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李铭来到锦衣卫南镇抚司,虽然脸生,但毕竟穿着锦衣卫的官服,一路走进去并未有人刁难。
“李若琏李指挥使现在何处?”
李铭随便拦下一个百户问到。
“回大人,李指挥使就在内堂。”
虽然未曾见过李铭,不过李铭身上的总旗飞鱼服依然让这个百户恭恭敬敬的回答到。
“带路。”
李铭淡淡回到。
“是!大人这边请。”
“千喜,你在外边等我就好。”
“好的,李公子。”
李铭跟胡千喜交代一番后,便随着那锦衣卫百户来到内堂。
“大人,李指挥使和南堂几位总旗大人在里面商议要事,要不小的先进去通报一下?”
“也好,就跟李指挥使说,李铭求见。”
那百户进去不多时,李若琏便急匆匆的来到大堂。
“李公子,我等早已恭候多时,都是手底下怠慢了,里边请!”
“李老大人哪里的话,折煞在下了。”
双方一番客气之后,便直接走入内堂,让周围的一干总旗面面相觑,自己的顶头上司对一个总旗如此客气?
“李老大人,事情谋划的怎么样了?”
一进入内堂,李铭便迫不及待的问到,李若琏正准备回答。
“李老大人,等一下,这。。。”
李铭眼光打量了周围人一圈,有些迟疑。
“李公子放心,在座的都是鄙人多年的老部下,绝对可靠。”
“既如此,那李老大人继续吧。”
“回李公子,陛下上午跟老臣所说的,老臣回来想了一下,陛下令我三天时间拿下骆养性,慢慢渗透架空骆养性其实是不够的,老臣想,干脆快刀斩乱麻,就在今晚动手,先行拿下骆养性!不知李公子意下如何?”
“这个。。。既然李老大人决定了,那就依李老大人的,不过有两点,第一,要在他来不及反应之前拿下他,包括骆养性在锦衣卫培育扶植的势力,一并拿下,第二,尽量避免锦衣卫的内耗。老大人可有把握?”
李铭沉思片刻,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微臣正要跟李公子提及此事,若是从锦衣卫中调动人手,一是没那么可靠,二来,骆养性毕竟是锦衣卫指挥使,我怕他有所察觉,所以我想请李公子面奏陛下,调陛下身边的四卫营来执行此事。”
“如此,那我一会便进宫去跟陛下汇报此事,李老大人可还有别的交待?”
“别的,没有了。”
“既然李大人没事了,在下还有一件事。”
李铭把之前去东厂调人受阻一事大致给李若琏讲了一下。
“岂有此理,东厂竟敢如此跋扈!李公子放心,东厂有眼不识泰山,还有我们锦衣卫,潘登奎,日后你就在李公子身边,听候差遣。”
李若琏对着身边一浓眉大眼,身姿挺拔的大汉说到。
“是!”
潘登奎双手抱拳应到,动作干练,看的李铭暗自点头。
“李公子,潘总旗乃是我手下得力之人,尽可以放心使用。”
李若琏心里不由得升起一丝玩味,之前在皇宫,李若琏可是亲眼见过崇祯对李铭的态度的,东厂?王德化这次可算是踢到铁板了。
来到东厂这边,此时的陈德祥,正在小心翼翼的跟刚到东厂上值的王德化禀报李铭一事。
“干爹,事情就是这样,孩儿本来以为他是王承恩王公公的人,没成想他身上还带着陛下给的信物。”
陈德祥一边汇报,一边小心翼翼的观察着王德化的脸色。
“陛下的龙牌,姓李,二十来岁的生面孔?怕是哪个幸进的小子吧,你不必担心,凭陛下对咱家的宠信,有本督在,没人能把你怎么着。”
王德化有些得意,殊不知,他的陛下早在看到他日后投降李自成的时候,就在心里对他起了杀心。。。
李铭这边告别了李若琏,就在胡千喜和潘登奎安排的两个亲信,高丰和毕涛的跟随下急匆匆的向皇宫走去。
“高丰,毕涛,你等在外面等候,当然,也可在附近找个茶馆喝喝茶。”
到了太和门外,跟两人交待完,便带着胡千喜由太和门入宫,直奔乾清宫而去。
来到乾清宫,见李铭来了,王承恩赶紧进去禀报。
“陛下,李公子来了。”
“快宣。”
“陛下宣李公子觐见。”
王承恩来到殿外,恭敬的说道。
“陛下。”
“铭哥儿来了,快来快来。”
见李铭进来,崇祯赶紧吩咐王承恩赐坐上茶,一气呵成。
“铭哥儿,你来的正好,来看看这些奏折,真真是气煞朕也。”
崇祯气氛到,李铭走到跟前,随手拿起两本奏折,草草看了两眼。
“嘿嘿,陛下,这些事情您不是之前就已经清楚了吗?现在又何须气愤?”
