“部队好,部队里的不错。”

...

6月2日,星期天,外面下雨。

吃过早餐,张宣就给李梅打电话,“我要去京城一趟,你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李梅问:“这是去办手机牌照?”

张宣说对。

李梅说:“我这边公司的架子初步都搭起来了,现在范芳丽已经带队四处挖人去了。

现在不是到了毕业季吗,我也打算带队去各大学校走走,看能不能招一些应届生进来。”

两人知道现在还处于工作包分配的年头,私企不是国企,铁饭碗的观念根深蒂固、还没彻底改过来,想要招应届生有一定难度。

但李梅知道张宣在年轻一代人中的影响力,想努力用他的名头试试。

张宣鼓励道:“去吧,多跑几个学校,一家招几个,加起来就不少了。”

李梅说:“好,有情况了我告诉你。”

“成。”

挂完电话,张宣瞄一眼陶歌,偷偷亲一口双伶就说:

“我快去快回,你在家里好好上课,好好吃饭,好好照顾自己。”

“嗯。”杜双伶不舍得抱一下他,想起京城的那个人,嘴巴蠕动一下,可最终什么也没多说。

去机场的路上,张宣问陶歌:“你那两个保镖呢,怎么没见你带在身边?”

陶歌说,“在美国机场分开了,我回了国内,她们俩去了英国,那边需要她们。”

坐飞机的时候,陶歌递给了他一块口香糖。

张宣接过,撕开放嘴里。

飞机上升阶段,张宣还是有点晕机。

不过可能是坐多了的原因,或者京城锻炼身体的原因,情况较之前好了很多。

等到飞机进入平流层稳定下来时,陶歌问他:

“你的手机厂是打算像联想这样走组装路线,还是打算走高精尖?”

张宣毫不犹豫地开口:“奔着高精尖去的。”

陶歌想了想说:“因为你的原因,我此次去美国向一些朋友了解过手机产业,想要走高精尖路线还是很有难度的。

一些电子元件国内暂时还造不出,手机系统和芯片也是面对的大难题,你有想过怎么去着手解决吗?”

这确实伤脑壳的问题,但又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张宣说:“要想缩小技术落差,除了自身科研攻关外,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技术、引进生产线,先走一条买买买的路子。

咱不说一步登天,在短时间内就追赶上人家,那不现实。

但至少也要有这个决心,高端技术可能现在弄不了。但也要实现从无到有,从中低端做起,慢慢积累经验和技术逐渐走向高端。”

陶歌说:“你有这个觉悟就行,姐就怕你想一口气吃个大胖子。

这个东西不是写作,靠你一个人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哪怕你再有钱。”

陶歌建议:“这次去京城,你可以跟李文栋详细谈谈此事。他那俱乐部会员以港商和外商居多,你们要是看中了国外的什么设备和生产线,可以联系他,他的路子肯定比你广、比你多。”

迎着她的眼神,张宣坦诚道:“其实出发前我就有这种想法,到时候还得你帮忙斡旋一下。”

陶歌大气道:“没问题,你的事就是姐的事,你要李梅他们列个清单,到时候交给李文栋。

有些设备和生产线可能他也束手无策,但至少现阶段比你们有希望。

另外就芯片的事,其实你要真想搞,可以单独组建一个公司,然后适度吸引一些欧美强大的投资机构进来,那样买设备阻力就会少很多很多。

只要让他们看到盼头,这些资本家为了自身利益,他们都有自己的渠道和特殊方法绕过一些封锁线,把一些先进设备交给你们...”

搞芯片?他还是不敢轻易涉及,但闲些无聊,不妨听听陶歌的想法。

就这样,两人就着手机的事情,一路聊着聊着就到了京城。

下机时,张宣忽然问:“我好像还不知道你在剑桥学的什么专业?”

陶歌说:“金融和新闻传播学。”

“两个专业?”

“当然,姐是典型的高智商。”

接着她又补充一句:“就是有点懒。”

这个有点懒把张宣听笑了。

见他笑地贼开心,陶歌瞥一眼,淡淡道:“还喜欢吃嫩草。”

张宣果断把嘴巴闭紧,眼神看向了出闸口。

接机的是李文栋。

李文栋和张宣打完招呼,问陶歌:“怎么不到羊城多呆一天?多陪陪叔叔婶子?”

陶歌走前头:“多呆一天就会多增加一份他们催我结婚的想法,还是早走微妙。”

听到“结婚”二字,李文栋笑笑,识趣地不再提这话茬。

ps:求订阅!求月票!

月底了,大佬们把月票砸了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