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桃江县的经济,应该这么发展

马秋龙随手拉开抽屉,从里头拿了一包大红袍,接着就开始冲洗茶壶。

对于马秋腾的询问,他是实话实说:“大姐的九岁儿子得了慢性肾炎,刚才来问我能不能治好!”

“哦,慢性肾炎这种病,确实是挺恼火的,老是吃西药控制又会有副作用,很多人后期都得去做肾透析。”

马秋腾接着询问道:“阿龙,那这种慢性病,你应该也能调配出通用的中药配方吧!”

“能是能,但是只喝中药汤剂的话,效果一般般,必须得配合针灸治疗才行。”

马秋龙将茶叶倒入茶壶中,开始洗茶,顺便补充了句:“这种病是人体足少阴肾经整条经络运转出了问题,与痛风症不一样。”

“也就是说,得经过你亲自出手诊治才可以?”

“是这样的,病情严重的,治疗还得分三步走,先调顺经络走向,再滋养肾,最后再进行通肾治疗。“

马秋腾点了点头:“慢性肾炎这种病人挺多的,你要是在桃江县开个专科医院,估计病人都会住满的。”

这样的建议,老朱之前也提起过。

当时他说的是针对尘肺病、三叉神经痛这两种病开个专科医院。

马秋龙给对方倒了杯茶之后,微笑道:“那样的话,我每天不得忙死!”

“教几个徒弟呗,不正式拜入你的师门,给他们弄个记名弟子的名份也行。”马秋腾端起茶抿了口,建议道。

“有空再说吧,这样快速成材的徒弟可不好招,最起码得学过几年中医,有点底子的,教起来会快一些。”

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是:可以收记名弟子,但是得有中医基础。

马秋腾的脑子灵机一动:“阿龙,我六叔家的女儿秋兰就是学中医的,要不让她跟着你打打下手!”

“以后再说吧,我现在还有樱花会的麻烦缠身呢!”

“那倒也是,阿龙,那你说一说投资县城房地产的事情,我给你提提建议。”

这闲着也是闲着,马秋龙把桃江县光华街、钵兰街的危房改造项目仔细地讲了讲,包括杨春华的招商引资方案。

顺便还把胡乾坤所提的几种方案也说了出来。

马秋腾听完了之后,端起茶抿了口,缓缓说道:

“这把房子推倒重建的问题,倒是简单,但是把钱投资下去,房子若是卖不动的话,钱变成了毛坯房,等于是投资失败。”

“桃江县属于农业县,经济底子很差,而且连火车都不通,你那位杨哥想要通过房地产来搞政绩,难!”

“一个地方的经济想要快速发展,得多引进员工是上万名的那种大企业入驻,那样才能拉动当地的整体刚需,然后才能慢慢地带动房地产。”

马秋腾这说法和胡乾坤的意思一样:

先大量引进各种企业,外来人口一多,要吃、要喝、要住房、要娱乐等,县城的经济自然就会活跃起来。

马秋龙心里头也认同这样的看法,于是笑了笑说道:“秋腾兄,那你能不能帮忙介绍一些人去桃江县投资?”

“难,你那杨哥的招商引资政策再好,也没有人会愿意去的!”

“为啥?”

马秋腾伸手摸了摸自个儿的光头,微笑道:“不通火车呀,这可是硬伤,不管哪种企业在桃江县办厂投资,物流成本都会大大增加。”

接着他又提出实质性的建议:

“阿龙,桃江县山地多,盛产中药材,接下来那痛风症、景碧方、强哥、金刚哥一旦上市,会需要海量的中药材。”

“这一点你可以和那位杨哥打个招呼,让他重视起来,让中药材种植成为桃江县的一项支柱产业。”

马秋龙点了点头:“我会列出一些中药材清单交给杨哥,让他来安排乡民们种植。”

“嗯,这事情到时我让四叔的制药厂出面,和桃江县签定购销合同,让药农们放心大胆地种植,保证收购。”

接下来一个半小时的喝茶闲聊时间,马秋腾以商人的角度,对桃江县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客观性的建议。

宗旨就是先发展县城特色的支柱产业,而且说得比较贴近桃江县的地气。

1、比如农业县产粮多,可以办个酿酒厂,不弄勾兑酒,保证是纯粹的粮食酒,也是一种特色。

而且粮食酒藏的时间越久,不但会更好喝,而且价格还能卖得更贵。

酿酒剩下来的酒糟可以用来喂猪,让猪在山上散养着乱跑,现在市面上最缺的就是这种原生态的猪肉,价格贵个两三倍照样有人买。

单单这两个项目做大做强,打造成品牌的话,就可以带动县城的部分经济发展,毕竟粮食酒和猪肉是刚需产品。

2、搞特色冷门的养殖业,桃江县山地多,可以养殖梅花鹿、鳄鱼、蛇之类的,产业形成规模后,也是一项支柱产业。

3、当县城经济达到一定的条件后,让杨哥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把铁路弄通,在这件事情上,马家的人脉也可以助力。

4、桃江县通火车之后,津门马家所属的一些需要人力型的相关企业,可以在县城投资办分厂,来进一步带动经济发展。

至于马秋龙所提到县城光华街、钵兰街的危房改造项目,马秋腾的看法是:

若是按照胡乾坤所说的方案,街道两边楼房的一至三层归投资商,那倒是可以提前投资,前期会亏点利息钱,后期的回报有后劲。

毕竟底层的商铺比高层商品房的潜力大多了。

马秋腾最后还表示,这件事情由他来和杨哥商谈,若是能够谈成的话,他和四叔、七叔也可以参与投资。

语气中所透出来的诚意很足!

马秋龙转念一想心里头就释然了:

县城那两条街道的总投资款,撑死了也就是二十亿,对马秋腾和他的那些叔叔们来讲,只是小钱而已。

而他这么表态的目的,马秋龙也能明白:主要是想给自己面子。

但是马秋腾也很理智,选择最有利的投资方案,保证不会亏钱。

于是拿起手机晃了晃,开口道:“秋腾兄,那我现在就给杨哥打个电话,先介绍你们认识一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