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全公社村干部会议即将开始,大会场贺社长正准备宣布会议进行第一项。就在此时,王仁甫老村长在谢梅妇联主任陪同下走进了会议室,贺天宝斜视了一眼。

大家都认识一下,这位老同志就是贺某刚刚提到的老村长王仁甫。他是咱们人民公社王家村的老村长,他在王家村一直担任村长职务有近40年,全村人都很信任,同时也尊重他,他可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好村长,大家可以认识一下。

会场上,有些村干部们向他投来了钦佩的目光,附近的和他握手,在大家一片欢呼声中王仁甫向大家表示感谢。

大会进行第一项,全体起立……

近2个小时全公社村干部会议。贺社长最后微笑着,宣布会议到此结束,会场开始又热闹起来,也有村干部陆续离开了会场。王仁甫迫不及待地与贺天宝握手。

贺社长,今天这会开得好及时,应该要多宣传国家政策,抓农业,促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贺社长你辛苦啦!

应该的,老村长说话说到点子上了,对了,今天你差一点就迟到了,怎么回事啊?在你来之前,我们几个人正在谈论你,指了你的名字,大家都想认识你,什么大事迟到了?贺天宝问。

哎呦喂,刚刚在公社门口,那个守门老哥不让我进,说我老头子不许进,公社正在开村干部大会,所以把我拦下了。我跟他解释我是来开会的,他不相信,就是不让进,后来我又跟他再三解释,他永远听不进去,如果不是谢主任带着我,就进不来呢!不然真的进不来了。

有这么回事?原来如此!老村长咱们去我办公室聊!咱们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贺天空拍拍他的肩膀说道。

好哇!是有好几年了。王仁甫说着,并且答应了贺天宝,一起向办公室走去,王仁甫心里盘算着,正好借此机会问问贺社长计划经济指标票的事。

走进简陋的办公室,一张桌子,两把木椅,简简单单。

老村长坐吧!来,先喝杯茶!贺天宝沏了茶递给他。

贺社长真客套,我王仁甫老大粗。

老村长,我贺天宝也是农民出身,虽然上过高中,那不叫读书,也就是多认识几个字,哈哈。对了,老村长平时积极向上,什么原因迟到?

哎!说来话长。贺社长你有所不知,我就一个儿子,小时候一场大病,后来变痴呆了。三十好几了,还没有成家,幸好本村王明来的大闺女愿意嫁给他。上个月,我正愁儿子的婚事,那天我夫妇俩在亲家公、亲家母面前夸了海口,答应了结婚前买一套奢侈品……

什么奢侈品?说来听听?贺天宝抿了一口茶问。

“三转一响”,贺社长听说过吗?王仁甫说。

听说过,大概意思是,四件高档东西,半导体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我没有说错吧?

对、对、对!这四件货都要计划经济,我愁就是愁这件才迟到开会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嘛!你们也讲究了,这可是城里的有钱人购置的东西。是要计划经济的。

贺社长,贺社长,有件事想跟你差个商……哎,算了,我就不麻烦你了,贺社长也忙,我回去了。王仁甫站起来正想走,贺天宝摇摇头,他知道老村长有心事。

老村长,有事讲讲,我贺天宝帮得上你的忙,我会尽力,到时我要向老村长讨一杯喜酒喝呢!贺天宝朗朗地笑了,这一笑,王仁甫知道,眼前的贺社长答应了,那我就开口不会尴尬了。

贺社长,今天早上,我表妹夫说,上次百货公司,二张计划经济票你手中有?

有呀?什么意思啊?是不是给你老村长?贺天宝开门见山地问,表情有些不自然,王仁甫知道这是强人所难。他还是尴尬地笑了一笑。

贺社长,你手中的那票票啊,可不可以让给我?王仁甫脸火辣辣的。贺天宝思忖片刻,他也看到了老村长,是为儿子婚姻大事,平时里老村长非常憨直,也许真的有难处。

老村长,你就一根苗,痴呆症都有好心人把女儿嫁过来,我就让给你凑个数……

太谢谢了,你真是我的大救星啊!王仁甫紧张地握着贺社长的双手,高兴的热泪盈眶了。贺天宝从半旧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了两张票,王仁甫接过后激动的双手颤抖着。

从贺社长办公室出门,王仁甫心里美滋滋的,他把经济票放在胸脯的口袋里,再次告诉了贺天宝。

回到家后,汪水莲看到王仁甫喜形于色,就忍不住问。

老伴,你咋高兴呢?今天,开会是不是又奖了礼?

