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宾至如归

从商业回报率来说,升官晋爵的回报率比正经做买卖大多了。

正经行商的话,从成本,到运输,再到销售,然后还有人工开支,渠道开支,各种打点,到手的利润扣去成本开支,明明是赚钱的买卖,或许最后一算账,亏了。

而升官晋爵就简单多了,只要对外放出一个消息,“我,升官了,打钱!”

于是四方宾客蜂拥而至,果然打钱。

成本?开支?

招待宾客们一顿饭而已。

这何止是一本万利,简直是无本生意,回报率等于打家劫舍。

以李钦载升官晋爵的频率,差不多三年一次,也就是说,他真正实现了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看着宾客们冗长且贵重的礼单,李钦载的心跳陡然加快,太刺激了,受不了,伤势都快复发了。

颤巍巍地伸出手,呼吸愈发急促,脸也涨红了,崔婕吓了一跳,急忙握住他的手:“夫君怎么了?哪里不舒服,要叫大夫吗?”

李钦载眼睛里有着湛然的光芒,抬手艰难地指着前院。

“扶我起来,我要出去招待贵客!”

崔婕一呆,接着气得狠狠掐了他一把:“你……都是郡公了,还如此贪财,咱家过不下去了吗?”

李钦载指着礼单,正色道:“贵客临门,怎能失礼?他们送我重礼,我定要他们宾至如归,若是怠慢了,下次他们怎还会送?快,与我穿戴起来,迎来送往,生张熟魏,都是生意,妇道人家懂啥!”

崔婕咬着牙给李钦载穿戴整齐,推着轮椅便出了后院。

国公府前院已是一片人声鼎沸,宾客进出络绎不绝,仔细一打量,大多是一些熟悉面孔。

其中有他的弟子李素节李显等人,也有李勣的一些故交如苏定方,程咬金等,还有李思文的朝中同僚,以及世家门阀在长安的话事人等等。

李思文夫妇在前院如穿花蝴蝶,满头大汗还堆起笑脸招待客人们。

原本当事人是李钦载,但随着晋爵的消息传开,长安的权贵和门阀都知道李钦载受了重伤,正在后院静养,登门道贺的人都很有涵养,没人打扰李钦载。

然而此刻见崔婕推着李钦载出来,宾客们眼睛一亮,纷纷上前道贺。

面对狂潮汹涌的贺辞,李钦载露出了热情洋溢招财进宝的笑容。

都是贵客,都是一个个直立行走的金银珠宝啊,拜财神都不敢许这么离谱的愿望……

“哇哈哈哈哈,好个后生,是条汉子!”程咬金窜了出来仰天大笑,眼神赞许地看着李钦载:“高句丽的事,我们这些老家伙都听说了,干得不错,不愧是我大唐的忠勇之臣,没给你爷爷丢脸!”

苏定方在旁一脸心疼地看着他:“好孩子,伤重未愈何必出来见人,安心在后院静养便是,都是看着你长大的长辈,谁还会挑这个礼?我等过来看看,马上就走,不打扰你养伤。”

李钦载感动地道:“晚辈刚回长安,未登门拜望各位长辈已是失礼,诸位亲自登门,我若还视若不见,怎能对得起各位长辈多年对小子的爱护之情。”

在场的宾客们纷纷赞许不已。

看看人家的孩子,胜而不骄,显而不纵,爵晋郡公仍虚怀若谷,撑着一身伤痛仍坚持出来见客。

再想想自家那几个不争气的孽畜,一个个都等着自己蹬腿好继承爵位家产,相比之下,众人心头一酸,想哭。

唯有身后的崔婕悄悄垂头,不易察觉地猛翻白眼。

撑着伤重之身坚持出来见客,可真不是什么教养和礼数,夫君纯粹是抱着一种招待客户的心情。

这见不得人的心思若被在场的长辈们知道了,只怕夫君会被揍得满天飞。

贵客之所以叫贵客,因为他们送的礼都很贵。

李钦载当然不会对客户们失礼,前院寒暄一番后,立马吩咐设宴,请贵客们堂上高坐。

趁着李勣出征在外,府里甚少待客的歌舞伎们,也被李钦载大方地叫了出来。

宾客们一片群嗨声中,李思文悄然瞥了李钦载一眼。

李钦载无辜地看着老爹,父子俩眼神迅速交会后,李思文默许了儿子召歌舞伎娱客的决定。

美女谁不爱看?当爹了难道就不好色了?

相反,当了爹的人父爱愈为泛滥,只要长得好看的,都要逼着人家叫爸爸,伟大的父爱必须献给全世界。

热腾腾的酒菜被下人们端上来,身姿袅娜的歌舞伎们也纷纷登场,一片悦耳的丝竹笙箫乐中,舞伎们在堂上长袖挥洒,翩翩起舞。

这是大唐权贵阶层标准的酒宴形式,美酒美食加美色,三美凑在一块儿,客人们才会感到宾至如归。

酒还没饮几口,堂上的气氛顿时便嗨了起来。

随着李崔氏和崔婕等女眷们识趣地退下,前堂更是一阵群魔乱舞。

李钦载一直保持着微笑,跟谁都能聊上几句,毕竟今日登门的基本都是老熟人,包括许敬宗许圉师等文臣,也包括苏定方程咬金等武将。

一曲舞罢,舞伎们行礼后翩然退下。

堂上宾客们开始聊起了正事,如今对大唐来说,最重大的事莫过于东征了。

苏定方起了头,众人的心思顿时从绝色舞伎回到高句丽战事上。

“奇了怪了,上月英公传回军报,王师大军已对高句丽的都城平壤形成了三面合围之势,按理说这个月初就该收到王师发动总攻的军报,为何迟迟未至?”苏定方捋须皱眉道。

程咬金笑道:“急个甚,战势如水,水无常形,战场上啥意外都有可能发生,或许是敌军偷袭,或许是粮草不济,以英公的本事,既然已对平壤三面合围,高句丽这帮贼子就跑不了,迟早都是押解长安的下场。”

听到程咬金说“粮草不济”,许敬宗顿时急了。

他是右相,半年来朝廷筹措粮草是李治亲自过问,而他负责执行,东征事关重大,粮草不济是要被问责的。

“卢公且慢,这锅老夫可不背!”许敬宗涨红了脸急道。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