李铭安慰到。
“朕不光气这些只知道党争内斗的大臣,朕还气之前的自己,陷入党争这团乱麻里面十数年犹不自知,事到如今,国势颓唐至如此地步,这些大臣们还不忘争权夺利,互相攻击!你看看这些奏折,大部分是弹劾,小部分是奏报,除此之外,解决问题针砭时弊的奏折几乎寥寥无几,一群酒囊饭袋,囊虫,真是气煞朕也!”
崇祯越说越气愤,最后竟直接把手上的一本奏章狠狠的拍在桌上。
“好了,陛下,饭得一口一口吃,问题得慢慢来解决,有些事急不来的。”
大明本就到了如此局面,总不能直接把这些大臣抓起来挨个杀了放血吧,李铭也只能无奈安慰。
“对了铭哥儿,朕还发现一件事。”
发泄了一通之后,崇祯突然想到一件事,左顾右盼一下,压低声音说到。
“朕以为,这皇宫大内的清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之时了。”
崇祯把之前关于奏折摆放一事跟李铭说了一遍。
“朕今日才发现,原来朝堂之内结党营私的大臣,已然把手伸到朕的身边了。”
崇祯眼里闪着寒光,显然,大臣勾结宦官一事,已经触碰到崇祯的底线,让他已经忍无可忍。
“陛下,我也正好有一事要说。”
李铭把之前在东厂发生的事简单跟崇祯说了一遍。
“好一个王之心,王德化,专权跋扈至此,朕岂能留他们?”
崇祯怒拍扶手,咬牙切齿的说到。
“陛下,此事不急在今日,当务之急还是锦衣卫那边,今日我与李指挥使商议,决定就在今日对骆养性动手。”
李铭说出了来找崇祯的目的。
“这么急?会不会有所纰漏?”
崇祯皱眉到。
“陛下,三天和一天没什么区别,不如干脆雷厉风行一些,只是李指挥使身在锦衣卫,人员调动不太方便,特意让我来找陛下助我等一臂之力。陛下,我等想请陛下调动四卫营,缉拿骆养性!”
“既然你等商议好了,那就依你们所言。朕这就给你写一道密旨,一会让王承恩直接带你去找方正化,这大内之中,朕也是现在才发现,可信之人已然不多了,朕也是如履薄冰啊。”
“陛下何须颓唐,既然已经看清了问题,只需一点点去做就好,我相信有朝一日,陛下定能扫平这大内,朝堂乃至于天下的重重浊气,还天下一个宇内承平。”
“另外,陛下,我还需要两道圣旨~”
李铭神秘的说道,随后,又是和崇祯交头接耳,小声密议了一番。
两人商议完毕,李铭正准备带着崇祯的圣旨回去,突然看到一旁的王承恩。
“王公公。”
李铭轻声唤了一声。
“李公子。”
王承恩颤抖着应了一声,他被李铭这一声王公公叫的浑身一颤,刚刚李铭和崇祯说的每一件事都没有避开他,其中的内容更是听得他冷汗吟吟。
李铭和崇祯说的轻描淡写,但话语中任何一个人的名字,都是动辄能在朝堂内外引发大地震的人物,甚至其中有以前崇祯最为宠信的几个大太监和锦衣卫的骆养性,按理说,这种事情完全不是他一个太监应该听到的。
“王公公不必害怕,之所以没有避开王公公,乃是因为我信你,陛下信你,这几日,陛下身边的护卫人手,一定要由王公公亲自安排,正如陛下所说,这大内也已经是千疮百孔,陛下能信之人不多,王公公正是其中之一。还有一点王公公记住了,今日我和陛下密议之事,不能外泄!”
李铭一番话,虽然没能解开王承恩的所有疑惑,却让王承恩升起一股莫名的感动,转身对崇祯一拜。
“奴婢得陛下信任,唯以死相报!”
这一幕让崇祯频频点头。
“哈哈哈。”
李铭大笑一声,向殿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