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私人工业园区

众人分别走下车,林怀民伸手指着绵延无际的荒地。

从这里出发。

周围两百亩地,很快就会属于风雷公司。

“现在有关部门已经同意将这批土地承包给我,眼下的问题是拿下土地不难,将它们建成工业园区的问题也不大,问题是怎么吸引港资企业入驻。”

上个月,林怀民再次返回国内。

通过方林牵桥搭线,林怀民与鹏城一把手陆国栋见了一面。

以投资建设为名义,向陆国栋申请两百亩建筑用地。

不久后,这片土地将变成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园区。

规划设计方面的工作,林怀民会请港城设计院派人过来实地考察,进行规划设计。

建筑材料等方面的问题,鹏城特区会协助解决。

港资企业进行承包建设,还能够享受专门给予港资企业的两免三减半政策。

单是免税一项,就能节省大量的资金。

方林说道:“要让港商入驻,首先要将工业园区建起来,并且让厂商们看到工业园区与港城工业区没有任何区别。”

“港城工业区不能提供的优惠政策,各种便利协助,鹏城特区通通都能给。”

“我已经和陆叔叔说过了,鹏城特区会在不久之后,与国内一些省份签署劳务输出合同,这些地区负责为特区提供大批有担保的用工人员。”

“港资企业的人力成本降下来,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他们没理由不来。”

“另外,你安排人在港城注册几家企业,以这些企业的名义,宣布他们成为首批入驻工业园区的企业,以点带面引起其他港资企业的兴趣。”

“只要有第一批,就一定会有第二批。”

人力成本不仅是困扰星条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头号问题。

对于港资企业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等一的大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开始复苏,以自由贸易港闻名于世的港城,人工成本与日俱增。

材料等生产成本也开始跟着水涨船高。

高成本不仅仅是港城一地的问题。

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都在面临着这个问题。

“方哥,有情况!”

吴红兵拍了拍方林的肩膀,冲着不远处努努嘴。

前方几百米,一大群男人向这边快走而来。

谢云伟心头一惊道:“师傅,他们不会是你路上说的车匪路霸吧?”

方林皱起眉头,一言不发。

前方过来十几名壮汉,看样子都是当地人。

穿着乡下百姓常见的解放胶鞋,部分人戴着草帽。

按理说。

特区内外的车匪路霸,流氓地痞已经被一扫而空,短期内难以死灰复燃。

这群人是什么意思?

“林老板!你带朋友过来,怎么也不通知一声,要不是我家儿子告诉我,我们还蒙在鼓里呢。”

前面的一名老男人远远吆喝了一声。

不多时,众人走了过去。

“王村长,你们太客气了,我们今天就是过来看看,没有想打扰你们的意思。”

“我给你介绍一下,这几位都是我的好朋友,这位是我的知青战友,也是我过命的朋友,方林。”

当即,林怀民将方林等人介绍给眼前众人。

经由林怀民引荐,方林得知这群人是住在附近的村民。

吸取了上一次的经验教训,林怀民主动和当地的土著们打好关系。

众人来自王家村,曾经受过林怀民的小恩小惠。

当初,林怀民承包竹编工艺厂,吃的就是小鬼们的亏。

这一次自己戴着港商的帽子回国投资,但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万一周围牛鬼蛇神找自己麻烦,工业园区建设一天都别想消停。

方林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自己当初安排林怀民去港城发展,这步棋走得果然没错。

林怀民不但马上在港城站稳脚跟,与当地一些老板打成一片。

还能主动吸取经验教训,不再犯相同的错误。

确实。

想要在当地顺利发展,少不了和鹏城的坐地户,村民土著搞好关系。

这些人或许无法阻止工业园区建设,却有办法不停地给你上眼药。

今天断的水,明天找几个二流子无赖过来恶心你。

村长王保国热情地说道:“林老板,方林同志,我们已经在村里准备好了饭菜,你们中午一定要赏光过去吃点。”

“王村长,谢谢您的热情招待,我替大家做主,一块过去吃。”

方林更加热情地说道;“怀民,你开车去附近买点好烟好酒。”

话音落下,方林掏出五张百元外汇券。

看到方林出手就是五百元外汇券,王保国和身后村民们双眼放光。

听方林的口音,明显是燕京人。

出手阔绰不是高干子弟,也是有门路的大人物。

“方林同志,林老板,既然是我们请你们吃饭,怎么能让你们破费,好烟好酒我这就叫人准备,快把外汇券收起来,小心被人给盯上。”

“附近有不少小偷小摸,干无本买卖的混蛋,钱不能露白,快把东西收好。”

王保国一副为方林着想的样子。

再三劝说方林赶快将外汇券放回兜里。

鹏城特区经历了严打,但不代表所有的丑陋现象都被一扫而空。

方林用不容置辩的语气说道:“大家认识的就是朋友,客随主便这个道理,在我这不管用,这样吧,这些外汇券你拿着,多买一些好烟好酒,就当我请大家了。”

说完,方林将外汇券塞进王保国的衣兜。

王保国满脸堆笑道:“方林同志,你瞧瞧,哎呀,下不为例。”

接着,众人有说有笑地来到王家村。

每逢遇到大事喜事,村里会在祠堂前的空地大摆宴席。

各种具有南方风味的菜肴,一盘盘地端到桌上。

作陪的除了王家村的村干部,还有一大堆村中长辈。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方林送给王家村一个承诺。

工业园区建成以后,王家村村民都可以进厂工作。

一顿饭的工夫,方林获得了大量信息。

王家村是本地大村,王姓是第一大姓。

七成人口沾亲带故,关系属于打着骨头连着筋。

人心齐,民风也很彪悍。

与附近几个村子发生过大大小小,十几场协斗。

无一例外都是以王家村获胜而告终。

为什么这么猛?

因为王家村有几十名从南疆回来的退伍老兵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