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烂摊子,夏元吉的难处

此言一出。

场中气氛瞬间一凝,一众群臣纷纷向他看了过去。

感受到汇聚在自己身上的目光,朱高煦搓了搓双手,转而看向一旁的户部尚书夏元吉,问道:

“夏大人”

“如今我们大明国库除去,老头子北伐所需耗费,还剩下能够剩下多少银两?”

听了这话,夏元吉顿时眉头紧锁,脸上不由的露出一丝苦笑之意,拱了拱手道:

“启禀王爷。”

“国库.除去此次陛下北伐所剩银两不足百万.”

自大明立国以来,不管是谁做皇帝,貌似大明的国库就从来没有真正的充盈过。

他这个户部尚书在外人看来是管着整个大明的钱袋子,按理怎么都算的上是一个肥差,但其中的酸爽滋味自己知道,哪里能够称为肥差,这妥妥的就是一个苦差事。

特别是朱棣又不是一个安分的主,又想要做这样事情,做那样事情,动不动还想要打仗。

但他做梦都没想到,堂堂大明.有着这么广阔的土地,居然能够穷成这样。

“夏老头,为何大明国库会这般的穷?”

“大明税收本来就不多所有的加在一起也就千万现银。”

也总算明白为何朱棣对于眼前的夏元吉如此的客气了。

“这些年陛下”

艹!

如此答复,搞得朱高煦都差点没忍住爆粗口。

如此他心中也是将老头子从头到脚个问候了一遍。

搞得他这个户部尚书简直是苦不堪言啊!

朱高煦:“.”

知道大明穷,知道国库空虚。

简直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这些年收上来的税银之类的,都哪里去了?”

怪不得老大如此的慷慨,丝毫没有对他监国有半分的不舒服。

“回王爷。”

夏元吉脸上尽是尴尬之意,讪讪地笑了笑,眼中尽是无奈之意,像是想到了什么,不免一声长叹,应道:

就如今大明的财政,怕是除了夏元吉应该没有人愿意接手,就算是有人愿意接手怕也玩不转啊!

想到这里,听着这个‘惊人的数字’,朱高煦下意识冲其投去一个怜悯的眼神。

什么狗屁,他提出的问题,他自己解决。

监国?

这坑人的两个混蛋!

后面的话没说完,不过大家都不是傻子,自然能够明白他眼下之意是什么..

自然是遇到了一个不靠谱的皇帝。

就这样的国库他是真的不知道大明,是怎么能够撑到崇祯那一代人的。

所幸.对于这样的结果,他早有预料,也早早的就有做准备。

不然的话,他真的要坐蜡了。

短暂的沉默了片刻,朱高煦眯了眯双眼,脸上挂着淡淡笑意,出声问道:

“夏老头”

“想不想国库充盈?”

“有使不完的钱,且还能够源源不断?”

这话问的,能不想吗?

要知道为了朝中的国库、开销之事,夏元吉可谓几乎没有一天不愁的。

能够过富裕日子,谁又愿意过苦日子?

问题是就大明这般情况,想要国库充盈哪有般容易,为这事情他们想过无数种办法,都未曾办到。

对此,夏元吉虽不抱多少希望,不过出于尊重、礼数,亦是拱手问道:

“王爷难道有什么良策不成?”

“老臣愿闻其详。”

言罢,众人纷纷向朱高煦看了过去,等着他的回答。

“夏老头,不知每年盐税,收入为多少?”

“大明的盐税,又以何种方式收取?”

夏元吉神情一怔,半眯着双眸思索了片刻,开口道:

“大明采用的则是灶炉制度并经由官府统一销售或者有盐引者.”

听了这话,朱高煦满意的点了点头,也算是与之前他所了解的,相差无二。

大明现在的食用盐,依是靠着晾、煮、卤的法子获取食盐。

但这些方法不仅仅效率低下、耗时耗力,且得到的盐则还为最次的粗盐,当然也有精盐不过这一般为皇室贡品,产量亦是极为稀少。

沉默了片刻,朱高煦半眯着双眸,环视了眼前的众人一眼,问道:

“不知诸位,对于如今朝中所延用的‘中开法’,如何看待?”

开中法大致分为报中、守支、市易三步。

明代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给予贩盐专利的制度。

又称开中法。开中之制系沿袭宋、元制度,但明代多于边地开中,以吸引商人运粮到边防,充实边境军粮储备。

洪武四年(1371)制定中盐例,根据里程远近,一至五石粮食可向政府换取一小引(二百斤)盐引。

此例以后随形势变化、米价高低而不断有所变动。

报中是盐商按照明政府的招商榜文所要求的,把粮食运到指定的边防地区粮仓,向政府换取盐引。

守支是盐商换取盐引后,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守候支盐;市易是盐商把得到的盐运到指定的地区销售。

盐商们因为长途运输粮食的耗费巨大,曾在各边雇佣劳动力开垦田地,生产粮食,就地入仓换取盐引,便于更多地获利。

因这种形式的屯田是由商人经营的,故又称商屯。

明初商屯东到辽东,北到宣大,西到甘肃,南到交,各处都有,其兴盛对边防军粮储备以及开发边疆地区有一定作用。

此言一出,众人微微一愣,神情徒然变的无比凝重。

什么意思?

汉王监国的

“王爷!”

“一发迁至动全身啊!”

“盐法、盐税,乃是大明立国的根本,利国、利民、利商的好政策。”

“为我大明解决了不的小麻烦。”

“倘若妄动,恐起出现变故。”

“且就我们如今大明国库而言,也禁不起这般折腾啊!”

“王爷,这事可得三思啊!”

听闻这话,朱高煦脸上笑意瞬间一敛,双眸之中尽是冷意,环视了众人一眼,怒声道:

“此法的初衷,亦是为了增加朝廷收入,缓解朝廷的压力。”

“问题是这些年以来,朝廷的收入增加了吗?”

“夏老头主管户部,最有发言权,不出意外的话盐税的收入,这些年以来一直在递减吧?”

“有多少达官显贵、皇族宗室、贾商以盐引混乱,从中谋取利益?”

“别告诉我,这些事情你们心里不清楚。”

“回答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