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稍我一段吧!

沈蓉和娘家人去镇子上卖药的日子,正好碰上了赶大集。

这天赶集的人多,沈蓉怕遇到人贩子,坚决没让家里的孩子去镇子上。

为此,她承诺给侄子侄女们带好吃的,这才把几个小萝卜丁给安抚下来。

去镇子上的人有沈蓉和两个嫂子,以及沈冬庭和沈春生两兄弟。

沈老头儿家的牛是头老牛,一次最多拉六个人。

沈蓉他们刚好六人,还有外加一些用麻袋装好的草药,

因此,沈武提前一天跟沈老头包了车。

天蒙蒙亮时,沈家嫂子们便起来做早饭。

等吃完早饭天也才蒙蒙亮。

沈家人拿着草药来到村口坐车。

沈蓉在路过自己家时,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她回家那么久,还没有来过村东这边呢!

其他人见状,什么也没说。

几人拿着草药来到村口,沈老头已经架着牛车在等着呢!

村口那边的路口处,已经有了三三两两的行人,这都是准备去镇上的人。

大家跟沈老头儿打了个招呼,便上了牛车。

沈蓉挨着两个嫂子坐着,

牛车上面是没有棚子的,嫂子们拿了张破棉絮在底下铺了一层,坐着倒是软和,不然在这不平的路上,就算走得慢,都要颠得七荤八素的。

尽管如此,牛车走了没一会儿,沈蓉来被摇得昏昏欲睡的。

这些日子,都是她一个人在晚上的打理空间里的草药,今早又起得特别早,难免有些睡眠不足。

沈蓉刚上车那会儿,开始还有些兴致,看看沿路的景色,可是看久了,也都是农田,就没什么看头了,也被晃得睁不开眼了。

沈老头儿按照辈分是沈武的族叔,哪怕他车里只是几个小辈,他依旧跟这些小辈有话说。

“春生啊,你们这么早镇上做啥啊?听说三娘回娘家这段时间没少跟你媳妇去山上采药,你们不会是去卖草药的吧?”赶车的沈老头儿满脸羡慕的看了眼车上那几个袋子。

村里人,对于沈蓉带娘家嫂子采药这事儿,大都是羡慕的。

甚至有些人还恶意猜测沈蓉嫁给长生,只是为了学沈连川的医术,这不,现在沈蓉学会了认草药就迫不及待带娘家嫂子们采药了。

也有的眼明心亮的人认为沈蓉回娘家一住就住那么多天,肯定不好意思在娘家白吃白喝,这才带嫂子们采药。

沈蓉也不知道村民们会想这么多。

沈春生呵呵笑了两声,这个问题,他还真不好回答,毕竟他们确实是占了妹妹的便宜,他只能用干笑掩饰。

在沈蓉决定带嫂子采药时就跟娘家人说过了,长生爷爷是大夫,巴不得有人帮忙采药,少量的也能收,大量的最好送镇子或县里的药铺里。

沈蓉教娘家嫂子采药,对沈连川来说,压根儿就没什么。

更何况,沈蓉教嫂子的都是那些晒干即可的草药,她就图处理起来简单又方便。

老沈似乎察觉到他说这话,让人家不好回答,也跟着干笑两声就不再说话了,路上就只剩下牛车赶路的声音。

原先那些在沈蓉几人前面出发上镇上的人,早就被牛车甩在了后面,就算牛车不快,也总比走路快些的。

牛车上安静了下来,沈蓉靠在二嫂身上,侧目看了眼沈老头儿。

这老头儿平日可能说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安静下来了,以前他每次赶车,跟车上的人聊得可火热了。

天边已经有些亮了,估摸着有卯时初了。路上的农田渐渐减少,前方的镇子已然在望,沈蓉一下子来了精神,坐直了身体,清河镇的围墙已经有些近了。

沈蓉有好些天没来镇子上了。

“老沈头,捎我一段吧?”突然,一个女人的声音插了进来。

沈蓉顺着音往旁边一看,咦?这不是熟人张翠芬吗?她倒是脚程快,他们牛车才到这儿,她都要到镇上了。

“二柱家的,你看,这都快到镇上了,我这牛车上还放了东西,怕是坐不下了,等回来再坐我的车吧!我还是在老地方。”

老王头一看是二柱家的就头疼,这个女人每次都候着他的牛车,走到离镇上不远不近了,看到他就说要捎带她。

开始几回他也不晓得,还说咋这么巧,都碰上了好几回,因路程不远了,他也不好意思收钱,可是回家细想想,就觉得不对,哪能每次都这么巧,都在差不多的路段碰上?

就跟专门在这等着他似的。

后头几次,他就找借口不带她了,可是她脸皮厚,有时候还硬要爬上来,他也不好赶她下去。

“老沈头,你看,走了这么久我都累了,你就捎我一段吧?春生侄子让我上来歇个脚呗?”

张氏一看牛车上坐的竟然是沈武家的小辈,立马摆出长辈的派头,叫住了牛车。

她伸了脖子看到牛车上那些大小不一的麻袋,想到村里那些传言,心里也有些猜测。

沈蓉努力不让自己露出不耐烦的表情。

沈春生也不明白张氏为什么摆出一副长辈的模样要叫他,想歇个脚就叫老王头停下呗!又不是他在赶牛车。

再说了,沈二柱虽然跟他们都一样姓沈,两家早就没什么血缘关系了,张氏还跑到他们面前充长辈,没搞错吧!

沈春生望着站在牛车旁的张氏,一脸莫名其妙,直愣愣地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婶子,这牛车不是我家的,赶车的也不是我,你跟我说有什么用啊?”

沈老头看了眼张氏,想着牛车停在路上也不是一回事儿,他只扬了扬手中的鞭子道:

“二柱家的,你看,我们这也坐不下了,马上就要到镇子了,你到了镇子上再歇脚吧!”

沈老头也不等张氏说什么,一甩鞭子,更是将牛车赶得比平时快了许多,不一会儿,就将张氏甩在了后头,牛车飞奔带起路上的灰尘将张氏呛个正着。

沈蓉回头看着张氏在后面气得跳脚,忍不住捂着嘴偷笑。

以前,她每次找沈园玩,张氏总会给她脸色瞧。

那时,她顾及沈园,也没在意,可现在嘛,沈园已经不是沈园了,还是个坏的,张氏也没发现自己女儿的变化,想必是没有把沈园放心里,她也就懒得顾及了。

牛车慢悠悠地靠近了山河镇,沈蓉终于看清楚镇子的大门上写的是“青石镇”三个大字。

青石镇是个小镇子,没有单独修建城墙,大门口两边的城墙是将房屋背靠背连接起来,自然形成一道“屋墙”来代替城墙。

进了大门,两边屋舍林立,虽然房子都不高,却比乡下的土屋要美观很多。

“春生啊!我就送你们到这儿了,今儿是大集,我还要回去再跑一趟,你们今儿肯定回来得晚吧?那我就不等你们了?”

沈老头每次等人都凑齐了,到了镇上就将牛车停到镇子的南街尾,再等上一个多时辰,等人到齐了,就能回去了。

若想坐牛车的人多,还得多跑两趟。而今天,就等于是被沈家包车来的,平时到镇上,一个人三文钱,一辆车顶多坐六个人,今天沈家可是出了二十文呢!

不过,牛车也不是每天都有生意就是了,也就是逢十五,镇上赶大集的时候人才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