奖品有,毛巾、脸盆,还是一张大奖状,今天我太高兴了,大闺的“三转一响”全凑齐了,多亏了贺社长。王仁甫激动的手舞足蹈了。

真的?那真是好事,这四件东西什么时候去提?老伴早早提到家,那我们也就放下心了。汪水莲从厨房间里端来的菜。

王仁甫端起饭碗,狼吞虎咽地,他脸上挂着一丝丝微笑。

翌日,王仁甫夫妇俩,一早就进了城,找到了表妹富枝,终于把“三转一响”买回了家。

王大娃傻乎乎地站在自行车旁,这里摸了一摸,又看见手表。

娘,这叫啥?里面这个老围圈圈呢!王大娃兴奋地大叫起来。

大娃,这是四大件。自行车,半导体收音机,缝纫机,这是庐山牌手表,高档的。汪水莲说。

哈哈,我们家发财了。王大娃傻里傻气地笑得合不拢嘴了。

半月后的那天,老村长家喜气洋洋。都来了许多客,贺天宝也请来了,表妹富枝夫妇俩也请来了。

王明来的家也张灯结彩,简单的酒席。王仁甫这面也安排了十几位年轻小伙子。“三转一响”的摆设,热热闹闹,敲锣打鼓就把王春花接过来了。

王春花在妹妹王荷花做伴娘之下,嫁给了王仁甫的儿子王大娃。

那天,全村也热闹起来。别看王春花黑不溜秋,打扮得蛮不错,穿上喜庆红色上衣,高高兴兴地嫁到婆家。那个大娃也傻乎乎的,一个劲地望着新娘子笑,汪水莲轻轻地在大娃屁股拍了一巴掌,大娃知道了自己笑过了头。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王家大厅张灯结彩,在吹吹打打中王春花和大娃俩拜过堂,喝过交杯酒就送进了洞房。

从此,王大娃与王春花就是夫妻了。

王仁甫夫妇笑容挂在脸上,逢人就夸儿媳妇不错,贤惠啊!

王明来坐在椅子上,也高兴了好几日,手舞足蹈地快乐。

第三天,上午,王春花领着王大娃来看望岳父、岳母,王大娃一进门,就开口说话,傻乎乎的,差一桌把王春花给气死了,她狠狠地在屁股上拧了一把。

盛娇英知道了王春花是“下嫁”了,她知道老大出于“礼貌”,说白点,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谁都知道,老村长儿子结婚,贺社长等都来贺喜了。王仁甫也是德高望重的,老村长亲自上门提亲,不愿意也得愿意。

王明来用左手招呼王大娃,快坐,喝茶!大娃傻乎乎地笑:爹,你……你怎么啦?为啥说话不清楚?大娃终于开口了,王春花连忙说:爹是中风了,失音后不能说清楚话呢!

那,就去找医生看呀!我身上有钱,是我娘给我的。王大娃从口袋里掏了钱递给王明来。

夜幕降临了,王春花夫妻向王明来打招呼,回了婆家,大娃高兴,别着他傻一到家他就抱着她亲嘴。王仁甫脸侧过边假装没看见,王春花也不好意思,她走进了房间。此时房间里传来一阵一阵大娃傻笑声,汪水莲那个高兴甭提了。王仁甫趁机拿着旱烟袋坐在家门口猛猛地吸着烟,那烟轻浮过头伴一声一声的咳嗽。一个时辰过去,王仁甫抬起头望着天空,繁星点点,徐风习习,他把最后一袋烟丝抽得一干二净才走进屋。汪水莲就问:抽那么多烟,咳嗽了!保重身体啊!大娃还得靠你,儿媳妇太聪明了,我怕大娃驾驭不了她。王仁甫咳嗽一声坐在木板凳上:我知道了,别说,大娃就是接个后,儿子什么底子老子清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